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菜方便快捷、大大節省時間和成本,成為不少餐館外賣和堂食中的“常客”。“下單剛5分鐘,商家那邊餐品就準備好了。”不少消費者發現,外賣平臺中商家使用預制菜現象越來越普遍。
哪怕是頭部連鎖餐飲企業,也開始頻繁使用預制菜,現在想在商場里吃到有“鍋氣”的炒菜基本很難了。
目前,餐飲店使用預制菜最核心的問題是,飯店使用預制菜未做到提前告知。
今日,羅永浩在微博發文稱:“不反對預制菜,但餐廳賣預制菜并且不注明的,本質就是欺騙。即使真的做到了宣傳的‘安全美味’,它也是欺騙。”
在中消協2022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中,就點名了預制菜菜品標識不詳細,外賣、堂食中使用預制菜未告知,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受到損害等問題。江蘇省消保委表示,預制菜假冒現做菜涉嫌虛假宣傳和消費欺詐,呼吁商家主動清晰公示。
要知道,很多消費者愿意花錢堂食,圖的就是廚師手藝、新鮮食材等,但現在許多餐館“用而不說”,將預制菜悄然端上桌。
更有甚者掛羊頭賣狗肉,將預制菜冒充“大廚手作”。消費者花現炒的錢,吃到的卻是工業化產品,自然會產生一種“被宰了”的感覺。
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也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
如果餐廳使用預制菜,應盡到明示、提醒義務,消費者可以明白消費,反之則涉嫌侵害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預制菜假冒現做菜更涉嫌虛假宣傳和消費欺詐。
來源:綜合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