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網報道,綜合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和《紐約時報》等美媒報道,近日一份美國政府行政令草案顯示,美國總統特朗普正打算對美國國務院進行大規模改革,意味著美國外交架構將被重組。這份行政令草案長達16頁,如果實施,將對美國國務院產生巨大沖擊,包括關閉美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使館,取消處理民主和人權等問題以及像聯合國在內國際組織事務的部門。
實際上,如果這件事發生在別人身上,比如說前任總統拜登身上,的確令人難以置信,但是發生在特朗普任期內,尤其是特朗普第二個任期內,似乎也順理成章。畢竟,即便是在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他就是以頻繁更換自己的內閣成員而聞名,畢竟這位商人出身的富豪總統,辦事風格實在讓人摸不著頭腦。可以說,在特朗普身邊做事,的確是——伴君如伴虎,隨時都有下崗的風險。那么,在當前特朗普的內閣團隊中,誰將成為第一個被特朗普清退的倒霉蛋呢??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據環球網援引美媒的消息,在特朗普的主導下,魯比奧的部門將進行大規模重組,裁撤132個機構,削減近700個職位。這一計劃無疑是要在魯比奧的臉上狠狠"砍一刀"。擔任國務卿還不到百天的魯比奧,現已成為白宮門外人。然而,在特朗普和當地政府日益增多的矛盾中,魯比奧卻選擇利用抹黑中國來救自己。最近在接受美媒采訪時,魯比奧宣稱中國正在進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擴張。這一言論讓很多不知情的人誤以為中國的軍事力量已經發展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
魯比奧上任后,相比于他的前任布林肯,存在感降低了很多。特朗普在處理重大事務時,往往更傾向于派特使、副總統、國安顧問,甚至他的兒子,去執行自己的意志,并沒有把魯比奧視為值得完全信任的心腹。這種情況下,魯比奧想要在政治生涯上有所突破,繼續高舉反華大旗,對他來說是一條捷徑,回歸到以前當議員時期的做派,或許會給他帶來一些新變化。他早年當參議員時就以反華出名,這回當上國務卿,他干脆把這招撿回來,想靠著對中國強硬給自己加點分。?
魯比奧(資料圖)
相比于特朗普,魯比奧對中國抱有更深的敵意。特朗普傾向與中國達成“大交易”,而在魯比奧看來,中國根本就不是應該談判的對象。目前魯比奧還沒有跟中方高層見過面,只是在就任國務卿后不久與中國外長王毅通了一次電話。有觀點認為,中美此輪關稅戰什么時候能夠達成協議、走向尾聲,其中一個重要標志,就是看兩人什么時候能會面——這種看法,其實也不無道理。而站在中國的角度上來說,對于這些“無腦”政客實在沒有接觸的必要,因為雙方就算能夠坐上同一張談判桌,也談不出個所以然。
其實從魯比奧上我們就能看出,如今整個美國的內政也好,外交也好,已經陷入到一種病態之中。在拜登時代,中美兩國雖然存在戰略競爭,也曾因為政治事件出現過“斷聯”,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充當了潤滑劑的作用,讓雙方最終恢復了往來,可如今的特朗普時代卻完全不一樣。擺明了一副要和中國“一決雌雄”的架勢,讓兩國之間的關稅發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美國民眾走上街頭游行示威(資料圖)
目前美國內部有不少不看好甚至可以說是嘲笑特朗普的人,說他上臺百日卻沒有干成哪怕一件事。但客觀來看,這并不能證明特朗普能力不行,更準確的說法是,特朗普目標定的太大了,短期內至少這100天內是無法看到成果的。那么接下來,特朗普可能會急于追求一兩件事情的成功而非全盤大勝,來回應這種質疑,我們應該做好應對特朗普更加激進舉動的準備。如果特朗普還要一意孤行,那只會搬石砸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