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楊角風,研究《西游記》已有十年之久,雖然只學了個皮毛,但配合這抽風的大腦,倒也能把故事講圓。
所以,這幾天接連回答了白骨精頭疼看腦科還是骨科,她跟女兒國國王大姨媽哪天來,孫悟空的老爹是誰,身上多少根毛,他為什么怕水,菩提祖師又是什么來歷……等等問題后。
又有個朋友提問了,說孫悟空受黎山老母指點,去紫云山請毗藍婆菩薩來降服蜈蚣精時。毗藍婆菩薩掏出一根繡花針,說這是從小兒眼睛中提煉出來的。孫悟空當時一臉詫異,問毗藍婆的兒子是誰,并得到昴日星官的答復后,為什么會驚詫不已?
哈哈,你真問對人了,要想解釋這個問題,咱們就得從孫悟空的一個特殊嗜好入手了。
楊角風談西游系列文章第372期:原著都翻爛了,發現孫悟空有個鮮為人知的癖好,難怪很少打殺妖怪!
一、
大家若是熟讀《西游記》,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問題,那就是在我們兒時的記憶中,仿佛所有的妖怪都是孫悟空打死的,但細數一下卻完全不是這回事。
據角風不完全統計,整部《西游記》中,一共出現了或親生,或野生的一百零六位妖怪。所謂的親生,是指后來洗白成神仙,或原本就是神仙的妖怪,比如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黑熊精、紅孩兒、青獅精、金毛吼等。
所謂的野生,就是除了有背景的這些妖怪外,其他野生野長,自學成才的妖怪。
細數起來,真正死在孫悟空棍子下面有名有姓的妖怪,兩只手就能數過來。當然,你要非說孫悟空隨便一個洞府就能搞死幾百只小妖,那我也不抬杠,你說的對。
孫悟空打死的第一個妖怪是欺負花果山猴子的混世魔王,當時雖然很生氣,但他也并非要置混世魔王于死地:
“我乃正南方花果山水簾洞洞主,你家甚么混世鳥魔,屢次欺我兒孫,我特尋來,要與他見個上下!”
原本要跟混世魔王動口不動手的,結果那魔王一出來就奔著要孫悟空的命來的,最后的結果可想而知……
但畢竟那時候的孫悟空年少不懂事,等到當過齊天大圣后,他就很少打殺妖怪了。包括車遲國的三位大仙,原則上算是自殺,不能算是孫悟空打死的。還有六耳獼猴,好像最后一棍子是孫悟空砸的,但誰又保證這不是障眼法呢?
二、
取經路上,真正死在孫悟空手中的妖怪,除去凌虛子、白衣秀士和九尾狐這種打醬油的小妖外,真正打死的大妖就兩處。
一個便是白骨精,這也是孫悟空再三放水后的結果,誰讓白骨精賊心不改,三番五次去挑撥唐僧師徒關系呢。因此,孫悟空還特意把當地的土地山神喊出來當個見證,可不是我老孫濫殺無辜啊,著實是這白骨精可恨:
“這妖精三番來戲弄我師父,這一番卻要打殺他。你與我在半空中作證,不許走了。”
再有便是七只蜘蛛精了,當然,一開始孫悟空同樣不想殺了她們,而是一再饒其性命。比如,孫悟空明明知道這七只蜘蛛精抓了自己師父,還跳進濯垢泉洗澡,他卻不動手:
“我若打他啊,只消把這棍子往池中一攪,就叫做滾湯潑老鼠,一窩兒都是死?!?br/>
是啊,為啥最后沒下手呢?
孫悟空也給出了一個理由,那就是好男不跟女斗,自己這樣打殺妖怪,不光彩。但其實孫悟空擔心的還是這七只蜘蛛精有背景,所以才會一再問當地的土地,這些妖怪到底什么來歷?
