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愉見參加了同業公會主辦的“年度上海銀行業新聞宣傳工作優秀單位”評審工作,與其他幾位評審老師交流的時候,我們就發現了一大趨勢:銀行業的聲量“出圈”了!
對,銀行們的互聯網陣地,已經不止在他們自己的官網、官V,正如今日薦讀的新榜分析文章所洞察的,這屆銀行業,流行在互聯網“大做矩陣號”。
既然是矩陣號,內容風格也一改平時的嚴肅莊重,而變得結合不同平臺特性,各有特點、各有“個性”。以寧波銀行為例,其在公眾號、視頻號以傳播及時資訊為主,但在抖音就常常發布情感小劇場,而在小紅書則是走輕松日常路線。
此外,在短劇風潮之下,也有多家銀行旗下的信用卡矩陣上線了自制短劇,不少情節在腦洞大開的同時,兼顧與金融知識相連,比如“重生之我在銀行打工當柜員”等劇情。
因地制宜之外,寧波銀行也會在矩陣號中加入時下流行的內容元素,如下方截屏動圖所示,“寧波銀行信用卡”發布過的一期古風變裝視頻,抖音獲贊45萬。
據了解,目前寧波銀行全行共有約200多個矩陣賬號,覆蓋了抖音、快手、小紅書、B站、視頻號等多個平臺, 并借助新榜旗下多賬號管理系統矩陣通實現了全部 賬號管理、全部內容審核、全部事后評估。
銀行的“矩陣號”具體怎么鋪設、怎么定位、怎么管理、內容怎么“出圈”?巧合的是,去年在評審時,提到“矩陣號”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觀察寧波銀行;而下文中,新榜也以寧波銀行為例,剖析了其中方法論,可見該行已經領先探路。
以下文章來源于新榜,鳴謝作者小八hachiko。我們一起來看。
銀行業大做矩陣號的背后,是互聯網新媒體興起對銀行傳統運營模式帶來的轉變。 在這場流量爭奪戰中,矩陣號成為各家銀行最敏銳的“觸角”,吸引用戶停留并實現轉化。
保利威發布的《2024銀行業新媒體視頻運營全景報告》便提到,100%的銀行在視頻號中都有官方賬號,42%的銀行在視頻號上運營了10個以上的官方賬號。
寧波銀行在抖音、視頻號的矩陣號布局
基于此背景,新榜在近期對話了寧波銀行總行辦公室副主任周煒,就銀行如何布局企業新媒體矩陣、如何更好地發揮矩陣號效應等話題進行了探討。
全網超200個賬號
寧波銀行大做新媒體矩陣
對于200個矩陣賬號 ,寧波銀行進行了鮮明的定位規劃。
比如品牌綜合賬號、分支行賬號、細分業務產品賬號、客戶服務賬號等,便于客戶清晰獲取信息。 以寧波銀行分設的抖音矩陣號為例,其中“寧波銀行寧來花”“寧波銀行財富管理”“寧波銀行容易貸”三個矩陣號的粉絲量居于前列,最高達到96.2萬。
這三個矩陣號的定位各有側重:
“寧波銀行寧來花”是寧波銀行旗下的消費信貸品牌,主要針對個人消費者, 發布情感類小劇場、品宣類等溫情向內容,如“平凡生活的1000種模樣”系列視頻,截至目前已更新3集,抖音累計播放量達到147.2萬;
“寧波銀行財富管理”專注于財富內容,發布真人解讀泛財經視頻, 提供專業的投資建議和長期的陪伴服務;
“寧波銀行容易貸”則是面向小微企業主提供貸款服務, 內容以企業知識、泛財經科普為主。
與此同時,這三個矩陣號還會不定期直播,主要分為定期的投資策略會、投資者教育和合作伙伴等主題直播,其中投資策略會采取線上線下同時進行的形式,便于客戶第一時間了解行業動態。
在“寧波銀行寧來花”和“寧波銀行財富管理”的抖音號主頁,分別鏈接了小程序和商家,用戶可以點擊跳轉相應服務,進一步滿足相應需求。
對于其他內容平臺,寧波銀行也因地制宜,采取了不同風格的內容策略。
在微信場域,寧波銀行實行的是視頻號和公眾號關聯策略, 以實現交叉運營流量,便于客戶群體由公域到私域的導流沉淀。
根據行內規劃,微信公眾號聚集了行內客戶群體,以新聞公告、企業定期報告等信息為主,保持嚴謹權威的風格。視頻號則會在定期直播的過程中,彈出企業微信名片、私信加群等互動窗口,引導觀眾進入視頻號首頁領取福利或添加微信群。
在小紅書,寧波銀行會從年輕人的喜好和生活方式出發, 更為輕松日常,突破原有的“穩重、高冷”形象,以更為親民的風格演繹金融小知識。
“寧波銀行信用卡”在視頻號與小紅書采用了截然不同的簡介和內容風格
值得一提的是,在二次元氛圍更為濃重的B站,“寧波銀行信用卡”曾發布過多期舞蹈視頻,單期最高播放量達到39.9萬,評論區中有不少網友直呼“甜度超標”。
與此同時,“寧波銀行信用卡”也會在B站不定期上線轉發抽獎等形式活動,提高用戶互動率和賬號關注度,并同步推出BilibiliWorld主題卡(青春版),定向針對愛好動漫的學生群體,進而推動品牌的年輕化和市場的擴展。
據了解,寧波銀行旗下的200多個矩陣賬號分別歸屬于總行部門、分支行,實行“誰設立誰管理”的原則。 其中,總行主要按照業務條線,分支行則是由各自的所在的辦公室統籌策劃,累計參與人員在400-500人左右,其中大多數都是兼崗。
