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教育界傳來一則引人關注的消息——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PolyU SPEED)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升格為一所私立大學。
來源:HK01
這個目標引發了不少討論:一個原本以副學位和學士銜接課程為主的自資學院,真能在短時間內實現“升呢”夢想嗎?
這背后到底是一次教育轉型的機遇,
還是一場挑戰重重的冒險?
理大SPEED的升格計劃,實際上是伴隨著《專上學院條例》(第320章)的修訂而啟動的。該條例最早制定于1960年,對于如今高等教育多元化發展的實際情況,已顯滯后。
來源:HK01
政府此次修訂的一個重要方向,是要求各大資助大學旗下的自資部門必須在法律上獨立注冊,也就是說,要有更明確的治理和法律身份。
這對SPEED來說,既是一次制度上的規范化,也被視為一次發展的新契機。院長陳繼宇在出席學院周年晚宴時公開表示,學院會配合條例完成注冊,并希望在三年內正式升格為私立大學,升格后名稱暫定為“香港工商大學”。
來源:星島頭條
從政策層面看,這一目標并非空談。教育局此前提出的“私立大學發展路線圖”中,對課程種類、學生人數、研究表現等均有明確要求。
陳繼宇指出,SPEED目前在這些方面基本已達標,課程涵蓋商科與工程等專業領域,其中不少課程還獲得了國際權威認證,例如AACSB和香港工程師學會的認證。
此外,SPEED的財政狀況長期獨立于母校理工大學,雖然治理上仍依照理大的質素保障機制,但已有一定自主運作的基礎。在《專上學院條例》修訂通過后,SPEED將可以按新機制獨立運營,并向學術評審局申請成為大學。
來源:HK01
不過,SPEED的“大學夢”
并非毫無爭議。
理工大學隨后發表聲明澄清,陳繼宇的言論屬其個人意見,并不代表學校立場。
這番回應讓外界產生疑問:母校是否真正支持SPEED獨立發展?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否會因此發生微妙變化?
陳繼宇則強調,即使升格為大學,學院仍然是“理大百分百擁有的機構”,這種隸屬關系不會改變。從他的話語中不難看出,SPEED希望在追求獨立的同時,保留與理大的紐帶。
來源:HK01
這種模式,在國外一些大學體系中也不乏先例,比如大學集團式管理,既有一定自主性,又共享資源。
從發展趨勢來看,SPEED近年來確實有不少亮眼表現。內地生源比例在短短兩年內從3%上升至8%,顯示出一定吸引力。
陳繼宇提到,內地大專生“專升本”的比例目前僅約兩成,意味著有大量學生仍在尋找升學渠道,香港的自資院校恰好可以提供一個“接力點”。
他還透露,SPEED已經與內地近百所高校展開合作洽談,等待獨立注冊后將簽署具體協議。
來源:理大speed截圖
與此同時,SPEED計劃在2025/26學年新增近100個課程,包括更多的學士銜接課程和碩士課程,擴大課程覆蓋范圍,并設立“一帶一路獎學金”,最高可豁免全額學費。
這一系列動作,顯示出學院對未來招生與課程競爭力的高度重視。
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當然,要從一個自資學院邁向一所大學,遠不止“換個名字”這么簡單。
除了政策支持和課程數量之外,還需要在師資、科研、國際交流等方面持續投入。尤其是在香港高等教育體系高度競爭的環境下,新晉私立大學如何與現有大學抗衡,是升格后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
更關鍵的是,社會對大學的認同感,并不僅僅來自于一紙批文,而是靠長年累月建立的學術聲譽和畢業生質量。
來源:理大speed截圖
SPEED未來如果真的成為“香港工商大學”,那也意味著要承擔更多社會責任,滿足更高的公眾期望。
從這個角度看,升格只是第一步,更長遠的挑戰在于如何立足本地、拓展國際,真正實現從職業導向型學院向綜合型大學的轉型。
對于學生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發展動向。如果SPEED能順利完成轉型,并在學術質量與課程設置上持續進步,未來的學生將有更多元化的升學和發展路徑;但如果過程中政策未明、資源分散,也可能造成一段時間內的不穩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