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大家都以為那些風靡一時的電子詐騙方式,都需要以各種圈套去騙取大家進行轉賬亦或是輸入密碼,從而實現他們轉移錢財的目的,卻沒想到,新的詐騙手段總是層出不窮。
最近,網絡平臺上又出現一種新的詐騙手段,不僅不用輸入密碼、也不用進行轉賬,僅僅一個屏幕共享就能在不經意間讓錢包變成共享,導致不少學生因此上當受騙。
所謂“屏幕共享”變“錢包共享”到底是個怎樣的騙局?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呢?
屏幕共享變錢包共享
在社會生活中我們都深知一個道理:“凡事都存在雙面性,甚至是利弊共存!”而互聯網高速發展也更加印證了這句話的真實性和權威性,尤其是在電信詐騙更是讓大家恨鐵不成鋼。
我們都知道,互聯網的高速且有效發展給大家的生活帶來許多的便利性,但同時也引起人們關注的是,正是這些便利性也給電信詐騙分子許多鉆空子的機會,從而讓他們在詐騙方式上也更加有效。
近幾年,社會平臺上有關詐騙的方式可謂是層出不窮,盡管公安機關和電信等諸多相關部門時常給民眾進行普法、從而進行預防,但詐騙分子的手段也總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更令人忐忑的是,曾經我們以為無論是怎樣的詐騙,即便是想從我們個人賬戶上轉移財產,但總歸是要關聯到我們收取的驗證碼、支付密碼甚至是面部識別、指紋解鎖等諸多方式。
甚至還有許多讓受害者向對方進行轉賬,從而因為一些鏈接或者是二維碼等諸多方式,讓大家進入詐騙分子的圈套,并間接實現他們轉移錢財的行為和目的。
卻沒想到,隨著大家警惕性越來越高,現如今網絡社會竟然也出現新的電信詐騙方式,甚至不需要當事人進行轉賬、輸入密碼,就能實現他們轉移目標賬戶財產的目的。
2024年5月份中旬,湖南衡陽一位黃女士曾接到一通Face Time電話,對方以工作人員的名義通知黃女士,表示她開通的直播會員如果不進行取消,將會每月扣除800塊錢。
盡管當時黃女士并沒有在意,并同時查看自己會員確認已經取消,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短短幾天后黃女士再次接到這個電話,同樣也是一樣的話術,此時黃女士內心也以為是自己沒有取消。
所以緊隨其后黃女士便按照對方的步驟進行操作,甚至還在黃女士對步驟不理解該如何操作時,對方借此機會讓黃女士開啟屏幕共享的由頭,卻沒想到,沒過一會黃女士銀行賬戶上的錢便都被分批轉走。
即便隨后黃女士反應過來自己可能是被套路,但急忙讓隔壁店鋪老板幫忙且報警,但遺憾的是最后黃女士賬戶一萬四千多的余額還是被轉移走了,明明整個過程黃女士什么都沒做,卻卻錢財兩空。
不僅如此,就連學少群體也有不少孩子遭受過這樣的套路,一位初升高的中學生,因為想要在二手平臺售賣自己的一個賬號,但最后卻被詐騙分子盯上,并以買家的身份與這位初中生進行溝通交易。
雖然現如今許多交易在線上都可以完成,但這位“買家”卻打著面對面交易的旗號從而誘導中學生上鉤,而當該需求得到客服介入一行溝通時,沒成想最后進來的“客服”竟然也是偽裝的。
不僅如此,甚至最后這位中學生還在“偽裝客服”發來一個“資金安全”為由的云會議軟件時,過程期間卻也開啟了屏幕共享,使得最后這位中學生不僅自己賬戶余額被轉,就連母體賬號(親屬)也被轉走三萬余元。
而這樣的案例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在少數,其中學生群體和中年人群體更是屢屢被套,從而造成不小的損失,誰能想到,盡管他們什么也沒做,不僅沒有輸入密碼、也沒有進行轉賬,甚至連驗證碼都沒有外泄,為何還是有這樣的結果。
但其實,之所以這樣也是因為他們都在過程中,以不同形式開啟了一個“屏幕共享”的功能,而屏幕共享的意義就在于手機上的所有信息都將會被對方所看到,從而轉移資金。
謹防上當受騙
雖然生活中相關單位和部門,也常常給大家宣傳一些電信詐騙常見的手段,但讓人防不勝防的就是他們總會在大家意想不到的時候,以一個新的角度和突破口去向大家進行詐騙。
而最近在全網極為出圈且引人注目的方式就是“屏幕共享”,只因一旦進入對方的圈套在不經意間開啟這樣的功能,那么,我們手機上的所有信息都將成為透明。
這樣一來,無論是在交易過程中收取到的短信還是一些密碼操作,都將在詐騙團隊的眼皮子底下,而當事人也將成為他們的提線木偶,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銀行卡余額被轉走且不自知。
更讓大家感到可恨的是,許多以詐騙形式的手段,期間凡是涉及到下載的軟件都是大家在應用商店可以搜到的軟件,這樣一來,也會讓大家在心理上有著一定的松懈。
但殊不知,往往這樣的操作都是他們提前已經設置好的圈套,而他們盯上的目標用戶也往往是他們提前已經踩過點甚至是已經調查過的群體和目標,這樣一來,都將成為詐騙團伙眼中“待宰的羔羊”。
所以在生活中,凡是大家遇到一切有問題且陌生的電話,亦或者是對方以各種由頭讓我們點開鏈接、下載軟件等諸多形式的,我們都要保持一定的謹慎,從而防止被騙造成財產損失。
甚至遇到不確保安全性的電話、短信等多種通知,我們都要第一時間先聯系自己最親近的家人或者是朋友,亦或者是撥打公關電話從而進行詳情咨詢,要確保對應業務和通知的真實性。
寫到最后
現如今屏幕共享的詐騙方式早已成為電信詐騙的主流方式,所以無論處于怎樣的情景,我們都要第一時間先保持冷靜從而捕捉關鍵信息并思考,如若是有關面部識別亦或者是屏幕共享操作的,一定要拒絕其需求。
畢竟任何官方人員都不會讓客戶進行屏幕共享等操作,所以生活中面對一切外來電話和信息,我們都要確保業務和信息的真實性,更要保持擁有辨別是非的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