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瑯琊榜》的人都知道,譽王是被梅長蘇騙得最慘的一個人。本來已是七珠親王的他,正因為相信了梅長蘇,被他利用,最后才一步步把自己的勢力都給糟蹋瓦解了。等他醒悟的時候,發(fā)現身邊幾乎已無兵可用,最后只能孤注一擲在九宮山造反,落得個悲慘的結局。
縱然梅長蘇智商驚人、巧舌如簧,騙騙普通人也許游刃有余,可譽王畢竟也是混跡朝堂多年的城府之人,圓滑腹黑,為什么就會這么容易相信了梅長蘇?而且還被他騙了這么久?
1、太急切想要得到
劇中開頭,就有一幕,譽王差事辦得好,被加封兩顆王珠成為七珠親王地位直逼太子,緊接著就在途中遭到了刺殺,好在他眼疾手快,會些武功才躲過了刺殺。
這時候,譽王說了一句:若是不能再往前一步,便只有死路一條。
可見,這個時候的譽王處境是非常危險的,而他一個出身不好的人走到這一步已是非常不容易,他急切地想要得到高人指點,擊敗太子,才能獲得他想要的權力。
所以,當他取得錦囊,得知“麒麟才子,得知可得天下”后,梅長蘇就仿佛成為了他謀權的“救命稻草”,他必需要拿下梅長蘇。其實,這就是一種非贏不可的心態(tài),太急切想要得到,就越容易看不清真實的局面。
而相比之下,事事都有母妃相幫的太子,反而沒有那么急需,有梅長蘇則更好,沒有他也還是名正言順的太子。雖然太子身邊幾乎都沒有能拿出手的謀士,但人家就是父皇寵、母親愛,生來就高人一等,他的危機感也沒有譽王重。所以當意識到梅長蘇不站隊自己的時候,太子就毫不猶豫地要殺梅長蘇,而譽王則,一直嘗試拉攏梅長蘇,有一點希望,就要抓住。
那梅長蘇何不順勢而為,假意投誠呢?反正譽王也相當樂意。
2、已經給出去了很大期望,付出了很多
至于后來為什么譽王明明已經損失了很多勢力,卻仍舊聽信梅長蘇,我想最好的解釋,就是他認為自己已經“得到”了梅長蘇,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并且已經因此付出了很多,若此時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就會“前功盡棄”,也是打自己的臉。
畢竟,人性是不愿承受失望的。
人都有一種共性,自己挑選的東西,哪怕不太好,也會覺得還好,除非這東西確實很差勁了,才會不得不仍了。同樣,自己選擇了一條路,哪怕是錯的,也要在這條路吃夠了苦才會醒悟折返。
(PS:這種心理也有點像賭博,明知道不好,損失了,還是會不甘心,哪怕還有一點希望就還想抓住。)
所以,譽王被梅長蘇騙了這么久,并不是他一點察覺都沒有,而是他更愿意相信那些“損失”都是意外和巧合,梅長蘇是真心要幫自己,他那么聰明,只要稍微用點計謀,就能把自己之前的損失補回來甚至更多。
直到徹底被坑慘,才不得不面對“梅長蘇就是在利用我”這個事實。
3、譽王的事跡告訴我們什么?
(1)越是急切地想擁什么,越是要冷靜分析局面、辨別真?zhèn)危駝t就容易入坑。
(2)一個東西、一件事,如果發(fā)現了不對勁,就要及時地反省分辨,確定是不好的,就要及時舍棄或者掉頭。
(3)有時候,不要只相信一個人表面的話語,甚至也不要相信他表面做的事情,而要看事情真正呈現出來的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