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澳門日報》報道,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透露,澳門科技大學在審核20多名申請學生的香港中學文憑試(DSE)成績時,發現全部為偽造。
相關信息已由香港考評局確認無誤,并報警處理。
同時,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教青局)證實,澳門科大已對這些涉嫌提交虛假資料入學的學生展開跟進,包括撤銷學籍并追究法律責任。
案件詳情
據悉,澳門科技大學的排查發現,共有24名學生涉嫌使用虛假信息注冊,其中20人已在校方報案前離開澳門,剩余4名18至19歲的學生則被澳門司法警察局在校內拘捕。
這4人分別來自河北、深圳、浙江及江西。
司法警察局展示的證物顯示,有被捕學生聲稱在DSE考試中數學和物理科目獲得了5的高分(滿分為5*),用以申請工商管理學士課程。
目前,澳門共有10所高等院校,多數院校接受DSE成績作為入學標準。
為了避免類似事件重演,澳門教青局與各高校已建立聯動機制,進一步強化協作。
澳門科技大學也重申,學校從未授權任何中介或個人代理招生,呼吁學生和家長直接通過官方渠道報名。
假學歷風波擴大
除澳門外,香港近期也頻繁曝出假學歷案件。
今年10月,港媒披露,一名內地學生曾謊稱擁有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學士學位,以虛假學歷申請香港大學金融碩士課程。
經核實后,該學生被判即時監禁17周,這也是首宗內地學生因假學歷被判刑的案例。
此外,港大發現30多名學生偽造海外大學學歷申請入學,并正與內地相關部門合作加強學歷認證。
不僅如此,一名內地學生還因使用虛假成績單申請香港教育大學的碩士課程被發現,并因“企圖以欺騙手段取得服務罪”被判監禁3個月。
香港警方表示,特區政府、高校及社會各界對偽造學歷行為采取“零容忍”態度,強調將采取嚴厲打擊措施。
加強監管的必要性
香港特首李家超表示,偽造學歷行為嚴重違反法律,政府將與內地單位協作,打擊不法中介的造假行為。
他指出,多數學生是守法的,但部分中介為牟利鋌而走險,助長了偽造學歷的現象。
為此,港府已采取多項措施,包括嚴格審核“高才通”申請者的學歷文件,并與內地官方認證機構緊密合作。
香港考評局也通過網絡平臺“文憑試快線”加強對DSE成績的核證服務,提醒公眾對中介提供的成績來源保持警惕。與此同時,呼吁社會各界勿以身試法。
香港《星島日報》評論稱,假學歷問題已從個人行為演變為系統性問題,涉及范圍超越內地學生與大專學界。
為應對這一挑戰,特區政府與學術機構應進一步提升打擊力度,包括建立覆蓋本地、內地及海外高校的學歷認證共享機制。
此外,對違法者應加大懲處力度,保障教育公平與社會誠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