即便土地強調了,這群妖怪就是蜘蛛精,豬八戒也拿住了她們,孫悟空還阻止師弟動手:
“且不要打他,只教還我師父師弟來。”
最后是蜈蚣精執意要吃唐僧肉,不肯救師妹性命,孫悟空一怒之下才打殺了她們,估計回頭告狀的時候,也會把這個罪過算蜈蚣精頭上。
三、
當然,取經路上的黃獅精,若是算賬的話,也算是死在孫悟空手上,只不過是他變的毫毛干的,小行者放出去后并不受控制:
“他卻把臂膊上毫毛,盡皆拔下,入口嚼爛噴出,變作千百個小行者,一擁攻上,當時拖倒猱獅,活捉了雪獅,拿住了摶象獅,扛翻了伏貍獅,將黃獅打死……”
而面對其他妖怪時,不管孫悟空能不能搞定他們,都是能求人,絕不吝惜自己的臉面。能不殺他們,也絕對不敢動手,往往會靜觀其變,看看有沒有靠山來救。就算實在是不殺不行,他也是讓豬八戒或沙和尚動手,自己躲到一邊。
比如面對荊棘嶺的樹精和杏仙,孫悟空就在一邊慫恿豬八戒斬草除根,即便唐僧在求情:
“師父不可惜他,恐日后成了大怪,害人不淺也。”
有時候也會遇到豬八戒不在身邊的情況,比如面對豹子精的時候,孫悟空用瞌睡蟲將他們都睡倒了后,就犯難了:
“急抽身跑至中堂。正舉棍要打,又滯住手道:‘不好!等解了師父來打?!瘡椭翀@中,又思量道:‘等打了來救?!绱苏邇扇?br/>
最終,孫悟空還是沒下手,救出豬八戒后,讓他動的手。當然,取經路上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比如玉面狐貍、白面狐貍、虎先鋒、萬圣公主等等。
那問題就來了,孫悟空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怎么到了取經路上連打殺一只妖怪,都不敢了呢?
四、
這就回到咱們的題目了,孫悟空在聽說昴日星官是毗藍婆菩薩的兒子后,為什么會驚詫不已呢?
一方面,孫悟空估計是低估了毗藍婆菩薩,以為這位圣賢居住的地方又偏,名號也不響,一見面還恭維自己:
“大圣,失迎了,你從那里來的?”
孫悟空并不認識毗藍婆菩薩,但對方卻認識自己,還說當年他大鬧天宮,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所以,毗藍婆菩薩給孫悟空的第一印象,就是不太像能降服蜈蚣精的高人,更不像連黎山老母都怕她怪罪的圣賢。尤其是當毗藍婆菩薩掏出一根繡花針,還說這個寶貝能降服蜈蚣精后,孫悟空更是懊悔不已,還怪黎山老母亂指路,耽誤事,覺得自己找錯人了:
“老姆誤了我,早知是繡花針,不須勞你,就問老孫要一擔也是有的?!?br/>
結果,人家說這根針是從兒子的眼睛中煉出來的,非鋼,非鐵,非金。再得知對方的兒子乃昴日星官后,孫悟空才驚詫不已,原來毗藍婆菩薩真是大神,兒子都在天庭當官的。
更重要的是,人家毗藍婆菩薩知道當年他在天庭揍二十八星宿的事,等于是打過人家兒子,那孫悟空自然就尷尬了。
是啊,好在人家毗藍婆菩薩不計前嫌,依然愿意幫自己,那得到這個回復后,孫悟空自然會驚詫萬分,甚至還有點愧疚。
當然,這是一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則是本文要詳講的孫悟空的特殊嗜好了。
五、
孫悟空確實有一個特殊嗜好,這也促使他養成了謹小慎微,遇事冷靜的性格。對,別看他平時干事猴急猴急的,實際上他比誰都精,比誰都細心。
那就是,孫悟空這猴啊,不僅愛盤點,愛查賬,還特別喜歡八卦!
大家看孫悟空當初在花果山的時候,是怎么管理群猴,還讓自己名正言順當上美猴王的?
人家一出世,第一件事就是盤點了一下花果山猴子的數量,因為有了這個數據,也導致他第一次進到水簾洞后,馬上就能分析出這個洞能不能裝得下所有猴子:
“里面且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小?!?br/>
等到他學藝歸來,更是將花果山所有猴子登記在冊,一個都不少,實行軍事化管理:
“次日,依舊排營,悟空會聚群猴,計有四萬七千余口?!?br/>
正因為有了這個數據,讓孫悟空每次帶領群猴戰斗之后,都會重新盤點一下,做到心里有數。比如天兵天將第二次圍攻花果山,一場戰斗打下來,其他猴子哭哭啼啼,但孫悟空盤點了下猴子,立馬心里就有底了:
“捉了去的頭目乃是虎豹狼蟲、獾獐狐狢之類,我同類者未傷一個,何須煩惱?”
