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悟語
很多家長苦惱的事情是,孩子寫作業啟動慢,總是叫不動,催了又催,孩子像是沒聽到,或者表示出極不情愿的情緒,還想繼續玩一會兒,拒絕去寫作業。家長很生氣,放大音量,孩子才不得不撅著嘴去寫作業。
我家以前也有同樣的情況,二寶上一年級的第一個月就沒有很好的寫作業意識,不把作業當回事,玩才是頭等大事,認為寫作業耽誤玩的時間。
平時一放學就出去玩到7點多,嚴重超時,本來書寫就慢,寫完作業經常到11點。
節假日更是玩得瘋狂,讓去寫作業,總是拖拉著不去,喊著“沒玩夠、沒玩夠”,最后不得不發火訓哭。寫作業的時候也是狀態不佳,敷衍了事,改了又改,讓人惱火。
直到第一個月的最后幾天才總算認可了寫作業這件事,一提到寫作業就心甘情愿地行動起來,表示:我很愛寫作業。有時候還會主動提出:該寫作業了。
為什么會有如此的轉變呢?是因為進行了反思,改變了策略。
如果我們總是催孩子寫作業,寫作業就成了我們的事情。孩子得到的是命令,是被動接受,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行為,激發被強迫的負面感受,難以調動其主動性。
我們的不斷催促還容易引起“超限效應”,心理學上解釋說,如果反復強調一件事,刺激過多、過強或時間過長,就會引起極不耐煩或逆反心理。
學齡期的孩子恰好處于叛逆期的階段,具有強烈的自主意識,處處想反抗家長的權威,家長反應越激烈,孩子的反抗越劇烈。
時代不同,過去的孩子逆來順受,現在的孩子格外自我,催促無效,要另尋他路。
總結了4招讓孩子心甘情愿學習的方法,親測有效!
頂頂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為什么要學習
在孩子眼里,寫作業是任務,需要動腦思考,需要動手寫,寫不好還要被批評,是很辛苦的事情,不如玩來得輕松愉快。
孩子不明白:為什么要寫作業呢?玩不是更有意思嗎?
的確,人都喜歡趨利避害,為什么要去做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呢?像很多成人還喜歡拈輕怕重呢!回到家能刷手機就不看書,就別說孩子不用教就主動學習了。
所以,讓孩子知道為什么學習,為什么寫作業是一頂一的大事。
我跟二寶聊過為什么要學習這回事,他想到的是:為了得到老師的表揚和小獎勵。
我表示認同,因為對孩子來說,最關心的是身邊的小事,是最能盡快獲得的價值感。
但也要讓孩子有一個長期目標,遠大志向,當一些小獎勵退出舞臺的時候,依然熱愛學習。
我問他將來想做什么,他說想當面包師。
我說:很好,面包店里琳瑯滿目的面包,你知道是怎么做出來的嗎?
二寶說:不知道!
我就給他講了要學習面包的配方,學習怎么揉面,學習怎么烘焙,學習各種營養成分,學習怎么搭配更好看和美味等等各種知識,只有從小認真學習,認識很多字,理解很多知識,將來才能勝任優秀面包師的工作。
后來,我問他為什么學習,他就會說:想當好一個優秀的面包師。
不過,他的想法隨時在改變,有時候說想當航天員,有時候說想當海豚管理員......
不管孩子將來想做什么,喜歡什么,只要有想法就有救。通過持續的討論,都能繞到從小好好學習上來。讓孩子知道學習的知識有什么用,才能激發他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固定學習時間和順序
我們都知道生物鐘的重要性,到了用餐時間就想吃飯,到了睡覺時間就犯困,到了起床時間就醒來,有一種神奇的時間力量推動著每一個行為。
寫作業的時間也是一樣,如果在固定的時間學習,在一段時間內養成習慣,孩子就會周而復始的堅持,一到點就像上了發條一樣,很自然地去寫作業。
我們寫作業的開始時間是6點半-7點之間,現在只要說“到寫作業時間了”,二寶不會說“我再玩會兒”,而是立即起身準備寫作業。
在最初執行時,我們做的動作是“做約定”。
回顧以往的寫作業時間,每天大約是2小時,要保證睡眠的話最晚要7點開始寫作業。如果遇到作業更多的情況,就會提前到6點半。
跟孩子講清楚這個時間安排,他心中有數,知道自己的自由時間有多少,寫作業也不影響玩,就會欣然接受。
寫作業的順序也相對固定,這種秩序讓孩子有安全感。
我們的順序是語文、數學、英語,語文花費時間最長,數學最少,英語次之。完成最難完成的任務,孩子感到輕松,后面會越寫越愉快。
有時候我想破壞順序,二寶都不同意,他說習慣先完成最難的任務,再完成簡單的任務。
習慣成自然,只要重復寫作業的時間和順序,孩子的寫作業生物鐘建立起來,一切都變得有規律。
馬上行動
心理學認為:想做一件事,一定強迫自己馬上去做。因為人類都有心理張力,自然傾向于去完成一個完整的行為,一旦開始做了,就想著把它做完,停不下來。如果不馬上開始,就永遠停留在完不成的狀態。
寫作業就非常符合這條原則,一旦養成馬上做事的習慣,一到時間,馬上停下手頭的事,進入寫作業狀態,就不用天天催。
既然已經約定了時間,就要讓孩子學會看時間,當指針指到6點30-7點時,就跟孩子說:寫作業時間到,我們馬上行動。
一邊說一邊起身,陪著孩子做學習前的熱身動作(我們是做5分鐘廣播體操)。
在建立習慣之初,我們行動,孩子才會行動。這條無需細說,一看就懂。
設置獎勵
孩子之所以會按時間馬上行動起來,在最初也需要給一點小恩小惠。
當孩子感受到寫作業帶給自己精神世界的好處,就不會在乎周邊事項,而是專注學習。所以不要害怕孩子依賴獎勵,只是最初的誘惑而已。
二寶只是在最開始的一周內惦記獎勵,后來絕口不提,只關注寫作業本身。
我們當時設置的獎勵是積分和小貼紙,二寶要求每當有好的表現時,就給加分,等攢夠一定分數就可以買一個喜歡的小玩具。或者想要貼紙的時候,就給一個小貼紙。
我專門找了一個小本記錄他的好表現,比如拼讀很認真、改錯很認真、計算很認真、讀英語克服困難等等。
二寶看到這些認可的文字,就已經美滋滋了。
孩子的要求其實不是很高,只要被贊許、被鼓勵,就愿意去做一些起初看起來有難度的事情。
孩子寫作業叫不動的情況很普遍,如果我們只停留在催促孩子寫作業上,孩子永遠不會主動,如何讓孩子養成寫作業的習慣,主動去寫作業是我們需要研究的課題。
在這篇文章里介紹了我們使用的4個方法,特別有效果,孩子啟動寫作業這件事省心多了。希望對看到文章的朋友有所啟發。
我是@凝媽悟語
兩男孩媽媽,10多年育兒經驗
陪孩子閱讀、英語啟蒙、科學啟蒙
分享育兒感悟、落地育兒干貨
歡迎關注,育兒路上一起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