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就是這一個!
昨天文章討論俄羅斯21日凌晨向烏克蘭扔出的一枚“特殊導彈”。我沒有直接肯定它就是洲際導彈,盡管滿屏都說它是。就是烏克蘭的澤連斯也說它各種參數符合洲際導彈。我沒有采納,而用了“特殊導彈”這個詞。
昨天文章發布后,各方消息證實,俄羅斯打向第涅伯羅市的導彈,是一款新型試驗導彈,屬“中程高超音速導彈”,大名“榛樹”。所以,我的謹慎是對的。
為什么會引起各國向洲際導彈方面猜測?21日晚,普京的電視講話也同時解密:這款試驗導彈基于RS-26“邊界”洲際導彈發展而來,具有洲際導彈的基因,難怪烏克蘭認錯了的。
烏克蘭方面11月22日表示,這種俄羅斯導彈從發射到擊中目標的飛行時間為15分鐘。導彈上攜帶6枚彈頭,每枚彈頭裝有6個分彈頭。在攻擊軌跡的末段,導彈的速度超過11倍音速。難怪普京說,目前沒有哪個系統能夠攔截它。
有意思的是,在發射這枚導彈之前,俄羅斯已通過“降低核風險中心”提前通知了美國。俄羅斯總統新聞發言人佩斯科夫說,“該中心以自動模式運行,并與美國類似系統一直保持著通信。”“警告是在發射前30分鐘以常設自動模式發送的。”
我不知道俄羅斯是對美國一個國家“降低核風險”,還是對所有擁核國家降低核風險,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或者,極少數國家提前獲得的消息更為詳細,更有尊嚴?
“提前通知美國”,讓我這對核風險管控一無所知的人,知道了兩個內幕。
第一個內幕是,各擁核國家可能都有降低核風險中心,發射中長程導彈時,平臺自動播出信息,防止擁核國家特別是敵對擁核國家誤判。
第二個內幕是我倒推出來的,那就是如果真的動核,不必降低核風險時,這個中心是可以關閉通知的。
無論通知還是不通知,在間諜衛星滿天飛的當下,據說一張地下的報紙都可以看清內容,所有導彈發射井的開蓋異動,發射現場人員的異動,都逃不脫衛星的眼睛,所謂提前通知,也就是個禮節而已。
這兩天人們都在說,提到嗓子眼的核大戰,被俄羅斯一顆新型中程超音速導彈給化解了,很有喜劇效果。
俄羅斯對于烏克蘭兩次運用外援長程武器打擊俄羅斯縱深的報復,拿捏得恰到好處。
說過了要報復,箭在弦上,不扔個彈彈面子上過不去。扔啥型號?普通的彈彈天天在扔,再扔不僅沒有新意,也不符合報復的級別。
扔洲際導彈?那家伙可是要帶上核彈頭才威風啊,帶幾個普通彈頭,除了證明自己有投送能力,還能說明什么?再說,扔哪里也是個問題,扔烏克蘭以外的國家吧,豈不相當于當年日本偷襲了珍珠港?扔烏克蘭吧,哪里用得著。
于是,在二者中間,俄羅斯選擇了中程試驗導彈。但是,它還要向世界證明,當前哪個國家也沒有能力對其進行攔截。
今天不能被攔截,明天就不能被攔截?只要俄羅斯打出去了,只要殘骸還在,破盾的矛,就會出現在不遠的將來。
據說,烏克蘭運用英國援助的暴風陰影導彈打擊了不排除是庫爾斯克地區俄軍指揮所的可能性,“鑒于第三國軍隊也在那里行動,第三國將軍可能也在那里。”
我不愿意引用關于這12枚暴風陰影導彈打擊俄指揮所的各種戰果猜測,那都還處在民間的道聽途說中,沒有得到烏俄雙方的證實。既然12枚這個型號的導彈全部命中目標,既然這種導彈還配備了1000磅的鉆孔戰斗部,至少說明,這個地方值得打,且值得深打。打擊效果在近幾天一定會逐漸披露,即便俄羅斯輕描淡寫,烏克蘭方面也不會放過這次鼓舞士氣的機會。
近幾天一直在討論俄羅斯會不會扔核彈,我的文章也在討論這個。到今天此時為止,是不是可以得出初步結論?結論是:
戰爭發動者要的是烏克蘭土地,要的是恢復蘇聯版圖,成就大帝萬古英名,如果真扔了核彈,這一切都將化為泡影。所以不會扔。
戰爭發動者比誰都會享受榮華富貴,如果真扔了核彈,日子就到頭了,所以不會扔。
戰爭發動者們天天祭核,口中念念有詞,織下一個紅線掛毯,往后的紅線,只會讓這個掛毯再度延長,不會真扔。
當最后一張底牌成為只是威懾世界的口號,俄羅斯那個邪惡的熊圈,還能支撐多久,想都想得到。那個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不一定是它的救命稻草,或許正是它的克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