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言和
鄭永剛一生中引以豪壯的事情有二,一是對商戰有著驚人的前瞻性,把握住了杉杉集團面臨的每一次重大機會;二是在59歲時果斷地再婚,還寶刀未老地育有3名子女。
但小有遺憾的是,由于過分相信自己的洞察力與執行力,鄭先生完全沒有想過,他會在65歲時因心臟病發作而突然離世。
更遺憾的是,他也沒有想到,在自己病逝三天后,32歲的嫡子鄭駒就和37歲的繼母周婷因公司控制權大打出手,引來無數關注。
從2023年2月起,鄭駒與周婷圍繞著百億上市公司杉杉集團發生的宮斗大戲,出現了不是一次,而是兩次。
(鄭駒是鄭永剛先生與前妻所生,繼母周婷曾是東方衛視的財經女主播)
2024年11月18日晚,杉杉股份(600884.SH)發布公告稱,鄭駒先生因工作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公司董事會全票選舉董事周婷女士為公司第十一屆董事會董事長。
塵埃落定,一場商界豪強突發去世導致的股權大戰,因為迫在眉睫的危機而突然和解。
例如鄭駒對采訪的記者表示:
此次調整是為公司發展匯集更廣的思路,調動更多的資源,網聚更強的力量解決問題、化解困難。
而周婷則在同一時間發布了《致全體杉杉同仁的一封信》,里面說到:
今天,我和鄭駒同學完成了工作交接…今年下半年以來,因為多重因素的疊加,杉杉控股和杉杉集團遇到了較大的挑戰,需要匯集更廣的思路,調動更多的資源,網聚更強的力量,來解決問題,化解困難。
問題來了,百億杉杉帝國究竟發生了什么,竟然令兩人放棄宮斗、共克時艱?
故事還要從頭說起。
?時維鷹揚
在中國,唯一能讓上海人失去優越感的籍貫,可能是浙江寧波——據說一個真正優雅的上海老克勒,一定會強調祖上有寧波血統。
這是因為,自1843年上海開埠以來,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以及人多地少等原因,寧波人大量涌入上海,占據了金融、外貿、餐飲、生活服務的生態位。
例如作為寧波地方傳統手工技藝的裁縫事業,就被留滬寧波人發揚光大,并在洋裝(西裝)熱興起后與時俱進,形成了著名的紅幫裁縫,影響波及全國20多個城市,并擴散到香港、臺灣、日本、新加坡、蘇聯等地。
而紅幫裁縫的發源地,就在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姜山鎮。2010年8月,紅幫裁縫被評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因此不難理解,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當上海服裝產業向外轉移時,首選之地就是寧波鄞州——當地迅速崛起了第一批民營服裝廠,其中的佼佼者就包括李如成主導的雅戈爾,以及鄭永剛接手的杉杉。
1984年,唐正麟擔任甬港服裝廠廠長,用60萬美元從德國購買了寧波第一條進口服裝生產線,創造了“杉杉”男裝。1989年,31歲的鄭永剛被任命為寧波甬港服裝廠廠長。
在擔任廠長之前,退伍轉業的鄭永剛是當地主管外貿的輕工業局的司機,但他腦子靈活、心思細膩,而且預判精準,是當地有名的“能人”。
鄭廠長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著廠里湊齊的3萬元跑去中央電視臺,買到了某個即將播出的電視劇節目前后時段的廣告位,這個首播電視劇就是:
《西游記》。
《西游記》的IP過于成功,以至于觀眾們聽完蔣大為“敢問路在何方”的深情演唱后,又順利地接受了“杉杉西服,不要太瀟灑”的魔性廣告“洗腦”。
杉杉西服火了,不是小火,而是大火。
從1989年到1996年的七年間,憑借天量廣告投放,杉杉西服成功占領中國男裝市場的用戶心智,到1996年底,杉杉西服年銷售收入達20億元,連續7年占據中國服裝市場占有率第一。
在此期間,1992年,鄭永剛借著寧波市政府主導的企業體制改革東風,將工廠改制為寧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專注服裝生產。
1996年,杉杉股份成功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為我國服裝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當時的招股書上列出的數據顯示:
杉杉全年生產中高檔西服35.16萬套,銷售36.58萬套,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5億元。
1998年,杉杉的服裝事業達到巔峰,在男士西裝市場的占有率高達37.4%。以至于后來,鄭永剛在某次會議中緬懷道:
那時做西裝,利潤率比現在做房地產利潤都高。
?華麗轉型
成功后的鄭永剛不滿足于守成,他深知服裝市場規模有限,而且競爭門檻很低,于是開始謀劃多元化布局。
1999年,鄭永剛決定像詹姆斯一樣,離開家鄉寧波,將自己的天賦以及公司的主要業務帶到上海。
在上海,鄭永剛的格局打開了,他決定開辟新的方向,兩條腿走路。
(一)豪賭新能源
將總部搬到上海之后,鄭永剛成立了子公司杉杉科技,在第一次高管會議上,鄭永剛組織了一次討論和調研,主題是:
下一輪最有前途的產業是什么?
