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一年一度的高考成績揭曉,萬千學子的青春答卷再次點亮社會關注的目光。在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里,德陽7所頭雁學校的表現尤為引人矚目。
“頭雁”何以高飛?其領航的路徑與姿態,不僅關乎自身榮光,更牽動著教育生態的優化與萬千家庭的期待。德陽教育微信公眾號近期圍繞“高考放榜,頭雁學校怎么樣”主題,聚焦7所頭雁學校,探尋他們在高考中取得佳績的背后故事,感受德陽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脈動,為更多學子和家長提供參考與借鑒,也為進一步加快教育強市建設、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凝聚更多智慧和更大力量。
94.93%!本科上線率“高”的原因是……
鳳凰花熾烈如火,映照著綿竹中學師生拼搏的汗水與收獲的喜悅。
2025年高考揭曉,綿竹中學730名考生以耀眼的成績單,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本科硬上線677人,上線率92.74%;藝體專業與文化雙上線16人;綜合本科上線率94.93%,其中特控線(一本重點線)上線率51.64%。
成績的背后,是該校踐行“嚴管”與“厚愛”相得益彰、融為一體的育人方式和理念——精準而剛性的規則,為成長校準方向;溫潤而深厚的關愛,為夢想注入力量。
精準“嚴管”,構筑卓越根基
科學體系,精細備考。獨創“三階遞進”考試鏈(基礎診斷→復習校驗→全真模擬),像精密儀器般校準復習方向,通過精準定位短板、反哺教學、仿真演練,讓每位學子在持續反饋中高效提升。
藝體雙軌,量體裁衣。為藝體生定制“雙線并行”方案。在專業技能上,音樂生需完成“每日4小時琴房打卡+每周專業模擬測評”的剛性要求;李真禛同學的指尖功夫,正源于三年來從未間斷的“音階琶音基礎訓練+曲目細節打磨”量化考核。體育生則實行“晨訓強度達標制”與“動作標準化評分”;舒志鵬的滿分成績,正是對“起跑角度35度、跳遠落地重心控制”等技術細節日復一日精準雕琢之果。“斷層補償”“1對1知識清單”無縫銜接藝體生文化課,保障專業沖刺與文化基礎“兩不誤”。
節奏把控,自律賦能。關鍵期實施“教師坐班制”“多輪晚輔”,暢通“補弱通道”;“結構化”自主復習,明確學科優先級+“日清日結”,在嚴格框架中鍛造自律品格。歷史方向李力潔(高考成績650分)坦言:“清晰規劃助我從迷茫中找到突破的節奏!”這種“嚴”,非冰冷的約束,而是為730顆星辰照亮有序前行的航標。
深情“厚愛”,滋養卓越成長
人文關懷,剛柔并濟。細微之處見真情——考前調整作息、預留“家校團聚日”,張弛有度;畢業典禮“躍龍門合影”“紅繩祈福”,凝聚精神力量;班主任全程陪伴+心理教師值守,編織“全天候”心靈防護網。學子在高壓下倍感“被看見、被支持”的溫暖。
啟迪思維,學以致用。打破學科壁壘,倡導“文理兼修”“把課本讀進生活”——文科生能解析算法邏輯,理科生會用詩畫抒懷。學生伍賢根(歷史方向)不僅在"2024年高中生創新能力大賽全國決賽"中摘得一等獎,更在高考中斬獲640分。這份跨越,源于課堂上的跨界融合:政治課用三星堆考古解讀文化自信,地理課分析綿竹年畫產業轉型,歷史課引入計量數字分析人口遷徙。正如伍賢根所說:“母校教我以知識丈量世界,而非被書本束縛!”這也是張拯熙、劉姿言、楊詩奕等79名600分以上學子超越課本的思維共性。
素養引領,“全面賦能”。大力推行“錯峰輪班”“彈性答疑”等柔性管理制度,有效守護教師的教學熱情與創造活力,為高水準教學輸出奠定堅實基礎。聚焦學生個體差異與發展需求,創新實施“預留復盤時間”制度,引導學生自主反思、消化提升;制定周密的“高考應急預案”,應對各類潛在風險與突發狀況,為學子筑起安心備考的“防護網”。深化藝體教育改革,從“培養考生”向“培育核心素養與健全人格”升維轉型,為學生長遠發展賦能。
2025年高考答卷,既是過去成績的肯定,更是新旅程的起點。730名帶著“竹魂承古今,學脈貫中西”印記的綿竹中學考生即將闊步遠行,他們將以各自的方式,在“終身發展”的航道上找到屬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綿竹中學將繼續堅守“人的全面發展”核心本質,將“實學實行”內化為學子的行動自覺與人文底蘊。以“嚴管”“厚愛”的生動實踐,引領學生卓越發展,續寫“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新篇章。
來源:德陽教育、四川省綿竹中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