包括孫悟空當上弼馬溫后,第一件事也是把所有的官員召集起來,他要查賬盤點:
“他在監里,會聚了監丞、監副、典簿、力士、大小官員人等,查明本監事務……這猴王查看了文簿,點明了馬數?!?br/>
六、
孫悟空不管到哪個地方,第一件事就是盤點算賬,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嘛,這也是他能掐著時間點將大株蟠桃一掃而空的底氣所在:
“大圣聞言,歡喜無任,當日查明了株樹,點看了亭閣回府。”
即便是花果山被圍剿,他跟二郎神大戰中,都不忘跑灌江口去查查二郎神的賬,爭取做到心里有數:
“卻說那大圣已至灌江口,搖身一變,變作二郎爺爺的模樣……他坐中間,點查香火,見李虎拜還的三牲,張龍許下的保福,趙甲求子的文書,錢丙告病的良愿?!?br/>
估計是二郎神為官清廉,孫悟空查了一個遍,啥毛病沒查出來。因為二郎神沒啥把柄在自己手上捏著,也就導致孫悟空只能硬剛,最終被擒。
不過,孫悟空這個愛查賬的毛病,有時候也能幫到別人,比如十殿閻王。
大家想一下,孫悟空去地府可不是自己去的,而是兩個勾死人領了任務去勾的他。既然兩個勾死人能領到勾他的任務,那正常的流程,不該是核對生死簿,確定孫悟空的死期到了,然后才派勾死人去的?
若是如此的話,為什么孫悟空過去詢問自己的壽命,十殿閻王不把他那本拿來就得了,卻把所有的都搬出來了?
“那判官不敢怠慢,便到司房里,捧出五六簿文書并十類簿子,逐一查看。”
原因很簡單,除了孫悟空要盤賬以外,更多的是十殿閻王要平爛賬,把稀里糊涂的賬一股腦算到孫悟空頭上。
七、
是啊,沒有比生死簿被膽大包天的孫悟空毀掉,更好的理由了。這也是取經路上,孫悟空再去地府要寇員外,他們爽快答應的原因,得感恩啊。
同樣,孫悟空在取經路上,只要遇到點問題,首先就是把土地喊出來,盤一下賬。先查周邊有沒有妖怪,再查妖怪名字,特點,有沒有靠山等等。
但是,單靠正常的盤賬,就能得到事情的真相嗎?
自然不能!
畢竟有些賬是人為做上去的,都是能見得了光的,而有些見不得光的,單靠盤賬就解決不了問題了。這也就引出了剛剛提到的,孫悟空另一個嗜好——愛八卦!
這個愛八卦,可不是說他愛太上老君的八卦爐啊,而是愛打聽點小道消息,鮮為人知的消息等。
一開始,孫悟空沒這資源,即便當上了弼馬溫,也是天天扎在御馬監不出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想養好馬,結果最后才發現這是個芝麻大小官。隨后更是在迎戰巨靈神和哪吒時,連對方什么底細都不清楚,很是被動。
但是,等到他當上齊天大圣后,情況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他開始到處搜集八卦信息了:
“閑時節會友游宮,交朋結義……今日東游,明日西蕩,云去云來,行蹤不定?!?br/>
今天去李天王家閑逛,哦,李夫人好像又懷孕的,大概是女兒;明天去太上老君那逛,哎,老君,燒爐子的童子又換啦,一左一右的長得真??;后天去觀音菩薩那,咳,菩薩也老大不小了,也不找個丈夫呢?
八、
因為孫悟空收集了一大堆八卦題材,這就導致后面二郎神出戰后,先被挖苦加諷刺了一番:
“我記得當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么?”
