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黃袍加身,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以為黃袍加身是下面的人強加給上面的人,這完全是把關系弄反了。
黃袍加身這個典故來自宋太祖趙匡胤,看看他是怎么黃袍加身的?
《宋史·太祖本紀》:諸校露刃列于庭曰:諸軍無主,愿策太尉為天子。未及對,有以黃衣加太祖身,眾皆羅拜呼萬歲。
軍校們手里拿著兵器排列在庭院中,說:現在軍隊沒有主人,我們愿意擁立太尉當皇帝。太祖(趙匡胤)還沒有來得及答話,就有人把黃袍加在太祖身上,大家圍著他下拜,高喊萬歲。
光看這一段話,確實還真以為趙匡胤被手下人脅迫了,但是如果回顧整個黃袍加身的過程,你就明白幕后主謀是誰了。
黃袍加身
1、借假情報出兵。
趙匡胤在兵變前擔任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后改任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殿前都點檢統帥宮廷禁軍、京城衛戌部隊,歸德軍節度使掌握宋州駐軍,趙匡胤掌控了軍隊兵權。
事變前,傳出消息說北漢勾結契丹進犯后周,事后證明這是個假消息,誰傳出來的?很明顯,就是趙匡胤這一伙人傳出來的,這個消息一出來,趙匡胤就有機會調動并率領軍隊出戰。
宰相范質等人沒有識破這個陰謀,才導致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這都是精心策劃好的謀略,絕對不是無意的,而且一定是趙匡胤在幕后謀劃的。
趙匡胤黃袍加身
2、黃袍加身。
《宋史 太祖本紀》:次陳橋驛,軍中知星者苗訓引門吏楚昭輔視日下復有一日,黑光摩蕩者久之。夜五鼓,軍士集驛門,宣言策點檢為天子,或止之,眾不聽。遲明,逼寢所,太宗入白,太祖起。
趙匡胤率領軍隊到達陳橋驛,這天下半夜,軍中將士集中到驛門前,當眾宣布趙匡胤為皇帝,有人勸阻將士,但沒有人聽,天快亮的時候,將士們來到趙匡胤的寢室外,趙匡義進入房間向趙匡胤報告外面發生的事情,然后就是黃袍加身。
趙匡胤軍隊中的將士直接就宣布他為皇帝,這要是沒有經過趙匡胤的同意,那就是謀反,謀反這種事沒有十足的把握,沒人會這么做。
如果趙匡胤真的不知道這事,部下突然擁立他為皇帝,他面臨兩個選擇,要么接受,要么拒絕,如果是拒絕,他不可能容忍手下有這么多反叛的將士,這些人揣摩上意也得有個根據,如果不知道趙匡胤的真實想法,瞬間就有被滅族的可能,沒人會這么蠢。
趙匡胤的黃袍加身是精心策劃的
東漢末年就有個揣摩上意失敗而被殺的人,袁紹手下有個主簿叫耿苞,勸袁紹稱帝,袁紹很想稱帝,但他不能自己主動提,于是讓耿苞把這事告訴自己的部將,眾人都認為耿苞妖言惑眾應該誅殺,袁紹想稱帝但迫于無人支持,于是殺了耿苞。
下屬擁立主公稱帝,絕不是一呼百應就能成功的,這是一件極其復雜的事,首先要主公同意,其次要有人支持,最后要有稱帝的時機,缺一不可。
趙匡胤的黃袍加身絕對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那樣,而是經趙匡胤同意,與親信深思熟慮后的結果。
3、朝廷中幾乎無人抵抗。
當趙匡胤率領軍隊回到都城后,只有后周副都指揮使韓通計劃抵抗,結果還沒有開始抵抗,韓通一家人都被趙匡胤的親信王彥升殺死。
要是趙匡胤沒有謀劃,怎么可能韓通這么容易就被殺了,整個開封城趙匡胤已經安排好自己人來控制了,一旦發生反抗勢力,就地消滅。
朝中抵抗的人幾乎都沒有
守衛都城的石守信、王審琦等人都是趙匡胤的親信,是太祖義社兄弟成員,與趙匡胤結為異姓兄弟,如果趙匡胤沒有安排好這些就貿然兵變是不可想像的。
任何謀反表面上看起來輕描淡寫,實際上要做很多準備工作,突然興起的兵變是很難成功的,有準備的兵變才能成功。
4、禪讓詔書都寫好了。
《宋史 陶谷傳》:初,太祖將受禪,未有禪文,谷在旁,出諸懷中而進之曰:“已成矣?!碧嫔醣≈?br/>
趙匡胤準備受禪時,沒有禪文,翰林承旨陶谷從懷中拿出禪位制書說:已經好了。然后就開始禪讓儀式,如果不是早就謀劃好的,怎么可能禪讓詔書早就寫好了。
像這種詔書即使寫好了,也要經過趙匡胤過目,是否合適,不可能現場匆忙制作,這一切都是精心策劃好的。
你以為的黃袍加身,是主公受到下屬脅迫而被迫實行的,實際上的黃袍加身,是主公與親信下屬一起謀劃,然后主公裝作什么也不知道,由下屬來脅迫。
諸葛亮
事實上,能夠被下屬脅迫的主公,也不可能當得了實權皇帝,能夠當實權皇帝的人,都不可能受下屬威脅,至少趙匡胤是不可能受下屬威脅的人。
講完了黃袍回身的典故,再回過對來看看諸葛亮,為什么諸葛亮沒有被手下黃袍加身?
主要原因就是諸葛亮不想。
諸葛亮是個有政治理想、純粹的政治家,雖然大權在握,但從未想過篡位,諸葛亮在蜀漢的權力與司馬懿在高平陵政變后在曹魏的權力是一模一樣的,不同的是司馬懿把軍政大權世襲化,交給了自己的兒子,而諸葛亮沒有這么做,臨死前將軍政大權還給了朝廷。
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他的理想就是像管仲、樂毅那樣出將入相,諸葛亮在隆中對為劉備提出興復興室的戰略,他不僅是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
諸葛亮把戰略當成了自己的理想,這既然是蜀漢的最高戰略,也是諸葛亮自己的理想,他是純粹的事業型的政治家,他把一生都放在實現這個理想上,五次北伐,明知成功的希望渺茫,但諸葛亮從未放棄自己的理想,直到病死于北伐軍中。
諸葛亮唯一的理想就是興復漢室
諸葛亮的做人形象、處事風格也影響了手下人,上梁不正下梁歪是很有道理的,主公有野心,手下就有一幫野心家,主公仁慈,手下人就會仁慈,主公忠誠正派,手下人就會忠誠正派。
所謂的上行下效就是這樣,諸葛亮做事從來就是光明磊落,不搞陰謀詭計,哪怕對待政敵也是堂堂正正的,他的手下人自然也是這樣。
如果膽敢有人給諸葛亮黃袍加身,以諸葛亮的性格,那被誅三族的就是這個人,諸葛亮絕對不允許有屬下有人敗壞他的名聲,不是任何人掌握軍政大權都一定篡位的,人是不一樣的,司馬懿會,趙匡胤會,不代表諸葛亮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