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是聯合國確立的“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也被稱作“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最高人民法院與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聯合發布了5件反家庭暴力犯罪典型案例。
據2023年《國務院關于反家庭暴力工作情況的報告》,2021年,第四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主要數據顯示,在婚姻生活中女性遭受過配偶身體暴力和精神暴力的比例為8.6%。
出現在社交平臺的熱搜,也警示著家暴的殘酷與危害。在家暴防治中,公益組織與志愿者可以做些什么?
#01
公益組織的作用
公益組織在反家庭暴力中,可以通過不限于以下方式發揮作用:
01
提供緊急援助
設立并運營家暴受害者庇護所,提供臨時住所、食物、衣物等基本生活保障。
02
心理咨詢與輔導
通過專業的心理咨詢,為受害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康復服務。
03
法律援助
協助受害者尋求法律幫助,如申請保護令、提起訴訟等;與專業律師合作,為受害者提供法律咨詢和訴訟支持。
04
宣傳教育
通過各種渠道普及反家暴知識,提高大眾對家暴問題的認知,打破沉默文化,鼓勵受害者尋求幫助。
05
技能培訓
為受害者尋求職業培訓機會,幫助其融入社會,實現經濟獨立,減少再次遭受暴力的風險。
06
建立網絡
聯動其他社會組織、政府部門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構建信息交流與共享平臺。
07
政策倡導
積極參與政策制定過程,向立法機關提出建議,推動出臺更有效的法律法規與保護措施。
#02
志愿者的力量
志愿者在反家暴行動中,可以通過不限于以下方式貢獻力量:
01
陪伴與回訪
作為傾聽者,給予受害者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勵;對已離開庇護所的受害者進行定期回訪,了解其恢復情況。
02
協助庇護
在庇護所、咨詢中心等地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與支持。
03
心理咨詢與輔導
具有心理咨詢相關技能的專業志愿者可以開展心理咨詢與輔導。
04
法律援助
法律相關專業志愿者可以開展法律援助服務。
05
宣傳普及
參與或組織反家暴宣傳活動,吸引更多人關注和支持反家暴。
06
募捐與籌款
為反家暴項目籌集資金,支持反家暴活動的順利開展。
反家暴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在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讓我們再次重申:
家暴不是“家務事”,
家庭不是暴力的遮羞布!
分享,點贊,在看;助力公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