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贏在壽險
每天準時收到我們分享的精彩內容!
熱點資訊/保險知識/時事新聞/健康生活/精彩好文
每天收獲一點,用知識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記得近兩年有個熱門話題: “養老金2035年耗盡”。這個預測最早是出自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等專家的《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
圖源:《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
這份報告,顯示出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嚴峻現狀,以及社保養老金繳費和支出的收支不均衡等問題。
隨后, 延遲退休、延長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限、推廣個人養老金制度等措施,都開始落地實施。
直至最近,這個關于“養老金耗盡”的報告有了新版本。
今年3月,鄭秉文教授在博鰲亞洲論壇上提到,全新的 《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25-2060》已經出爐,帶來一個好消息:
“ 養老金耗盡 ” 的時間, 從 原來的 2035年推遲到了 2044年 。
01
城鎮職工養老金枯竭的時間
推遲了9年
根據鄭秉文教授,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收不抵支的年份,從以前預測的2028年延后到了2036年;
社保養老金累計結余的枯竭年份,也從以前的2035年推遲到了2044年,都往后延遲了8、9年。
這說明 這幾年延遲退休等政策落地,效果還是不錯的。
但這并 不 意味著我們未來的養老生活就可以高枕無 憂了, 鄭秉文教授還說了一個“壞消息”——
02
領養老金的人
可能會超過交養老金的人
現在養老保險制度的“潛在支持率”,也就是正在繳納社保養老金的人,與正在領取社保養老金的人的比值,是2.67:1,到2060年是1:1。
意思就是,現在2.67個在職參保人“養”1個退休人,到2060年,就會降到1個在職參保人“養”1個退休人。
再加上還有一部分人中途斷保、或者棄保不交,那這個比率還會進一步降低,也就是說,領養老金的人可能會超過交養老金的人。
想想看,如果交社保的人越來越少,領養老金的人越來越多,每個在職職工得承擔多大的繳費壓力?靠現在的養老金制度還能長期維持下去嗎?
03
“現收現付制”或難以持續
鄭秉文教授指出,目前我國的養老金制度借鑒的是1889年由德國建立并發明的“現收現付制”的方式,就是用在職員工當年繳納的保費去支付退休人員的退休金。
這樣做的好處是資金風險小、管理成本低。
弊端也很明顯:兩代人之間是否公平。
由于這個保費不包含城鄉居民養老金,因此很多從農村來大城市打工的年輕人吐槽:自己其實是在贍養別人的父母。
隨著老齡化的發展,生育率持續走低,年輕人越來越少,老年人越來越多,以后要想控制養老金成本的上漲速度,就必須得讓年輕人和退休人共同承擔這個壓力。
那德國后來怎么改革的呢?
他們把現收現付制度改成了積分制,就是如果老人越來越多、年輕人越來越少,養老金就跟著下調;要是領養老金的人比上班交社保的人多到一定程度,養老金還會進一步減少。
04
未來,還能靠養老金養老嗎?
根據社科院的精算預測,和目前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具體措施,我們對未來 已經有 了清晰的認知:
養老保險的錢主要靠在職人員交社保和國家補貼,如果這兩部分錢的增長速度,跟不上養老金支出的飆升速度,那結果很明顯 —— 每個人以后能拿到的養老金就會變少。
這也是目前很多年輕人對于未來養老的擔憂。
雖然我國的養老保險已經在個人養老金、長期護理等方面有了很大進展,還建成了世界上覆蓋人數最多的養老保障體系,但目前養老資金的可持續性仍面臨不小壓力。
這提醒我們要明白,未來養老不能只依賴養老金,國家的養老保障只能 “保基本”,而不是 “保品質”。
所以在這里保險伴我一生提醒年輕人們,一定要自己提前規劃養老,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
養老金比打工人收入還高的現象,當下不少見,將來可未必有了。
所以不得不感嘆,已經退休的老人們,真幸福。
還沒退休的人都會關注一個問題:
自己退休時每月能領多少錢?
交了那么多年的社保,怎么可能不想知道自己退休后能月入多少錢?
那今天,保險伴我一生就手把手來教你怎么算自己的養老金。
社保的養老保險主要有兩種: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01
我們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具體是:
每月到手的養老金=月基礎養老金+月個人賬戶養老金
其中,月基礎養老金=(首次領取基本養老金時基本養老金計發基數+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月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余額(含利息)÷計發月數
基本養老金計發基數是啥?
