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體操世界冠軍吳柳芳當上了網(wǎng)紅,視頻中顯示,她穿著領獎服,跳著熱舞,還展示獲得的獎牌。奧運冠軍管晨辰在視頻下留言,說前輩你擦邊就擦邊,但不要給體操扣屎盆子。吳柳芳則回懟,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管晨辰的發(fā)言已經(jīng)刪了,但是爭論卻由網(wǎng)友接過來了,而且遠遠超過了這兩個姐妹的爭論范疇。
1
先亮觀點,吳柳芳做得沒毛病,我支持她吃自己的飯。
我看到不少朋友的看法是,你吳柳芳出鏡就出鏡,但不要提自己的前國家體操隊身份,別穿領獎服,不要和體操聯(lián)系起來。
這就是說,運動員退役了,應該和從前的身份“切割”。
怪了,我沒見過任何一個獲得巨大榮譽的運動員退役后,能和從前的身份切割。
比如王楠,她退役多年,沒有展示金牌嗎?沒有標注自己是乒乓球大滿貫得主嗎?
還有更多乒乓球、羽毛球運動員,那些身上罩著光環(huán)的、為國爭光的人,退役后哪一個不是借助從前的技能在吃飯?
與人生相比,運動生涯是極其短暫的,除了極少數(shù)轉型的人,絕大多數(shù)仍然在靠自己的專業(yè)技能在吃飯,否則,他們喝西北風去?
歷史根本無法切割,除非他永遠停留在歷史中。
我倒是見過另一個典型案例,就是中國足球隊的守門員安琦,退役后蹲在路邊賣櫻桃!好在后來他重回足球界了。
于是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獲得了巨大榮譽的運動員,退役了也能以從前的身份吃飯;反而是巨大的金字塔底層人員,最終只能去賣櫻桃、去開出租車!其實安琦還不是處于塔底,國家隊主力,他的命運就是足球的命運。
如果連買櫻桃也得隱姓埋名,那說明這個社會簡直太冷漠了、太荒唐、太沒有人味了。
2
有人會說,吳柳芳和上面的人不同,她如果展示體操,或者教孩子練體操,那沒問題,但是穿著大膽的服裝跳舞,又亮出體操的招牌,就有了問題。
也許管晨辰就是這樣想的,其實我認為她純粹是在跟師姐拌嘴互懟,根本沒有當真。小管還小,現(xiàn)役運動員的身份,可以理解她有著自己看問題的角度,但是大眾應該更加全面地看這個問題。
那就是退役運動員“跨界”之后,是否可以仍然使用從前的IP?
凡事稍仔細一想,問題就來了。比如說,一個退役運動員、一個退休教授、一個老藝術家,進入商業(yè)領域或做點其他事情,哪一個不是帶出來他曾經(jīng)的職業(yè)?
李寧和喬丹,這兩個品牌就是例證。
多年前北大畢業(yè)生賣豬肉,就打著北大的招牌,做鎮(zhèn)關西和張飛的營生,是否有損北大形象了?沒見到有人說這個賣肉的后生侮辱中國高等教育啊。
為什么網(wǎng)紅就不能借助從前IP?網(wǎng)紅低人一等?
3
那些離大眾較近的項目,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等,運動員退役了,可以去教業(yè)余人員玩,一小時賺個幾百塊,養(yǎng)活自己沒問題。
可是體操不同,這就不是大眾普及的項目,吳柳芳不再涉足體操行業(yè),你讓她去街邊賣豬肉嗎?哦不對,按照上面的邏輯,賣豬肉也不能提從前是世界冠軍的身份!
吳柳芳獲得多項世界冠軍,只是因傷錯過了倫敦奧運會,她也是為中國體育作出過貢獻的。現(xiàn)在她“老了”,不要說體操界,社會各界都應該支持她吃自己的飯,這才是社會的良心。
和管晨辰的拌嘴,讓吳柳芳的粉絲迅速竄到160萬,而此前其粉絲數(shù)不足10萬。無論小管是什么觀點,客觀上她幫了吳柳芳。這很有意思。
吳柳芳只要不違法違規(guī),她愛怎么跳舞就怎么跳舞,她借助自己過去的榮譽,作為今日的商機,這也是憑本事吃飯。你有光榮的過去,也可以用,我贊同我支持。
有一種心態(tài)并不好,就是人們拼命給強者鼓掌,給成功人士戴上光環(huán),但是對弱者,則不但沒有絲毫同情,反而對他們過度苛責。
于是世界的怪現(xiàn)象,寬容和善意給了成功者,刻薄和冷酷卻給了弱者。
至于忙不迭打出愛國牌、認為吳柳芳不該穿領獎服、認為她的榮譽不只屬于她個人、認為她有損國家形象的人,其實就是揮舞情懷的大棒,借以欺負人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