近日,國家衛健委旗下“健康中國”微信公眾號刊文《女性生孩子的四大好處 | 科普時間》。文章表示,“孕育是一段艱辛又華麗的旅程,女性要經歷各種生理和心理的變化。這些變化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孕產婦和家人應更多關注生育帶來的正面價值。”值得注意的是,文章對于民間“一孕傻三年”的說法進行了解釋和糾正。
“一孕傻三年”的說法在民間流傳已久。據說國外也有“懷孕傻三年”類似的說法,稱為baby brain(嬰兒腦)。部分育齡女性就因為這種說法而患有“生育恐懼癥”,即擔心自己變傻而不敢懷孕。事實果真如此嗎?上述文章解釋道,所謂“孕傻”,更多是一種心理暗示。女性在孕期和產后感覺自己記憶力下降,多半是由于新生命的到來,生活發生改變,導致焦慮、緊張。
根據該文章,女性懷孕不僅不會變傻,而且孕育還會使女性變得更聰明。原因是,孕期激素水平的變化,會使女性腦部結構發生微妙的改變,讓女性更具母性特質。這種改變可能會使大腦中的能量更充沛,有助于女性應對日后成為母親所要面臨的挑戰。這一科學解釋不僅能消除女性對“孕傻”的恐懼心理,還有助于提升女性生育意愿,從而為家庭添口和優化我國人口結構。
實際上,這不是官方機構第一次針對“一孕傻三年”辟謠。中國科協發布的2021年度科學辟謠榜中,就包括前述謠言,指出“一孕傻三年”本身就不科學。因為生養孩子令媽媽們緊張、疲憊,睡眠質量直線下降,這會導致人經常出錯。但這些都是精神緊張、睡眠不足造成的,跟“傻”不沾邊。這種論調,既不尊重女性,更無科學性可言。這對于該謠言,也是一種權威辟謠。
筆者以為,這種官方辟謠具有多重效果:其一,可糾正民間錯誤的傳說,對“一孕傻三年”這一謠言是致命一擊;其二,也向公眾特別是育齡女性科普了相關醫學知識;其三,也是鼓勵生育的一種科學方式。當育齡女性不再被這類謠言所誤導,就不會對生育有恐懼心理。而且,“孕育還會使女性變得更聰明”對生育信心是種加持。如此,女性生育在心理上將“輕裝前行”。
我國2021年開始實行全面三孩政策。從近三年實施情況看,取得一定效果,三孩及以上占比是最好證明。但也要看到,不少育齡人口的生育意愿還有待于提高。所以,之前多地政府出臺了鼓勵生育政策措施,最近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關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若干措施》。但其他政策措施未必能治育齡女性“心病”,辟謠則能消除恐懼心理。
也就是說,在鼓勵生育的“組合拳”中,少不了科學的正向引導,對于誤導育齡人群的不科學言論,就應該及時說“不”,還可以拿出相關案例、科研數據等,讓不科學的誤導性的言論徹底垮塌。換言之,對類似于“一孕傻三年”這種錯誤流言,辟謠既要及時也要深入,使謠言沒有死灰復燃或者暗自傳播的機會。這需要有關方面緊盯影響生育的有關謠言,遏制其隨意傳播。
當然,作為適齡女性也要主動學習相關科學知識,不要掉入“民間生育謠言陷阱”,既影響自己家庭美滿,也影響國家人口大計的實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