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陽溪這條承載著武夷山市(原崇安地區)悠久歷史與繁榮發展的河流,不僅見證了茶葉貿易的輝煌,更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武夷山人。在武夷山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及各級河長與河長制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崇陽溪如今正以嶄新的面貌,詮釋著綠色生態發展的時代內涵。
近年來,武夷山市崇安街道積極響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號召,將河長制工作與社會工作深度融合。為了更有效地鏈接社會資源,崇安街道采用政府“搭臺”,民間河長“唱戲”的方式,推動崇安街道社工站建設,為民間河長提供了活動場所和硬件支持,成立了武夷山市愉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簡稱:武夷山愉悅社工中心),創新成立武夷山愉悅社工中心民間河長隊伍。這支隊伍主要由高校青年志愿者組成,他們被親切地稱為“河小禹”,以“保護母親河 我愛崇陽溪”為環保倡導志愿服務品牌,活躍在崇陽溪畔,用實際行動守護著這片綠水青山。崇安街道加強了政府“治”與民間“理”的有效結合,將河長制工作和生態文明理念融入社會工作的方方面面。
在武夷山愉悅社工中心的帶領下,青年志愿者們積極參與巡河護河、垃圾分類、環保宣教等志愿活動,有效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同時,崇安街道還與武夷山市團委、各大高等院校緊密合作,凝聚青年護河力量,為高校組織開展“河小禹”志愿服務活動提供技術支持,形成了志愿服務聯動機制。
2023年9月,武夷山愉悅社工中心與武夷山職業學院簽訂戰略協議,共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在青年群體中的傳播與實踐。雙方以“河小禹+”的模式,將茶文化、紅色文化、朱子文化等緊密結合起來,不僅豐富了青年在護河行動中的體驗感和參與感,還進一步提升了護河行動的文化內涵。
此外,崇安街道還精準抓牢社會資源,依托武夷山市愉悅社工中心,架構護河志愿服務體系,廣泛動員社會各界人士參與清灘護河倡導行動。自“保護母親河 我愛崇陽溪”環保倡導志愿服務實施以來,已成功鏈接了30家社會組織、企業和商會,動員了2859余人次的志愿者參與,共開展清灘倡導活動120余次,覆蓋了武夷山市的一條主干河流和五條支流。
這些努力不僅顯著提升了河岸周邊居民對項目的認知、滿意度和參與度,還使得居民垃圾規范排放率達到90%以上。憑借著這一項目的有效實施,武夷山市崇安街道的民間河長愉悅社工中心先后榮獲了第七屆“南平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榮譽稱號、福建省“母親河獎”綠色團隊獎以及第七屆“節水護水志愿服務暨水利公益宣傳教育專項賽”節水護水志愿服務項目三等獎。
憑借著這些有效舉措的實施,武夷山市崇安街道的民間河長愉悅社工中心榮獲了多項榮譽,充分證明了其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貢獻。可以說,政民攜手、共同努力下,崇陽溪的綠水青山持續展現新氣象,成為了武夷山市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張亮麗名片。(張建忠 肖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