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隨著川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尤其是他已經初步挑選了幾個內閣成員之后,烏克蘭人的心已經提到嗓子眼了。
首先,川普在競選的時候說自己只要當上美國總統,一天就能讓俄烏戰爭終止,這個事他現在已經不提,看來是肯定沒戲了。
雖然川普經常標榜自己和普京的關系好,但他當選后,俄國媒體又是川普媳婦的裸照,又是說川普當選是靠他們幫忙的,簡直是一點面子都不給。
其次,雖然有媒體報道說川普提出要俄烏雙方在現有的位置停火,然后建立安全區的消息,不過,川普團隊已經否認了。而澤連斯基前幾天在歐洲安全會議上已經明確表示:犧牲烏克蘭利益的“停戰”無法接受。
更讓烏克蘭人揪心的是川普最近提名的幾個內閣成員。
川普提名的國家安全顧問邁克·沃爾茲雖然早期表示過支持烏克蘭,但他現在已經明確反對援助烏克蘭,也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他還在今年4月給烏克蘭援助法案投了反對票。
被提名的國家情報總監塔爾西·加巴德更是一個孤立主義者,她甚至反對美國在海外的一切軍事行動,尤其是像援助烏克蘭這種長期項目,她更是反對的。
今天,川普已經對盧比奧發出擔任國務卿的正式邀請,而盧比奧也是投票反對援助烏克蘭法案的參議員之一。他主張烏克蘭盡快和俄羅斯達成和平協議,別給美國找麻煩。
包括副總統萬斯,也是早就提出了“美國資源不足”的觀點,認為美國應在有限資源的情況下優先考慮國內問題,烏克蘭的事不重要。
事實上,包括川普和還有爭議的國防部長人選在內,上述這些人的核心觀點都是所謂的“美國優先”。認為烏克蘭人的事和美國沒太大關系。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認為:想讓美國繼續加大援助烏克蘭力度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只要美國不徹底停止援助,烏克蘭人就已經燒高香了。
不過,最近幾天有美國媒體和智庫給出了不同的看法。
美國戰爭智庫多數認為:不管川普和俄羅斯是不是有特殊關系,但作為一個美國總統,如果在自己的任內輸掉了烏克蘭戰爭,這個結果是川普無法承受的。
畢竟,支持烏克蘭是大部分美國人的共識,這點川普本人是了解的。所以他在競選后期也主動提出來愿意幫助烏克蘭。
而且美國在將近三年的戰爭中已經投了上千億美元,如果失敗了,后果會比當初美軍從越南撤離還要慘。不僅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美國甚至會因此失去世界老大的位置。
另外,如果盧比奧和沃爾茲真的能成為國務卿和國家安全顧問,雖然他們現在都反對援助烏克蘭,但他們并不是真的希望俄國人能取得勝利。他們只是認為美國應該把錢花在建設自己國家和加強自己的邊界管理上。
比如候任的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茲在戰爭初期就曾經極力支持烏克蘭,他還親自去烏克蘭見了澤連斯基。他甚至呼吁拜登政府要盡快給烏克蘭提供有效的武器打敗俄國。
直到俄烏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沃爾茲才提出來,烏克蘭的事,歐洲人應該多管管。
因此,如果普京和澤連斯基都不同意彼此的停火條件,這場戰爭繼續打下去,如果歐洲真的幫不了烏克蘭,川普政府的主要成員恐怕也無法眼睜睜看著俄羅斯取得勝利。
那時候,川普很可能將被迫增加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甚至取消烏克蘭使用美國武器的限制;
同時,川普政府可能還會通過壓低油價等措施打擊俄羅斯經濟,阻止伊朗繼續向俄羅斯提供武器。
《政客》雜志也指出:川普就任美國總統,戰場情況可能反而有利于烏克蘭,因為邁克·沃爾茨和馬可·盧比奧這兩位,雖然提倡“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但他們并不是“孤立主義者”,在對待俄羅斯和伊朗等問題上都是堅定的鷹派。
在美國政府的管理架構里,除了內閣之外,參議院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參議院的領袖對立法和重要人事任免有決定性的影響力,是美國的第三號領導,僅次于總統和副總統。
本周三,美國參議院選出了新的領袖,約翰.圖恩成了多數黨領導人,這對烏克蘭來說是個好消息。
和川普的“孤立主義”主張不同,圖恩是共和黨的建制派,他當選后明確表示:參議院里保護少數派的立法阻撓機制不會改變。他也是非常支持援助烏克蘭的,他主張必須將俄軍趕出烏克蘭。
今年3月,圖恩在接受PBS采訪時說:我希望有足夠的共識,參議院的大多數共和黨人認為我們需要捍衛美國的利益,我們需要與我們的盟友站在一起,這確實對我們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支持烏克蘭符合美國利益…美國不能從世界舞臺上撤退。
我認為:現在比近代歷史上的任何時候都迫切需要美國的領導作用,我們需要確保烏克蘭擁有擊敗俄羅斯人所需的武器和資源。因為,如果俄羅斯在烏克蘭取得成功,他們就要繼續進攻北約國家, 那美國就要派人去參加戰斗。
圖恩還表示:“我寧愿送去武器、彈藥,讓烏克蘭人民贏得那場戰斗,他們一直很擅長與俄羅斯人進行戰斗…我希望我們能得到政治支持來實現這一目標。”
因此,雖然川普和他的內閣對烏克蘭的援助沒有拜登政府那么明確,但基于美國的民意和國家利益,美國也不可能徹底放棄烏克蘭。
當然了,無論外援如何,烏克蘭在戰場上的表現才是最重要的。
11月13日下午,俄軍試圖突破烏軍在庫皮揚斯克前線的防御,俄軍突擊隊對烏克蘭陣地發動了4波攻擊,還有俄羅斯士兵穿著烏軍的制服試圖偷襲,不過都烏軍擊退了。
今天,烏克蘭總參謀部表示烏軍仍然控制著庫皮揚斯克,俄軍并沒拿下這里。
烏軍第47旅發言人稱,烏軍在庫爾斯地區雖然遭到了俄軍的猛烈進攻,但局面仍在烏軍控制范圍內。4天之內,俄軍在整個庫爾斯克地區總計被摧毀88個裝甲單位。
另外,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最近又會見了德國、法國和英國領導人,歐洲對烏克蘭的支持沒有動搖,而且歐洲人也已經對美國可能減少援助烏克蘭的情況提前做了準備。
烏克蘭已經正式擁有了自己的射程1000公里的海王星導彈,數量也不少。這意味著,即使沒有歐美的武器,烏克蘭也可以對莫斯科實施大規模打擊。
值得一提的是,烏克蘭國防部這幾天又放風說要搞核武器的事情了,雖然之后被外交部否認了。但這已經是烏克蘭在兩個月里第二次提出這個事了。
烏克蘭雖然在1994年被幾個大國忽悠放棄了核武器,但烏克蘭核工業的相關儲備都還在,如果真被逼急了,搞出核武器的速度肯定是比其他一些國家要快的。
這或許會是烏克蘭在萬不得已之時的最后一張牌。
這也說明:烏克蘭人的信心是堅定的。而這才是他們能爭取歐洲和美國支持的關鍵因素。
總之,不管誰上來,在歐洲不敢讓烏克蘭輸,美國不能讓俄羅斯贏的這個“大環境”下,再加上烏克蘭人的浴血奮戰,取得最后的勝利是值得期待的。
推薦閱讀:馬斯克領導的“效率部”,將如何改變美國?
加微信,防失聯
朋友圈里有廣告,介意的請慎重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