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帆出海 作者丨周可
Chatgpt帶來的AI技術風潮到今天已經進入新的階段, AI推動商業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的過程中,越來越傾向于一個詞——落地。技術派與實戰派之爭,往往會在“商業化”面前做出抉擇,拋開具備超強實力的大廠,作為中小AI創業團隊,在創業中已經不僅僅單純靠技術理想來支撐,產品真正的實用場景,以及進而要在哪些維度實現商業化,成為很多團隊在創業初期需要考量的標準。
“從用戶的角度來看,他們在面對五花八門的AI應用產品的時候,他們最關注的并非你這個產品是大廠出品還是小廠出品,或者說這款產品的背景是怎么樣的,用戶更關注的是這款AI應用的功能是否是我需要的,使用這款產品做出來的作品,是否能夠體現我的心中所想。”靈力AI創始人Allen與揚帆出海溝通時表示。
團隊核心成員來自京東、阿里、美團、麻省理工,中科院等,上線一年多的靈力AI,已經做到了具備3萬多核心受眾用戶的社群,具備良好的商業變現能力,據了解,靈力AI運營12個月實現盈虧平衡,15個月實現產品盈利,目前仍在保持高速增長。
靈力AI的核心功能是AI對話和AI繪畫,這是目前AI產品中比較熱門的功能,如何以兩個核心功能為基礎衍生新功能,在用戶增長方面,如何通過傳統裂變模式實現私域流量轉化,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和靈力AI創始人Allen深入聊了聊。
核心用戶組建3萬人社群,AI產品也玩私域?
2023年3月,靈力AI產品開始孵化,5月,產品第一個版本上線,8月,開啟商業化嘗試。
“創業的首要任務是先去做,如果把一件事情想的很清楚之后再去做的話,那大概我們就會被別人甩的很遠了,我們的核心目標就是快,快速做決策,快速向前跑,包括快速去試錯,快速去調整。” Allen為我們解釋,為什么靈力AI在短短5個月實現了從無到有再到商業化的過程。
但是,AI產品如何實現商業化,以這個問題為圓心,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產品的受眾是誰,以及付費是否具備持續性。
從靈力AI主打的AI對話和AI繪畫功能來看,其用戶似乎是比較偏向于C端。
但在實際了解中我們發現,靈力AI的商業化手段更傾向于B端。
“杭州一些做美甲出海貿易的小企業對AI產品的需求就比較高,他們有自己的工廠和設計團隊,但是按照以往的效率來看,他們一個月設計出來的新款不過一二百個,但是自從使用AI產品之后,這個效率可以提升到一天設計出上百個新款樣式” Allen以此舉例,告訴我們,AI產品對于B端企業來說比較核心的價值在于效率的提升。
這很容易讓人想到出海巨頭SHEIN,在以小單快反模式打天下的過程中,SHEIN快速出新的款式和產品帶動了一整個產業鏈條的正向循環,而從當下的經濟模式來看,很多行業都需要這種設計模式來提升效率,AI作為工具應用在B端企業中,則發揮著這個作用。
“我們的整個商業生態已經完成閉環,接下來,就是從讓產品賺錢到讓產品值錢的迭代過程。”Allen為我們講述了靈力AI實現商業化的邏輯,從賺錢到值錢的過程中是如何實現的。
而這個賺錢的過程,則與靈力AI主推的私域社群建設有極大的關系。
為什么AI產品要建設私域環境?面對這個問題,Allen以小紅書的成長為我們舉例。
從技術上來講,當下的頭部互聯網公司,任何一家都具備重新做一個小紅書產品的能力,但是從產品的角度來看,想要做成小紅書那樣的社區生態,并非單純靠技術和資源就可以實現的,所以,建立一個健康的成熟的社區生態環境,對于產品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以這個思路為核心,靈力AI著重注重社群建設和運營,Allen告訴我們,目前,靈力AI的用戶社群規模已經突破3萬人,這是靈力AI非常核心且具備強粘性的用戶群體,在企業內部,公司也將社群運營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私域社群建設的要義不僅僅在于提高用戶粘性,反向來看,其存在還在于幫助團隊收集用戶反饋,推動產品功能更加完善。
