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迭戈
本文字數:3041字
建議閱讀時間:9分鐘
這場被媒體戲稱為“世紀運鈔車之戰”的拳賽,或許早在走上拳臺之前,就已經寫好了劇本。
一場8回合的較量,打滿全程,兩位選手從頭到尾保持距離,最終,58歲的拳王邁克·泰森以一致判定輸給了小他31歲的網紅兼職業拳擊手杰克·保羅。一個是傳奇,一個是網紅。這樣一場既是職業拳擊賽,又充滿娛樂意味,甚至透著幾分“秀場”味道的比賽,您看滿意了嗎?是為杰克·保羅最后對老拳王深深的一鞠躬而感到動容,還是為泰森在拳臺上的最后一搏心生惋惜?
泰森,那個曾在20歲時登上世界重量級拳王寶座、被譽為“鐵拳”的男人,大概從未想過自己會在58歲時,與一個無專業拳擊背景的網紅在職業拳臺交手。然而,這是2024年,在巨大利益的推動下,一切皆有可能。
這場比賽早已超越了拳臺上的勝負。雖然推廣方并未透露泰森在周末的比賽中究竟賺了多少錢,但多家美媒消息來源估計,泰森一戰就能至少賺進2000萬美元出場費,而杰克·保羅作為“流量”的具象化代表,其出場費更是達到驚人的4000萬美元,是泰森的兩倍。
連作為這場賽事全球獨家轉播平臺的Netflix也因此獲得大量關注,全球超6000萬名觀眾涌入導致一度造成系統癱瘓。這家流媒體巨頭預計將增長11%用戶。
同時,比賽所在地——得克薩斯州阿靈頓的AT&T體育場,可容納8萬名觀眾的巨型場館,在賽前就有超過12萬人搶購門票。據CNBC報道,門票收入截至周五傍晚已突破1780萬美元,成為今年商業賽事的又一“奇跡”。
盡管我們每個人都想看泰森拳拳到肉,但當泰森的拳頭不再如當年一般勢不可擋,場上的每一次試探似乎都在提醒觀眾,這場被媒體戲稱為“世紀運鈔車之戰”的拳賽,或許早在走上拳臺之前,就已經寫好了劇本。
一場拳賽
如何實現網紅、老拳王、流媒體平臺三贏?
2005年6月11日,泰森在與凱文·麥克布萊德的較量中結束了職業生涯的最后一戰。次日,他宣布退役。彼時,沒有人會想到,近20年后,這位胡子斑白的傳奇會再次登上拳臺,更不可能預見到,對手會是一位年輕的網紅。而這一切,似乎從2020年開始悄然鋪墊。那一年,泰森與另一位退役的傳奇拳手小羅伊·瓊斯展開了一場號稱“百歲之戰”的拳擊慈善表演賽。那是泰森退役15年來首次重回擂臺,瞬間點燃拳壇激情,也喚醒了無數拳迷的青春記憶,一大波網友齊呼“爺青回”。
如今,58歲的泰森再次“復出”。這一次,他的對手不再是拳擊圈的名宿,而是一位曾憑借搞怪視頻走紅網絡、年僅27歲的網紅,杰克·保羅。
據《體育商業雜志》報道,這場跨界對決的緣起是泰森經紀人主動聯系了杰克·保羅團隊。看似格格不入的兩人,卻因為拳臺外的“流量邏輯”而走到了一起。
杰克·保羅毫無疑問是互聯網時代的典型產物。作為擁有超2000萬粉絲的社交媒體紅人,他與哥哥洛根·保羅發跡于YouTube平臺。洛根的訂閱用戶達到2290萬,而杰克也緊隨其后,突破了2030萬。兄弟倆以拍攝“博人眼球”的視頻起家,后因跨界拳擊風生水起。杰克·保羅的哥哥,洛根·保羅曾站在擂臺上迎戰梅威瑟,當時梅威瑟入賬9000多萬美元,羅根·保羅入賬約1800萬美元。相比之下,弟弟杰克·保羅的拳擊技術和人氣更勝一籌。
他曾在第二回合KO前NBA“扣籃王”內特·羅賓遜,又接連戰勝了前UFC冠軍安德森·席爾瓦、前MMA世界冠軍本·阿斯科倫、職業拳手奧古斯特等搏擊名將。成為職業拳手后,杰克·保羅取得了9勝1負的成績,這讓他成為“跨界拳擊”領域的標志性人物。每一次出戰,杰克不僅是拳臺上的A角,也是流量的核心。
也正因如此,轉播平臺和推廣商心甘情愿為他買單。退役或名氣漸失的搏擊選手爭相與他對戰,以期借助他的熱度賺取豐厚報酬。而在退役拳手中,泰森無疑是最具號召力的名字。
2020年泰森與瓊斯的表演賽,泰森一戰收入1000萬美元,而瓊斯僅為300萬美元。這次泰森和杰克合力制造“傳奇VS網紅”的拳臺盛事,勢必引發更為巨大的關注度。拳王復出的名頭自然響亮,兩大流量疊加,不僅能讓杰克繼續鞏固自己的跨界拳擊神話,也將為泰森的“復出”再添光彩。而在利益的驅動下,他們彼此的收益必然大幅提升。
