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11月14日訊(記者 孫煜)就員工討薪一事,茶飲品牌“CHALI茶里”最新聲明稱:我司已依法完成離職與在職員工的發(fā)薪及補償(10月發(fā)薪日為止應付的薪資、補償)。
為何出現欠薪情況?茶里集團在13日晚間發(fā)布的聲明中坦言,今年消費者購買力普遍下降,同時因銀行抽貸,我司面臨巨大壓力和挑戰(zhàn),需要企業(yè)不斷調整產品策略、優(yōu)化運營成本。
此外,茶里集團指出,為努力保持經營和品牌、尋求可持續(xù)發(fā)展,對個別部門依法進行精簡或裁撤,屬于企業(yè)在應對市場風險和競爭的正常經營、管理行為。
圖片來源:CHALI官方
疑似資金鏈斷裂
此次欠薪風波前,茶里集團曾是消費行業(yè)的明星企業(yè)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茶里創(chuàng)立于2013年,總部位于廣州,產品包括原葉袋泡茶、凍干茶塊、瓶裝即飲茶等,旗下品牌包括CHALI、御守茶。
不同于立頓等袋泡茶品牌以便捷和大眾化為特點,茶里更強調自身的“高端”屬性,主打“原葉高端袋泡茶”,憑借產品精致收獲消費者喜愛。
從銷售渠道看,茶里的主要銷售渠道是電商平臺,2020年-2023年,茶里多次登頂天貓袋泡茶、花草茶榜單,曾創(chuàng)造過一天賣出8萬盒的成績單。
需要指出的是,袋泡茶消費群體、消費場景有限,在銷量達到一定程度后,業(yè)績增長難度加大。茶里集團也在聲明中指出“消費者購買力普遍下降”,主打高端袋泡茶的茶里遭遇銷量下滑的困境。
近日,茶里集團開始陷入欠薪風波。不少員工在社交平臺發(fā)文稱,數月未收到薪資,公積金也已經連續(xù)數月未能按時繳納。
茶里集團在11月13日晚間發(fā)布的聲明中指出,經律師初步調查,這些謠傳疑似來源于此前我司涉嫌內部因職務侵占罪(已被提起公訴)離職的員工家屬等,他們通過自媒體和個別媒體,編造、散布虛假信息,對我司進行惡意攻擊與詆毀。
藍鯨新聞注意到,茶里集團目前已委托北京國咨律師事務所采取必要法律手段維權,但截至昨日下午,仍有消費者、供應商在社交平臺發(fā)聲表示存在儲值卡問題和拖欠供應商款項的情況。
圖片來源:社交平臺
今日早間,藍鯨新聞記者撥通茶里集團電話,詢問欠薪、欠款情況及后續(xù)處理方案,截至發(fā)稿未能得到回復。
業(yè)內人士指出,茶里集團種種跡象的背后,似乎公司資金鏈出現問題,快消品企業(yè),如果沒有較好的復購率,企業(yè)很難保持健康的現金流。
此前收獲多輪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面臨資金問題的茶里集團,此前曾完成多輪融資。
從融資歷程看,天眼查顯示,茶里集團自2015年獲得Pre-A輪1000萬元融資起,陸續(xù)完成9輪融資。其中,2020年茶里集團完成億元級B輪融資,碧桂園創(chuàng)投領投、溫氏投資、易凱基金跟投。2021年,茶里集團完成了新一輪數億元融資,紀源資本領投,碧桂園創(chuàng)投、易凱基金等跟投。
茶里集團獲得的最近一輪融資是在2024年5月,未披露交易金額,投資方為萬聯天澤、萬聯廣生。從股權結構看,茶里集團的實控人為創(chuàng)始人譚瓊,目前持股比例為38.74%。
業(yè)內人士指出,茶里集團收獲多輪融資的同時,業(yè)績增長方面的壓力也逐步增加。傳統(tǒng)袋泡茶市場增速放緩、規(guī)模有限,行業(yè)競爭愈發(fā)激烈。茶里集團面臨的競爭對手,除了立頓、川寧等國際袋泡茶品牌,還有茶顏悅色、奈雪的茶等新茶飲企業(yè)。
與同行相比,茶里的高端定位似乎不符合當下消費者更注重性價比的趨勢。從產品價格對比看,天貓官方旗艦店顯示,茶里的袋泡茶價格在30元-50元之間,以蜜桃烏龍茶為例,一盒單價32.9元,每小包價格在3.29元;立頓袋泡茶100包裝單價40.35元,每小包價格為0.4元,更加量大實惠;茶顏悅色袋泡茶梔曉茶3盒69.5元,每小包價格3.30元,與茶里袋泡茶價格類似,但在售的“習慣茶”則將每小包價格控制在了1.28元。
為了獲取業(yè)績增長,茶里集團近年來開始入局瓶裝茶賽道。但瓶裝茶賽道屬于“紅海市場”,競爭同樣激烈,在產品力方面,茶里集團需要與農夫山泉、統(tǒng)一、三得利等多家大型企業(yè)一較高下。此外,從渠道力的角度看,憑借電商渠道出圈的茶里,在線下渠道分銷方面與競爭對手相比并無明顯優(yōu)勢。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瓶裝茶渠道、供應鏈建設投入較高,也是導致茶里出現資金問題的原因之一。藍鯨新聞注意到,茶里天貓店此前在售的瓶裝茶“無糖原味茶”、“調配果味茶”目前均處于無貨狀態(tài)。
如何看待茶里集團此次欠薪風波?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在接受藍鯨新聞采訪時表示,茶里身處一個高度競爭、又缺少差異化門檻的行業(yè),卻想通過自我定位和營銷做出高端產品。
“在一個價格驅動的市場,所謂的高端無法得到消費者的認同,然后僅僅通過廣告和代言,從流量下手打造網紅品牌,這種模式缺少競爭性,更不可能在茶飲內部或大飲料板塊高度紅海中,實現長期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沈萌表示。
中國食品產業(yè)分析師朱丹蓬同樣指出,“袋泡茶做高端產品‘出圈’有點難。高端定位袋泡茶有些尷尬,年輕人看不上,老茶客覺得茶葉不行,這個定位更像偽創(chuàng)新、偽升級。茶里雖然布局瓶裝即飲茶,并且和日本品牌三得利合作,但并未能完全踩到無糖純茶的賽道上,且品牌效應、規(guī)模效應、粉絲效應還未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