當時,手機市場迎來爆炸式發展,而體積巨大又容易鼓包的手機氫電池備受詬病,鋰電池即將成為高端手機的標配,相關產業鏈成為附加值最高、最熱門的賽道。
這一年,曾毓群在香港注冊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專攻手機鋰電池。而鄭永剛經朋友介紹,得知鞍山熱能研究院在鋰電池負極材料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苦于資金匱乏,無法大規模生產。于是雙方密切接洽。
最終,杉杉科技提供資金,鞍山熱能研究院以“中間相炭微球”技術入股,投產200噸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
該項目進展順利,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杉杉科技的負極材料也成功取代日本產品,成為國內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供應商的“榜一大哥”。
2003年,杉杉又與中南大學合作,涉足鋰電池正極材料。通過這次合作,杉杉與鋰電池產業的“黃埔軍校”(注:中南大學占據著鋰電池產業鏈的半壁江山)產生良好的協同效應,打開了業界的“天花板”。
至2013年,杉杉股份的鋰電池材料業務首次超過服裝,標志著鄭永剛的多元化策略取得初步成功。
2021年,隨著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鏈的完善,以及新能源汽車市場被提升至國家戰略地位,牢牢占據電池正負極材料生態位的杉杉,終于迎來了高光時刻。
2022年7月,杉杉股份發行GDR,成為首批登陸瑞士證券交易所的中國企業之一,募集金額超過3億美元。
至2023年2月11日(鄭永剛去世時),杉杉股份的A股市值約為436億元,且公司以622億元的銷售額,位居中國企業500強第359位。
(二)轉職殼王的好裁縫
看到這里,讀者們可能會覺得,踩中新能源風口后,杉杉集團日進斗金;即使鄭永剛意外去世,只要接班人不亂陣腳,這波穩了,怎么輸?
(一手的王炸,你說怎么輸吧?)
然鵝,鄭先生是一個有主見的人,他堅信“不想當金融家的裁縫不是一個好的企業家”。
當杉杉在A股上市、公司總部遷到上海后,鄭永剛就招募了一批“幫不上服裝業務”的人。
這些“奇怪”的人,是最早一批接觸資本市場運作的金融界人士,他們的任務,是消化杉杉集團充沛的現金流,從事股權投資等有前途的工作。
杉杉集團在A股中的成名作,是從2000年起增持中科英華,并成為這支稀土概念股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達38.72%。
此后,杉杉在金融炒殼業務中玩得風生水起,先后參與了ST環球(已退市)、希努爾(已賣殼,現ST雪發)、艾迪西(已賣殼,現申通快遞)、新華龍(現永杉鋰業)等殼公司,成為A股資本市場上著名的:
殼王。
(眾多財經媒體曾廣泛報道“殼王”鄭永剛的故事)
除此以外,杉杉還曾經參股寧波銀行,控股君康人壽,通過金融機構的杠桿作用,放大了資本運作能力。
這里面,最值得一提的是君康人壽。
2013年,杉杉集團以猝不及防的姿態入主正德人壽,不久,正德人壽改名為君康人壽,由鄭永剛擔任副董事長兼總裁。
市場傳聞,杉杉集團準備遵循安邦集團、恒大集團…的路數,通過保險公司的杠桿,成為資本市場上的主力玩家。
但鄭永剛的激進策略,直接導致了與君康人壽董事長、實控人張洪濤的矛盾。經過一番博弈,鄭永剛心萌去意。
當時,恒豐銀行有意接手鄭永剛所持的股份,雙方在2016年2月“無限接近于達成協議”。可惜,因為恒豐銀行迎來劇變、董事長蔡國華涉嫌違規運作被內部公開舉報,杉杉集團主動撤離交易。