于是,Netflix與杰克·保羅談下了的轉播權益,促成了這場大戰落地。隨著比賽臨近,Netflix圍繞這場比賽制作了一部紀錄片,并向全球進行獨家直播。而這“潑天的流量”也為Netflix帶來了巨大的回報。根據彭博社披露的一份內部備忘錄,這場比賽的最高峰吸引了6500萬人同時在線觀看,這一數字遠遠超越了Netflix去年圣誕節NFL直播的流量紀錄。
拳臺外,AT&T體育場的現場觀眾也再度驗證了這場賽事的吸引力。作為NFL達拉斯牛仔隊的主場,這座可容納8萬人的體育場迎來了超過7萬名觀眾,幾乎座無虛席。普通門票價格從50美元到 5000 美元不等,而靠近擂臺的VIP座位價格更是令人咋舌,套票最高價格可達200萬美元。
盡管門票價格懸殊,依舊擋不住全球拳迷的熱情。賽事推廣方向媒體透露,本場比賽的門票收入達到1780萬美元。
回到正題再來看這場比賽,故事可表述為:一個流媒體平臺促成了一場拳賽,一位網紅跨界挑戰曾經的重量級拳王,在“最后一戰”的噱頭下,最終被拳王認證為“天才拳手”,一場拳賽變成了一場名副其實的金錢秀,從票房到轉播,從現場到線上,皆賺得盆滿缽滿。
拳擊賽更容易賺錢?
確實,拳擊素來是一門“吸金”運動。在全球體育領域,它不僅是收入最高的行業之一,更以單位時間的高回報著稱。一些著名拳手的單場收入,甚至能超過其他運動項目中頂級球星的年薪。
以杰克·保羅為例,這位從網紅起家的跨界拳手,憑借拳擊躋身全球運動員收入排行榜前列。今年2月,體育媒體Sportico發布了2023年全球運動員收入榜單,保羅以4700萬美元排名第37位。杰克·保羅甚至表示:“這些都是我打拳擊的出場費,還不包括贊助和社交媒體收入。”
2021年,已經離開職業拳壇6年,年滿44歲的傳奇拳王弗洛伊德·梅威瑟與“保羅兄弟”中的哥哥進行了一場表演賽,二人激戰8個回合。最終雖以平局收場,但雙方入賬卻驚人:梅威瑟參加這場表演賽的出場費是1000萬美元,另外,他還會從付費收視的收益中抽成50%。如此一來,這場表演賽為他帶去的總收入將在5000萬至1億美元之間。而對網紅洛根·保羅來說,他的出場費為25萬美元,再加上10%的付費收視銷售分成,他在這場表演賽中也將賺到至少1000萬到2000萬美元。
更早之前,網紅拳擊的熱潮便已開始。2017年,英國知名YouTube博主KSI借由與網友約戰的噱頭開啟拳擊之路。《GQ》曾報道,2018年KSI與羅根·保羅的首次對決,創下了超過1.5億英鎊的收入紀錄;而2019年的二番戰,付費觀看次數突破200萬,總獎金也超百萬。這些賽事盡管競技價值有限,卻因流量的巨大號召力,成為拳擊圈的現象級事件。
從這些“表演賽”中不難看出,競技水平并非關鍵,對手匹配也無足輕重。只要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商業收益就有保障。換句話說,在類似的跨界賽事中,拳擊或綜合格斗本身的技術含量已經被削弱,甚至無需專業運動員參與,一切都可以按照劇本精準運轉。
這就是成熟體育產業的玩法。哪怕是一場看上去不那么專業的比賽,新面孔帶來新玩法,借助新營銷,讓體育有了全新的生態和發展路徑。流量賦能體育賽事,重塑了人們對拳臺的想象,也為傳統的競技項目注入了更多娛樂和商業化的基因。
但這類賽事也在引發爭議。不少圈內人士看來,這些比賽更像是圈錢游戲,既無技術含量也缺乏競技精神。但從市場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比賽的確得到了廣大網友的追捧。不僅在歐美,在國內也有類似的現象。例如,虎牙舉辦的“功夫嘉年華”便吸引了大批觀眾,尤其是主播藥水哥與武僧一龍、演員向佐之間的比賽,其關注度甚至超過了許多職業拳擊賽事。
不過,目前來看,國內表演賽的整體水準依然難以與國際接軌。相比之下,歐美的賽事組織更加成熟,尤以UFC和WWE為代表。在歐美,這些賽事的轉播方式多采用PPV(Pay Per View)付費模式,同時也搭配免費的“格斗之夜”賽事,形成了完整的商業生態鏈。
正如流量拳擊的興起所展示的,拳臺已不再只是競技場,也是資本運作與娛樂化的前沿陣地。泰森與杰克·保羅的這場對決,既不是“流量跨界體育”現象的開端,也絕不會是它的終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