走到今天,產品的技術壁壘已經在下降,但是產品生態的壁壘則尤為重要,對于靈力AI來說,做私域社群是產品生態壁壘建設的重要環節。
在功能層面,Allen表示,目前的產品仍然立足于AI對話和AI繪畫的核心功能,通過代理人制度一方面增強用戶活躍度,另一方面也促進拉新,并針對用戶反饋的需求進行功能改進。
從應用場景嵌入做產品,用傳統裂變玩法做增長
回歸產品功能,靈力AI給人最直觀的感受是夠“接地氣”,其產品功能覆蓋C端用戶的多種需求,從文本內容創作到創意繪畫再到翻譯和工作處理的各項功能,觸達功能的豐富程度非常高。
但核心功能仍然是AI對話和AI繪畫,其中,AI繪畫功能也是靈力AI付費率比較高的功能。這其中,靈力AI還根據具體的使用場景做了功能拆分,比如LOGO設計,海報設計,藝術插畫,3D圖標等,都是根據用戶在具體的使用場景中的需求來實現的。
很多時候,用戶對工具功能的需求并非完全在于創新,用戶使用一個工具,是期望工具本身對于已經普遍的需求能夠做出比較好的效果。
比如,大部分用戶處理圖片都會有摳圖功能需求,那么站在用戶的角度來考慮,他們并非要求工具的摳圖功能多么花哨,而是要求工具的摳圖功能做的足夠精細,并且以比較簡單的操作來實現,比如一秒摳人像,可以精確到人的發絲,這種最簡單的需求在滿足起來并不容易,考驗的則是作圖工具功能的成熟程度。
靈力AI則是在這種精細化功能方面做為探索方向,一方面拓展新功能,另一方面在基礎功能需求方面進行迭代和技術水平提升,以實現AI繪畫功能的閉環,提升作圖效率。
為什么AI繪畫功能會成為大多數AI產品都覆蓋的核心功能?這背后的市場需求又是怎樣的?
作為局內人,Allen認為,作圖需求已經成為當下B端和C端用戶最普遍的需求,本身市場足夠廣闊,但是從作圖設計的效果層面來看,圖片設計是具有一定門檻的,這個門檻包括圖片整體審美,色彩搭配,攝影構圖等等,多數情況下,具備美感的圖片產品并非是條條框框的設計原則下誕生的,而是表現出一種審美感。
那么,如何來表達美感,實現美感,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想要創作出優秀的作品就具備了一定難度。
當AI技術與圖片設計功能實現融合之后,圖片設計的門檻相對降低,用戶將需求表達出來,理解和呈現的環節交給AI產品來實現,這樣,從技術角度來看,優秀圖片實現的效果可以上升一個臺階。
而對于用戶來說,他們有自己理想中的圖片,通過將需求描述給AI,并且能夠快速得到效果圖,更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這也符合“AI解放生產力”的概念。
增長,是任何產品都要做的必選題,靈力AI運用了比較傳統的社群私域增長模式,這是圍繞用戶角度來通過增強粘性實現增長,那么拉新又該如何實現?
這一點,在對靈力AI產品的分析中,我們發現,其在功能層面的拉新手段還是比較豐富的,比如AI星座,寶寶取名等功能,看起來并不是使用非常高頻的功能,但是這些功能的共同特點,是能夠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滿足人們的好奇心和窺探欲望。
這類功能通過滿足人們的好奇心,來吸引更多人下載靈力AI應用,實現產品走進用戶內心的第一步,進而,通過更豐富的功能來吸引用戶實現留存。
不過Allen也指出,這類功能有一個負面問題在于“容易引起用戶跟風試用,這陣風過了,用戶量下降,其他數據也會相應的下降”。
這就又回到靈力AI的核心功能,即AI對話和AI繪畫功能,其專業性和豐富性足夠成熟,才能保證被獵奇功能吸引來的用戶實現留存和轉化。
“本質上來說,我們的增長模式和玩法上創新的方向并不多,但是此前已經成功的玩法和增長模式拿到現在的AI產品上來用,依然有很好的效果,只是我們的產品形態變成了AI,通俗一點說,我們是把成功的銷售模式嫁接到我們的AI新產品中來,這樣能夠把這個事情做大。” Allen坦言,好的產品可以沿用傳統的優質增長模式,傳統增長手段與新技術新產品的結合,同樣能夠帶來更多元化的效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