隨后,杉杉集團作價200億,把君康人壽的控股權賣給了遼寧的鋁業巨頭忠旺集團,鄭永剛與劉忠田開始緊密合作(例如雙方合伙收購徽商銀行)。
眾所周知,在著名的資本大鱷劉忠田的率領下,中旺集團的發展非常狂野,但在借殼上市未果、融資租賃暴雷、存款質押被挪用…等負面新聞被曝出后,“亞洲鋁王”現金流枯竭,再加上被美國司法部裁定逃避關稅18億美元,以及收取劉忠田賄賂的LN省公安廳長落馬,中旺集團果斷暴雷。
(2024年1月,中央電視臺播出的反腐專題片中,披露了劉忠田行賄的細節,“拉錢的車壓得上不去地庫斜坡”)
據《財新》報道,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鄭永剛出走海外,長期居住在日本、瑞士,或與遼寧忠旺案件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能源市場方興未艾之際,鄭永剛在2021年宣布加緊步伐,進入鋰電池材料與偏光片業務,杉杉股份與各地方政府合作,疑似通過明股實債方式,專精擴張產能。
例如2021年初,杉杉股份以7.7億美元收購LG化學的LCD偏光片業務,并宣布在張家港、綿陽、眉山等地上線相關項目,遠期投資總規模將達到250億元。根據對外公布的投資信息,這些地方政府通過城投公司或產業基金的方式,對杉杉集團/杉杉股份進行增資擴股。
其中,張家港經開區通過實控的悅豐金創持股杉杉集團15.22%的股份,綿陽綿高股權投資基金增持杉杉控股8.31%的股份,眉山創新基金持有杉杉控股6.66%的股份。
(此處省略316字)
在鄭永剛意外去世、公司陷入實控人之爭、新能源汽車出口承壓、市場出現明顯回調之際,杉杉陷入了內憂外患。
2024年6月,杉杉集團發布公告稱,因資金安排問題,杉杉集團應于2024年6月20日向多家機構支付的1963.91萬元的貸款利息未按照還款計劃完成支付。公司已與所涉貸款銀行進行溝通,并達成一致,已完成相關款項支付。
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既然資金鏈緊張的杉杉已經完成款項支付,為什么還要公開這個消息呢?有業內人士分析稱:
這可能是杉杉尋求政府介入的信號,以便應對當前危機。
除了迫在眉睫的債務問題,杉杉系上市公司還因為資本運作的合規性問題,面臨監管層的質疑,以及中小股民的索賠。
2024年6月,因控股股東非經營性資金占用17.88億元,以及相應關聯事項未履行審議程序且未及時對外披露,多名杉杉股份高管及董事會成員被寧波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11月7日,上交所就如上事項,絕對對杉杉控股予以公開譴責,對時任董事長鄭駒、時任副總經理李鳳鳳、時任財務總監李克勤、時任董秘陳瑩予以通報批評。
二十多年來,杉杉系因多元化策略沖上云霄,成為橫跨服裝、新能源、金融等領域的百億巨無霸集團;但又因激進的杠桿而陷入當前的危機與低潮。
杉杉集團,需要一場拯救。
?宮斗的起源
現在可以聊一聊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杉杉控制權爭奪戰了。
按照杉杉集團內部宣傳書籍《杉杉關鍵詞》的介紹,1989年鄭永剛還是一位卡車司機時,有一次駕車路過甬港服裝廠(即改制前的杉杉),對副駕位置的妻子周繼青說:
有一天我要當廠長,救活這家廠子。
由此可見,兩人在1989年之前就已經結婚,周繼青陪伴了鄭永剛打拼事業的全過程。
鄭永剛與周繼青育有兩子,因為大兒子出生后就體弱多病,老鄭在事業有成后重點培養鄭駒。
一方面,鄭永剛對鄭駒的教育與人脈培養很上心,鄭駒從高中起就在英國留學,目前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攻讀EMBA,一切都為交班做準備;另一方面,鄭駒已經在杉杉股份內擔任高管多年。
