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當下在我國的種群數量已經非常多了,它們的適應能力極強,在全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分布。陜西安康市是一個野豬比較多的地方,甚至可以說有點泛濫成災了。
因為據統計,單單是2014-2020年間,安康市因為野豬肆虐,導致大量的天麻、魔芋、土豆等農作物被毀壞,造成了1.2億的經濟損失。野豬過量,其實不僅僅是危害農作物,同時也威脅著人們的安全。
大野豬沖進村莊,瘋狂攻擊老人
這些年來,野豬傷人的事件屢見不鮮,比如4月份的時候,在重慶城口縣高楠鎮黃河村,就發生了一起野豬闖入農家院子,將一名老人撞翻在地的現象。
無獨有偶,近日,在陜西安康嵐皋縣的一個小村莊里,也闖入了一頭體型碩大的野豬。這頭大野豬在進入一戶農戶的院子里,立馬就朝著一名70多歲的老太太沖撞過去。
毫無防備的老太太被野豬突然的襲擊撞翻在地,然而野豬此時并沒打算離開,接著對著倒地的老太就是瘋狂撕咬、拖拽。從監控畫面我們可以看到,期間有三條大型獵犬趕到現場,試圖咬住控制野豬,但都被野豬甩頭擊退了。
又過了一會兒,或許野豬認為老太太已經不懼威脅性了,于是立即逃離了現場,跑回了山林中。據悉,之后老太太被送到了醫院,但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身亡了。
野豬數量激增,26省份明確致害
根據老太太同村的村民提到,當地這些年來野豬的數量激增,每年都有大量的玉米、紅薯、黃豆等農作物遭到野豬毀壞。因為我國大多數自然環境中,普遍缺乏大型捕食者,加上野豬超強的繁殖能力,所以這些年來,隨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野豬的數量也一年比一年多。
根據林草局的數據顯示,野豬在全國28個省份有分布,其中在26省份有致害,全國的野豬數量更是突破了200萬大關。
其實在20世紀60年代過后,很多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都在下降的,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野豬。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即便是農村也很難發現野豬的蹤跡,更別說是大城市里了。
但正如上面所述,野豬的繁殖能力十分強悍,它們的孕期只有4個月左右,處于生育旺盛階段的母豬,一年甚至能生兩胎,一胎就平均產仔7、8只。在缺乏天敵的限制下,野豬數量便能快速增加。
對人而言野豬非常危險
可能在很多人的認知里面,老虎這類猛獸是要比野豬危險得多的,但是如果我告訴你對人們而言,野豬的危險性要大于虎呢?東北農村有句老話叫“一豬二熊三老虎”,說的就是這些動物對人的危險性。
為什么說野豬對人而言更危險?首先就是概率問題,老虎這類大型捕食者數量本身就少,而且主要生活在深山老林里,日常還會避開人們,所以遇到它們的概率相對較小。反倒是野豬,數量龐大,且喜歡光顧農田,遇見的概率就大很多,那么相對應的發生攻擊事件的幾率也更大。
其次是人們的態度也不一樣。就拿上山砍柴的人們來說,如果是看到老虎,遠遠就想著怎么逃命了,更別說敢上去搏一搏了。而野豬在以前就是人類的主要獵物之一,手里拿著柴刀的人,看到野豬時,往往想的是怎么拿下它。
低估了野豬實力,從而被野豬瘋狂攻擊受傷。那么久而久之,為了告誡后人,也就有了“一豬二熊三老虎”的說法。
當然還有這兩種動物本身的性格也有差異。老虎作為捕食者日常大多數食物來源都靠狩獵獲取,所以它們相對謹慎,因為一旦受傷將影響狩獵成功率。
而野豬是雜食動物,幾乎啥都吃,且其中90%以上的食物是植物性質的,即便是受傷了獲取這些食物沒啥難度,所以性格往往更“勇猛”一些。相對來說,野豬更不怕人些,甚至敢毫無征兆地就攻擊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