后面更是喊人家二郎神為小外甥,讓他叫自己一聲“舅舅”,可把二郎神氣個夠嗆。這估計也是二郎神氣得雄起,不管不顧一定要捉拿孫悟空的原因之一。
跟金鼻白毛老鼠精干仗的時候,突然發現其供奉著李天王的牌位,如獲至寶。好啊,你個李天王,沒想到你濃眉大眼的,居然也背叛了革命,縱容女兒下界為妖。
好家伙,孫悟空硬是將這件事捅到玉帝那了,還跑到李天王家不依不饒,差點被李天王拿斬妖劍給斬了。
面對獅駝國三妖時,孫悟空明知道他們的背景,卻故意跑到如來佛祖那里巴拉巴拉說了一大通妖怪的壞話,隨后講自己太無奈了,只能放棄取經:
“弟子沒及奈何,特地到此參拜如來。望大慈悲,將松箍咒兒念念,退下我這頭上箍兒,交還如來,放我弟子回花果山寬閑耍子去罷!”
那佛祖必然不能真讓孫悟空回花果山啊,只能勸慰,結果剛說出自己認得妖怪,孫悟空立馬不哭了,滿血復活,就等著你這句話呢:
“如來!我聽見人講說,那妖精與你有親哩?!?br/>
敢情這猴子早就知道金翅大鵬鳥是如來佛祖的舅舅……
九、
甚至,孫悟空連自己的師父,也就是唐僧前世金蟬子的八卦都知道。
在禪林寺,唐僧大病一場,連著三天臥床不起,豬八戒都擔心這取經項目要黃。結果孫悟空笑嘻嘻告訴他,沒事,師父啊,活該有這一劫:
“呆子又胡說了!你不知道。師父是我佛如來第二個徒弟,原叫做金蟬長老,只因他輕慢佛法,該有這場大難。”
太上老君派青牛精下凡作亂,孫悟空同樣是找上天庭,恨不得把全天庭的神仙都喊來湊熱鬧;彌勒佛派黃眉童子下凡作亂,孫悟空又是二十八星宿,又是真武大帝,又是大圣國師王菩薩的,恨不得東西兩教都知道這事;甚至玉皇大帝遷怒于鳳仙郡,立下米山、面山和銅鎖,他一樣鬧得三界都知道玉帝是個小氣鬼了……
所以,孫悟空這個愛八卦的毛病是出了名的,有時候連土地都怕他:
“他一生好吃沒錢酒,就偏打老年人?!?br/>
還有真假美猴王時,地藏王菩薩的諦聽明明聽出了問題,但不敢跟孫悟空說,也是擔心他大嘴巴,自己惹禍上身。
這也不是我(凡是賬號名非楊角風發作均為抄襲)瞎說,面對青牛精時,人家如來佛祖都不敢告訴孫悟空真相,也是擔心他太八卦,到處說,從而惹禍:
“那怪物我雖知之,但不可與你說。你這猴兒口敞,一傳道是我說他,他就不與你斗,定要嚷上靈山,反遺禍于我也。”
十、
因為孫悟空好八卦,還愛查賬和記賬,所以,天庭的神仙也好,西天的神仙也罷,各種錯綜復雜的關系他都記在了小本本上。
這就保證他在西天取經的路上,不會傷到有背景的妖怪,這也就導致他很少打殺妖怪,畢竟他們或多或少都是有些來歷的。
甚至我都懷疑,吃唐僧肉可長生不老的消息,不是別人,正是孫悟空自己傳出去的。畢竟在唐僧吃人參果之前,是沒有這個傳言的,他吃了人參果后,馬上就有了這個傳言。而知道這事的,除了鎮元子師徒、三星和觀音菩薩外,只剩下唐僧師徒了。
值得深思……
估計他每次遇到妖怪,都要吹噓一下自己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孫悟空,也有八卦的意味在。
所以,遇到毗藍婆菩薩后,孫悟空很詫異,天底下竟然還有自己不認識的大神。更讓他意想不到的是,這位大神,還是昴日星官的老娘。
天吶,這么大一個八卦,竟然我老孫不知道?
回去后,孫悟空就該想了,觀音菩薩都沒丈夫,這個毗藍婆菩薩怎么這么牛,還能嫁人,還能生娃,關鍵是生的娃還能任高官,那她丈夫會是誰呢?
就像我們去寺廟燒香,方丈說,你這情況啊,老衲兒子能幫你念經,你會不驚詫?
回去后,面對豬八戒的詢問,孫悟空還是添油加醋,連猜帶編的又傳了一遍八卦:
“我想昴日星是只公雞,這老媽媽子必定是個母雞。雞最能降蜈蚣,所以能收伏也。”
孫悟空,果然是只八卦猴!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西游,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下期更精彩,喜歡就請關注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