2015年,鄭駒擔任杉杉控股總裁,眾多杉杉系“元老”對他較為認可。
甚至于,鄭永剛生前接受采訪時說過:
我就是一個傳統的農民,兒子生在我家,就應該由他繼承。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是時候描述另一位主角了。
1986年,周婷出生于杭州,自小就展示出播音主持方面的天賦,2007年,21歲的周婷被上海電視臺錄用,不久就主持了《上海早晨》和《財經早班車》等節目。
名聲鵲起之后,周婷跳槽至第一財經,這是上海文廣集團(SMG)旗下的專業財經傳媒,在長三角地區具有極大的影響力。
2013年起,以“慰笛”為藝名,擔任第一財經旗下《財經夜行線》欄目主持人,與當時最紅火的財經大佬(例如王石、馬云等)談笑風生。
(背靠上海文廣集團的平臺,周婷的訪談節目中經常出現風頭最勁的企業家)
在這檔節目中,周婷曾策劃并主持了《民企在上海》的專題,其中一期節目的嘉賓,就是杉杉集團的實控人鄭永剛。
在當期節目中,鄭先生的揮斥方遒給周婷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周婷也以其虛心和熱情,讓鄭永剛心花怒放。
(訪談節目中,周婷以小學生般的姿態,向鄭永剛提問)
(此處沒有省略若干字,但你們都知道發生了什么…)
2016年,鄭永剛與發妻周繼青協議離婚,1年后迎娶周婷。此時鄭永剛58歲,周婷31歲,兩人又育有2子1女,其中第一個兒子出生于2016年,距離鄭永剛離婚時間僅有:
半年多。
婚后,周婷逐漸淡出公眾視野,很少主持節目。2018年,周婷在微博上發表了一則感想:
有心者有所累,無心者無所謂。
(周婷的自拍照)
2023年2月10日,鄭永剛因心臟病突發在日本去世,享年65歲。由于沒有定下遺囑,杉杉股份的繼承尚在分割中,該股份的表決權無人代理行使。
在此后的歲月里,作為一名有心者,周婷很累。
2023年3月23日,杉杉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出席大會的106名股東和代理人,以67.59%的投票比率,審議并通過了《選舉鄭駒先生為公司第十屆董事會董事》的議案。
其后召開的董事會中,鄭駒以11票同意,0票反對,0票棄權的表決結果,被選舉為董事長。
在鄭駒當選董事長當天,鄭永剛遺孀周婷出現在現場,指稱該次股東大會是違規和錯誤的,基于繼承關系,她應當成為杉杉股份的實際控制人。
這就是雙方爭奪杉杉控制權的第一回合。
受此影響,杉杉的市值受到重挫,上交所下發監管工作函,要求杉杉對此公開信息披露。
客觀地說,周婷挑戰新董事會的底氣,是因為鄭永剛去世時并未制訂遺囑,其遺產股份分割后,繼母及其子女(1+3)將超過鄭駒兄弟(2)繼承大份額,成為大股東。因而鄭駒即使當選為董事長,一旦不能取得繼母(大股東)支持,很多決策將無法通過與實施。
但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
理論上,杉杉是一家上市公司,重大事項由股東大會決定,選舉鄭駒擔任董事長合法合規,遺孀并不必然成為企業實控人。
而隨后,杉杉股份發布的公告顯示,杉杉股份及杉杉集團的間接控股股東是寧波青剛投資有限公司——這是鄭永剛未雨綢繆設計的多層投資和股權結構,也是鄭永剛與前妻離婚財產分割式股權安排。
青剛投資以鄭永剛與前妻周繼青的名字命名,其中鄭永剛持有51%的股份,周繼青持有49%的股份。而鄭永剛通過青剛投資,最終實際控制了杉杉股份31.78%的股份表決權。
(鄭永剛對杉杉系的股權設計)
鄭永剛離世后,婚后共同財產由周婷分得一半,另一半由鄭永剛于前妻所生的2個兒子、鄭永剛與周婷所生的3個兒女、鄭永剛的父母(如果在世)均分。
注意了,這個婚后共同財產,主要是杉杉股權分紅部分的收益,而不是杉杉集團的股權,更不是幕后的間接控股權——例如,鄭永剛所持的51%青剛投資股權屬于婚前財產!