“我們的理解是,客戶在哪里,寧波銀行的品牌、產品、服務就應該在哪里,所以我們統一開設了一批機構賬號,一起進行新媒體探索”, 周煒介紹道。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為了更好地進行公域賬號管理,以便于實現更順暢的私域導流,寧波銀行也在借助數據運營工具的幫助。
據了解,寧波銀行已經使用矩陣通超2年時間,在新媒體矩陣號的運營上實現了多項優化和迭代:
一是實時數據監控。 在完成基礎授權后,寧波銀行總行能借助矩陣通,實時掌握全行所有新媒體賬號的數據和運營情況,提升管理的合規性,確保新媒體運營活動符合監管及行業規范;
二是高效的賬號管理。 通過矩陣通簡化總行的授權工作,減少人力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矩陣通使用頁面
三是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 矩陣通提供的數據分析功能使寧波銀行能夠每季度提取和分析運營數據,識別優秀案例并進行推廣,同時對表現不佳的賬號進行排查和優化;
四是內容共享與協作。 寧波銀行旗下各個機構的原創內容可以向總行賬號投稿,適合的內容會在總行的賬號上發布,這種機制不僅促進內容的共享與協作,也提升整體運營效果。
矩陣通使用頁面
“新媒體矩陣號都是動態活躍的,如果沒有工具的賦能,完全靠人力管理并不現實,目前寧波銀行僅需一個兼崗,便能夠通過矩陣通有效管理200多個賬號”,周煒表示。
接下來,寧波銀行計劃繼續依托矩陣通的支持,深化數字化轉型,強化公私域融合策略,進一步完善企業內容生態建設。
從公域導向私域
銀行業如何發揮矩陣號效應
不只是寧波銀行,新榜觀察到,近年來銀行業整體在向新媒體數字化營銷轉型,定位各有不同的矩陣號便成為銀行業“安營扎寨”的試驗點。
其中,主要面向年輕客戶群體的信用卡矩陣號多是第一個吃螃蟹的“新鮮人”。
以最近備受關注的短劇為例,多家銀行旗下的信用卡矩陣號都上線了自制短劇, 它們將腦洞大開的短劇情節,與一向嚴肅穩重的金融知識相連接,兩者間不僅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也連帶觀眾在一場場商海風云里浮浮沉沉:
“重生之我在銀行打工當柜員。” “三分鐘,我要這個集團的全部資金情況!”
有的銀行短劇走現代商戰復仇路線, 比如“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推出的《逆襲重回首富之巔》,劇中還結合當下熱門的AI技術,向觀眾們普及信用卡相關知識,截至目前更新至25集,抖音累計播放量達到3251萬。
也有的銀行短劇加入穿越情節, 比如“民生銀行信用卡”推出的《千金策》,將理財金融小知識與穿越后的古代劇情相結合,進而形成古今思維的奇妙碰撞,截至目前該系列短劇的抖音播放量達到98萬。
此外,也有銀行瞄準員工“個人IP”,鋪設矩陣號。 例如浙江泰隆銀行運營員工IP“許阿舅”、平安銀行的二次元IP“平安小財娘”等。
“平安小財娘”已在B站積累240萬粉絲
無論是通過哪種內容形式,銀行業借助公域矩陣號實現內容曝光只是第一步,由公域引流到私域精細化運營才是關鍵。
《2024銀行業新媒體視頻運營全景報告》顯示,40%的銀行已邁入公私域融合經營階段,并在平臺的選擇上呈現出明顯的“全域布局”和“App+抖音+視頻號”兩大傾向。
受相關監管條例的要求,銀行業在內容平臺公域導向自有App私域的過程并不簡單。
以直播為例,“21世紀經濟報道”提到,國內商業銀行直播需要配齊直播間風險提醒、主播執業編號等合規信息。此外,國內公域內容平臺對銀行直播內容的合規管控也日益嚴格,涉及內容合規、賬號資質、營銷方式和主播資質等多個維度。
視頻號金融科普類直播的管理要求
銀行業和其他消費品行業不同,客戶看完直播不可能實現直接下單轉化,所以銀行在策劃直播時更多是從客戶服務、品牌傳播的角度綜合考量。
在這一背景下,多家銀行都推出了自有App,并 保持著每月穩定直播的頻率,一方面目的是養成存量客戶的直播觀看習慣,加強互動,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做好迎接新客戶的準備。
目前看來,不管是大做矩陣號,還是試水短劇新玩法,銀行業都展現出積極投身新媒體浪潮的態度和舉動。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誰能更快適應新變化,誰就有機會搶先攻下一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