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感冒后不運動是否就不會得病毒性心肌炎?
撰文| 陳曉帆
最近這天氣忽冷忽熱的,導致許多人出現咳嗽和低燒等感冒的癥狀。醫生就會建議,適度出汗對身體有益。這不,一個5歲的小朋友,原本只是輕微感冒,因為參加幼兒園的運動會,想要通過運動出汗,卻不幸住進了醫院,診斷為病毒性心肌炎。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下病毒性心肌炎是個啥玩意兒?
心肌炎是一類以心肌炎癥為特征的疾病。簡單地說,就是心肌發炎了,就像你的手臂肌肉發炎一樣,只不過這次是心臟的肌肉。
引起心肌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病毒感染、細菌感染、自身免疫反應、等等,但最常見的還是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尤其是柯薩奇病毒,還有腺病毒、流感病毒等等。
一、病毒性心肌炎有哪些癥狀?
得了病毒性心肌炎,可能會有這些癥狀:胸痛或不適,呼吸困難、心悸或心跳過速、發熱(低熱或高熱)、疲勞或乏力、水腫、暈厥或昏厥、惡心、嘔吐或食欲不振等。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嚇人?但別急,這些癥狀并不是病毒性心肌炎特有的,其他心臟問題也可能有這些表現。
二、病毒性心肌炎如何確診呢?
由于病毒性心肌炎屬于排他性診斷的疾病,其確診需要綜合多種診斷手段(詳盡的病史收集+體格檢查+常見的檢查)。那么,常見的檢查有哪些呢?除了心電圖,影像學檢查,心肌活檢。還包括許多的實驗室檢查。
實驗室檢查在病毒性心肌炎的診斷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項:
1、心肌損傷標志物:肌鈣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尤其是超敏心肌肌鈣蛋白對診斷心肌損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可反映心肌炎的活動性和嚴重程度,并與患者的預后相關。然而,心肌肌鈣蛋白水平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急性心肌炎的可能。
2、B型利鈉肽(BNP)和N末端B型利鈉肽原(NT-proBNP):這兩種生物標志物的水平升高提示心室充盈壓的增加。
3、病毒核酸:腸道病毒RNA、腺病毒核酸等,這些可以為對心肌炎的病因診斷提供參考價值;
4、炎癥標志物: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炎癥標志物如白細胞、C反應蛋白(CRP)和紅細胞沉降率(ESR)、血漿白細胞介素IL-4和IL-17等可能會升高。
5、抗體:免疫球蛋白M(IgM)抗體能夠反映早期病毒感染,而CVB3 IgM抗體具有較好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外周血中的病毒中和抗體診斷特異度相對較高,陽性持續時間較長,且滴度越高,其診斷參考價值越大。
三、感冒后不運動是不是就不會得病毒性心肌炎?
感冒后不運動會降低病毒性心肌炎的風險,但并不意味著完全可以避免。病毒性心肌炎的發生與病毒感染有關,而劇烈運動可能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尤其是在病毒感染后心臟已經受到一定影響的情況下。
四、我們該如何預防?
1.提高機體免疫能力:增加營養,適量運動,充足休息。
2.注意個人防護和個人衛生:公共場所戴口罩,飯前便后洗手,避免感冒或急性胃腸炎。
3.出現了以下癥狀:胸口疼、呼吸困難、心跳加速、感覺累、腳腫了、發燒、甚至暈倒,需要趕緊就醫或撥打120急救。
咱們平時生活中,感冒這事兒挺常見的。一旦感冒,就應該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同時應避免任何劇烈的體育活動。
特別提醒:那些自認為身體倍兒棒的年輕人,一旦感冒,就應該好好休息,不要硬撐,也不要認為通過運動出汗就能解決問題,以免發生不良后果!
更多檢驗精彩內容
快來“醫生站網頁版”瞧一瞧
精彩資訊等你來
本文來源丨檢驗醫學網
責任編輯丨舒豪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