而即使是把這部分青剛投資股權均分,周婷及其子女最多分走青剛控股總股權的40.8%(由于杉杉并未公布鄭駒的兄長的情況,為了簡化,這里假設鄭駒是“太子系”的唯一繼承人,與周婷及其3個子女,一共5個人均分鄭永剛持有的青剛投資股權,則周婷一系共分得51%*80%=40.8%)。
此時,鄭駒(持有10.2%)聯合母親周繼青(持有49%),依然可以占據青剛投資的主導地位。
更何況在臨時股東大會后,杉杉董事會對于鄭駒的入主是“一致通過”的,說明公司元老與高管的傾向很明顯了——說白了,現有管理層也擔心,一旦周婷入主引入新的管理層,或者以后周婷改嫁導致公司架構發生重大變更…現有管理層可能遭受清洗,現有公司發展策略將無法延續。
如果沒有意外,杉杉集團的繼承權爭奪戰就應該到此為止,劇本走向將會是“發妻嫡子”戰勝“摘桃子繼母”。
然鵝,沒有意外地,意外還是發生了。
?走向共和
鄭永剛去世后,杉杉深耕的新能源領域遭遇內需增長放緩、外貿出口受阻的困難,公司的營收情況受到顯著影響,主要財務指標呈現出負增長的趨勢。
2022年度,杉杉股份核心主業鋰電池負極材料和偏光片業務有所下滑,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0.70億元,同比下降12.1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65億元,同比下降71.56%。
公司發展不如預期,但債務償還是要繼續的,杉杉的現金流進一步承壓。
麻煩的是,繼任者鄭駒的威望與社交貨幣又與父親有著極大差距,這讓習慣了高杠桿發展的杉杉遇上了麻煩。
前文提到,2021年初,杉杉股份以7.7億美元收購LCD偏光片業務,并在全國多地布局產業線,投資總規模將達到250億元。很顯然,杉杉股份本身是拿不出這么多資金的,為此杉杉與各地方政府合作,通過城投公司或產業基金的方式,對杉杉集團/杉杉股份進行增資擴股。
但地方政府的背書是有限度的。
網上爆出的一份《杉杉集團有限公司章程修正案》顯示,在2020年杉杉股份與張家港悅豐金創簽署的偏光片合作協議中存在回購協議,規定當合并凈利潤低于雙方約定規模,以及公司高管發生重大變動等因素時,股東可以行使賣出選擇權。
而張家港地方ZF通過悅豐金創,對杉杉在當地的偏振片業務投資了:
25億元。
從目前已經公開的杉杉對外投資項目中,我們可以發現,杉杉從各地國資拿到的融資總額已經超過了100億元。如果這些項目在簽署合同時同樣制定了回購條款,杉杉承受的壓力還是很大的。
現實中,已經有部分地方城投公司與政府基金對杉杉發起了訴訟。
2024年10月8日,杉杉股份發布《關于控股股東部分股份被凍結和標記的公告》,承認杉杉集團和杉杉控股所持的上市公司股份被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法院、四川省眉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上海金融法院申請,因相關案件財產保全而被:
司法凍結。
此外,在2024年7月底,因為“杉杉系”出現多起利息逾期的違約事件,寧波當地政府與有關部門專門召集中國建設銀行等債券機構開會,鼓勵以“不抽貸、不起訴”的方式,給企業幾個月的調整與緩沖時間。
盡管如此,至2024年9月,杉杉集團公布了12項重大訴訟進展情況,其中就包括了與民生銀行、光大銀行在內的6家銀行,涉及的事項有貸款逾期、觸發交叉違約條款等。
可以說,2024年以來“杉杉系”財務狀況的急劇惡化,導致的回購與還款壓力,以及相關的訴訟事項,對實控人與高管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有杉杉內部人士透露,“鄭駒對杉杉的管理已經意興闌珊,他真正感興趣的是自己設立的兩家私募投資公司,以及海外的衍生品合約”。
而懸在杉杉頭上的300億有息負債,也讓公司董事會與高管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的立場。
危機來襲時,所有的當事人都明白,只有把公司的決定權交給一個能夠整合內部派系,并能夠帶來外部資源的人。
年輕的鄭駒并不適合這個角色,相對而言,曾主持知名財經欄目,與眾多商業大佬談笑風生的周婷,似乎值得一試。
這也是杉杉控股權在激戰21個月后,最終花落孀妻周婷的原因。
(作為知名財經主播,周婷與眾多商業精英坐而論道,是見識過大場面的)
2024年11月18日,鄭駒因工作原因申請辭去杉杉股份董事長職務,公司董事會經過選舉,一致同意董事周婷擔任第十一屆董事會董事長。
此前有傳言稱,周婷在2023年曾與鄭駒等人達成協議,同意獲得一定現金對價,與杉杉完成切割。而《財新》也證實,周婷一度回歸原任職單位SMG(上海文廣集團)。
可如今,劇本變了。
不知道意氣風發的周董事長回歸她忠誠的杉杉,能否應對杉杉二十余年未有的大變局?
而一生要強的鄭永剛又會如何看待他一手壯大,又一手帶入危局的杉杉呢?
還記得在風頭正勁時,鄭永剛在接受采訪時對記者說:
人要不斷進步,我希望成為一個金融家,從服裝進來,從金融出去。
不由得想起了《史記》記載的,秦朝丞相李斯在臨終前,對次子說:
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