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做好了特朗普重回白宮的準備,特朗普在上屆總統任期內挑起與中方的貿易摩擦,導致全球供應鏈重新調整,而越南正是從中獲益最多的一方。越南對其“竹子外交”非常自信,并且愿意和特朗普進行談判。
但英國《金融時報》認為,如果特朗普下定決心推行其激進的關稅政策,那么越南很有可能會從中美之間的貿易爭端中快速變成“最大的受害者”。
英國《金融時報》曾指出,越南在承接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后,近年來與美國的貿易盈余,一躍成為繼墨西哥,中國,歐洲之后的第四大經濟體。但是,這也使得越南的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美產品的出口,而這些產品在越南的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幾乎達到了30%。
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越南現在更多的只是中美兩國供應鏈中的一個中轉節點,首先從中國進口貨物,然后再銷往美國。但在特朗普看來,這是在“利用美國的空子”,因此在大選期間,他就已經宣布,一旦當選,將會對越南和墨西哥等國家進行嚴厲的檢查。
盡管這樣的行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違反了世界供應鏈調整的客觀規則,然而特朗普卻是毫不在意。
特朗普的意圖就是向中方征收高達60%的高關稅,而其它國家則高達20%。不過,哪怕只有20%,對于越南等新興國家來說,也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也不奇怪,為什么會有經濟學家認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一旦實施,越南的經濟就會被徹底摧毀。
特朗普最近對越南的態度并不怎么強硬,而且不久前他還很高興地答應了越南領導人的來訪。
但也有不少人記得,特朗普在數年前就說過,曾經暗示越南利用美國的程度“比中國還嚴重”。在特朗普的上一屆任期內,美國曾經將越南定義為“貨幣操縱者”,但拜登上任后,這一稱號被取消了。
現在特朗普回來了,盡管他要等到明年才能正式上任,但是越南的外資公司,特別是大量的韓國企業,卻已經有了一種緊張的感覺。
由于韓國在越南投資了大量資金,一旦特朗普向越南課以重稅,那么韓國企業在越南的生意將會遭受重創,從而導致其在越南的經營和生產都會被延遲,甚至會被削減。
企業們的擔憂,也漸漸傳到了越南,讓他們開始意識到,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可能會帶來什么樣的風險。
越南在亞太經合組織首腦會議上說得很清楚,孤立主義,保護主義,甚至是貿易戰爭,都將是一場地緣經濟的戰爭。
眾所周知,特朗普奉行“美國優先”政策,正是將孤立主義與貿易保護主義結合在一起的最佳選擇。
雖然美越關系在特朗普離任后更加緊密,去年更是跨越了兩個層級,提升到越南外交層面的“全面戰略合作”。
拜登還對越南大加贊賞,說它是“世界強國”、“東南亞領袖”,目的不言而喻。
但特朗普并不一定愿意維持拜登時代美越之間的互動,也不可能在美越關系升級的情況下,在設定關稅政策時對越南“手下留情”。
外國媒體也指出,在中美之間的新一輪貿易爭端中,越南很可能會是“最大輸家”,這主要是因為它與中國過于接近。中美兩國的貿易戰,東南亞可以說是“受益匪淺”,但越南卻是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越南僅在去年一年中就與美國有104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而7年前特朗普才當上美國總統時,這個數字只有不到400億,也就是增加了近兩倍。
相比之下,泰國雖然是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但也才四百一十億美元而已,跟越南比起來,差的太遠了。
如果英國《金融時報》的猜測沒錯的話,那就意味著,特朗普在新一屆政府的關稅政策下,或許不會對中國造成什么影響,但越南很有可能會成為東南亞各國中,最先被“開刀”的一個。
越南面對美越兩國之間的關系,該如何回應特朗普限制關稅的壓力將是一個重要問題。越南可以作出讓步,例如在供應鏈級別上對特朗普進行更嚴格的檢查。
當然,也可以從美國購買一些能源和軍火,以彌補與美的貿易逆差,但這也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越南的經濟總量并不算太大,就算他們想要提高對美的出口額,恐怕也達不到特朗普的預期。
而且,這兩條路都不會走得太遠,最終越南很有可能會繼續以“竹子外交”為軸心,小心翼翼地對付特朗普。
而且,如果特朗普還想要與中方進行“戰略競爭”,那就必須在美越兩國的關系上做文章。因此,越南并非完全沒有談判的資本,但是,如果這么做了,對越南來說,也是一種不可預知的危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