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這個戴著紅領帶的78歲老頭,在24小時內連續掄起"關稅大棒"無差別掃射?美國最古老的常春藤盟校、全球市值最大的科技巨頭、最核心的跨大西洋盟友,統統成了他火力覆蓋的目標。
5月23日凌晨2點02分,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媒體宣布"今天將公布核能重大消息",十分鐘后就簽署首批核能行政令。這個"第一槍"看似溫和,實則暗藏玄機!
當天下午他轉身就將矛頭對準蘋果公司:"要么把iPhone生產線搬回美國,要么交25%關稅!" 這道突如其來的命令讓蘋果股價瞬間蒸發超千億美元,創下2025年單日最大跌幅。
不到24小時后,特朗普的怒火燒向大西洋彼岸,5月24日凌晨2點21分,他宣布6月1日起對歐盟產品征收50%關稅,理由是"歐洲人建群薅美國羊毛"。
這個決定讓正在籌備G20峰會的德國總理舒爾茨緊急召開內閣會議,歐盟委員會連夜啟動反制預案——可特朗普壓根沒給談判窗口期:"我不需要協議,他們必須付錢!"
最戲劇性的一幕發生在白宮記者會上。當記者追問關稅細節時,特朗普的蘋果手機突然響起鈴聲,他竟當眾調侃:"看吧,這就是iPhone,幸運的是它還能用。"
這種黑色幽默背后,是價值3萬億美元的全球產業鏈震顫——蘋果供應鏈上的中國立訊精密、印度塔塔集團、越南三星工廠,都在連夜測算成本損失。
這波"殺瘋"操作絕非偶然,就在三天前,特朗普剛在華盛頓伏擊了來訪的南非總統拉馬福薩,用偽造的"種族屠殺"視頻中斷兩國元首會談;五角大樓則忙著接收首批南非白人"難民",全然不顧南非政府的嚴正抗議。當記者問及加沙人道危機時,他卻突然失聰:"我的戰斗清單里沒有這個選項。"
為何這位本該處理內政的總統突然化身"全屏AOE"?深層邏輯藏在白宮經濟顧問的備忘錄里:對華貿易戰久攻不下,國內通脹壓力突破5.8%臨界點,特朗普急需轉移矛盾焦點。
于是我們看到,從歷史悠久的威廉瑪麗學院校友會抗議,到硅谷科技新貴的游說團隊,再到布魯塞爾的外交官們,都在經歷著同款暴擊。
當美國最古老的大學還在為殖民史道歉,當世界市值第一的公司在全球布局產業鏈,當跨大西洋盟友試圖重建信任體系,特朗普用24小時證明:在"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敘事里,沒有誰是不能犧牲的棋子。
或許正如《華爾街日報》評論:"這不是戰略,而是困獸之斗——只不過這次,牢籠是他自己焊死的。"對此你們是怎么看的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