視同繳費年限又是啥?
對應以上兩個公式,有幾個概念要搞清楚:
a.首次領取基本養老金時基本養老金計發基數
這個數據每年不一樣,我們自己可以上網查得到。
b.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首次領取基本養老金時基本養老金計發基數×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由參保人每年的繳費基數除以當地上年的社平工資,得出繳費當年的繳費工資指數,如此每年計算一次,到退休時,把每年的繳費工資指數相加,然后再除以實際繳費年限得出的。
比如你工資10000元,按照工資來繳費,而2024年你所在地的平均工資是12964元,那么你2024年的繳費指數就接近0.8。
如果你每年的繳費基數和社平工資一樣,那這個指數就是1。
c.繳費年限
通俗點說,就是你交了多少錢社保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是九六年之后開始交社保的話,視同繳費年限為0。
d.計發月數按下表執行。
按現有規則,繳費基數越高,繳費年限越長,基礎養老金就越高。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越多,個人賬戶養老金就越多!
然而,大家可以自己翻一翻社保繳費記錄,你的繳費基數往往會低于社平工資不少,也就是說繳費基數相對偏低。
繳費年限短、個人賬戶的余額也不怎么好看……
02
還有另一種狀況是,有很多人認為:自己只要按最低繳費年限交滿了15年(2030年后退休的人,將需要交滿20年),將來養老基本就有依靠了。
如果你真這么想,那就錯了!
在保險伴我一生看來,有這樣想法的人一定沒有好好計算過,如果只按最低繳費年限要求來社保,退休后每月能領到手的退休金有多少?
算一算,自己退休每月能拿多少錢?
曾有一位退休的深圳阿姨曬出了自己的養老金,只有1387元。震驚了網友:
“這還是深圳,一線城市,怎么生活啊?”
相信每個看到的朋友都和我保險伴我一生一樣,心中感覺有些焦慮了!我們將來退休了也不會只拿這么一點吧?
答案令人心碎!如果只是按最低繳費年限交滿,將來大多數人的養老金水平,可能真的只有這個數字。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近兩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的月平均養老金大約為3000元左右,這里面還包括各種節假日補貼和安葬費補貼。
而其實真正能拿到3000元以上養老金的人只占一小部分,因為大多數群體“被平均”了。能拿到這個數的人一般是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員工,繳費基數高,工齡長。
大多數普通人的養老金都是在3000元以下。
今天,保險伴我一生就幫大家一起算一算,將來領的養老金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1、領取養老金的規則
為什么大多數人的養老金都不到3000元?
先介紹養老金領取公式。
如果按照自己所有地區的社平工資水平算一下就知道了,如果僅憑交滿最低年限的社保,大多數人退休后每月也就只能拿1000多元。對于這個金額,你覺得夠養老嗎?
按照國際上的通用標準,如果退休后的收入能夠達到退休前的70%,基本上可以維持生活水平不出現明顯下降。
如果你退休前的工資是8000元,那么最好能保證到退休時至少每個月有5600元收入。
03
怎樣提高自己的養老金?
常年關注保險伴我一生的朋友都知道,我們一直都在建議大家做好兩手準備:
一方面,要堅持繳納社保,保證自己的基礎養老金。
另一方面,要提前給自己儲備好一份商業養老金。
比如你現在25歲,每年買2萬預定利率2.5%左右的儲蓄型保險,買10年,60歲退休的時候每個月就能多領2500~3000元,領取終身!
趁自己現在年輕還能賺錢,每年存一筆錢到商業養老保險里面,長期復利下來,年化收益比起目前市場上大多數理財產品,都更為可觀。
等退休的時候就可以按月或者按年開始領錢,在別人都只能領一份社保退休金的時候,你每個月每年都能進賬兩筆養老金!擁有兩筆終身穩定的現金流!
只要活著,就可以一直領,這個月錢花完了沒有關系,下個月還有,完全不用考慮坐吃山空的問題,真正過自己舒服的小日子,逢年過節還可以給孫子孫女多買點好吃好玩的~
想在晚年依然“有錢花”,生活水平不改變,僅政府的力量是絕不可能實現的!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負擔不起!而從現在開始,就著手準備一筆商業養老險,靠自己的力量許一個美好未來則是很靠譜的一件事。
[聲明]素材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從本公眾號轉載文章至其他平臺所引發的一切糾紛與本平臺無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