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漸漸進入冬季,很多家庭都開始準備起過冬的衣服。
羽絨服無疑成為了人們首選的衣服,而商家也會提前上新羽絨服。
羽絨服
不過當我們在挑選羽絨服的時候,不能只挑選款式,也要注意羽絨材質。
近期官方曝光有大量羽絨服存在造假行為。
不僅有“粉碎毛”代替羽絨,還有以“絲”代“絨”的現象。
圖片來源于《央視財經》
那么,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去商場購買衣服時,如何避免劣質羽絨服呢?
廉價羽絨服暗藏風險
這幾年,羽絨服價格越來越親民,以前動輒幾百上千,現在一百多就能搞定。
這難道是商家良心發現了?別天真了,這背后很有可能都是套路。
圖片來源網絡
不少商家打著“廠家直銷”、“清倉大甩賣”、“虧本沖銷量”的旗號,瘋狂收割消費者。
你以為占了上風,結果卻掉進了坑里。
網上購物平臺上,各種標價99元的“加厚保暖”羽絨服非常多,讓人一看就忍不住想買。
圖片來源網絡
然而,真相往往很殘酷,這些低價羽絨服的填充物根本不是真正的羽絨。
而是“飛絲”——羽絨加工過程中脫落的短絨,保暖性極差。
當我們穿著它瑟瑟發抖的時候,商家早已賺得盆滿缽滿。
更令人氣憤的是,這些黑心商家不僅用料造假,連標簽、檢測報告都敢偽造。
“絨子含量”、“充絨量”等關鍵數據,完全是虛構的。
羽絨服
花了錢卻買到質量不好的東西,不僅不保暖,還可能對健康有影響。
這種欺騙行為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必須嚴厲打擊。
最近媒體曝光了一些羽絨服行業的問題,只是揭開了一小部分。
消費者在選擇羽絨服時,面臨著巨大的信息不對稱,很容易被商家的虛假宣傳所迷惑。
圖片來源網絡
如何才能避免上當受騙,買到真正保暖的羽絨服?
這是每個消費者都關心的問題。
圖片來源網絡
面對市場亂象,國家出臺了新的羽絨服標準—GB/T14272-2021,也就是“新國標”。
這個標準的改動,可不是簡單的文字游戲,它直接關系到羽絨服的質量和消費者的權益。
新國標的作用
新國標最大的變化,就是將“含絨量”改為“絨子含量”。
圖片來源網絡
這不僅僅是對文字的簡單改動,它背后蘊含著深層的含義。
“含絨量”這個指標其實挺寬泛的,它包括了絨毛和絨絲兩部分。
絨子是飽滿的羽絨,保暖效果好;而絨絲是羽絨脫落的細纖維,保暖效果不好,還容易四處飄散。
以前一些商家利用這個漏洞,在羽絨服里混入大量的絨絲,以次充好。
羽絨
而“絨子含量”則明確規定了羽絨服中絨子的比例,杜絕了以次充好的可能性。
新國標還規定,羽絨服的絨子含量必須達到50%以上才算合格。
只有羽絨服里的絨子足夠多,才能保證它真正暖和。
圖片來源網絡
新標準不再對灰絨和白絨進行分類。
過去,一些商家利用消費者對白絨的偏好,抬高白絨羽絨服的價格。
羽絨的顏色其實并不影響它的保暖效果。
新國標的這一改動,避免了消費者的誤解,也讓市場更加透明。
羽絨服保暖效果好不好,除了看絨子多少,還要看充絨量和蓬松度。
羽絨
填充的羽絨重多少叫充絨量,羽絨蓬松起來的程度就是蓬松度。
羽絨服的保暖效果主要看絨子多少,絨子多,羽絨服就厚實,蓬松,自然更暖和。
這三個關鍵因素緊密相連,它們共同決定了羽絨服的保暖效果。
圖片來源網絡
新國標的出臺,無疑為羽絨服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但是,僅僅依靠國家標準是不夠的,消費者還需要掌握一些選購的選購技巧,才能真正買到稱心如意的羽絨服。
羽絨服選購的五大技巧
在選購羽絨服時,不能只看價格和品牌,更要關注產品的實際質量。
以下六個技巧,可以幫助你快速識別優質羽絨服,避免踩坑:
第一個技巧,我們在選購時可以摸一下羽絨服,看看它壓下去后恢復原樣的快慢。
圖片來源網絡
回彈速度越快,蓬松感就越強,保暖效果也越好。
按下去后,很久都彈不回來,這表明它不蓬松,保暖效果也不行,可能還用了不好的材料。
第二個技巧是選購時,要注意羽絨服的重量,羽絨服并非越重質量越好。
穿太沉的羽絨服可能混進了別的填充物,這樣其實不那么保暖。
羽絨服
優質的羽絨服,應該是輕盈保暖的。
因此,在選購時,可以掂量一下羽絨服的重量,選擇相對輕盈的款式。
第三個技巧是可以輕輕捏捏羽絨服里面的絨毛,感受一下它的質感。
如果感覺柔軟,沒有明顯的毛梗,很可能是劣質填充物,例如飛絲、棉花等。
真正的羽絨觸感很柔,但你會感覺有點小絨毛。
羽絨服里的絨毛
第四個技巧是輕輕拍一拍羽絨服,看有沒有羽絨屑飛出來。
如果羽絨容易跑出來,那說明這款衣服的防絨效果不行,還是別買了。
好的羽絨服得有不錯的防絨效果,得防止羽絨跑出來,這樣穿起來才暖和。
最后一個是聞一聞羽絨服看看有沒有怪味。
如果感覺有難聞的氣味,可能是因為羽絨沒洗好或者品質不好,這樣可能會有害健康。
圖片來源網絡
正規品牌的羽絨服,都經過嚴格消毒,一般不會有異味。
仔細觀察羽絨服的針腳和縫合,特別是腋窩、肩膀、內襯等地方。
如果發現有明顯的破損、線頭、針腳不均勻等問題,說明做工粗糙,不建議購買。
標簽信息解讀
學會了五大技巧,我們還需要掌握標簽信息的解讀方法,才能真正做到“火眼金睛”,識別優質羽絨服。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查看標簽上是否有“絨子含量”的標識。
新規定要求羽絨服上必須標明絨子含量,而且這個含量最低得是50%。
衣服加工
如果沒有標注,或者含量低于50%,可以直接淘汰。
其次,關注充絨量。
絨量不是越多越妙,得看它和蓬松度是不是搭調。
絨量高但蓬松度低,這樣的保暖性能一般。
低絨量加上高蓬松度,同樣能提供出色的保暖性。
圖片來源網絡
因此,不要被單一的高充絨量迷惑,要綜合考慮蓬松度和絨子含量。
高端羽絨服上通常會標明蓬松度,這個值越高,羽絨服的保暖效果就越佳。
蓬松度通常以“FP”表示,例如“700FP”表示該羽絨服的蓬松度為700。
一般來說,500FP以上就具備不錯的保暖性能,700FP以上則屬于高端羽絨服。
最后,要警惕一些商家的文字游戲。
例如,用“含絨量”代替“絨子含量”,或者用一些模糊的詞匯來描述填充物,例如“優質羽絨”、“精選羽絨”等。
羽絨服
這些都可能是商家的障眼法,要仔細辨別。
購物時別急躁,學會理智選物,小心保管好你的權利。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各種促銷信息、網紅推薦所影響,做出沖動購買的決定。
尤其是在雙十一、雙十二等購物節期間,各種優惠力度讓人眼花繚亂,很容易失去理性判斷。
買羽絨服可得悠著點,別讓低價沖昏了頭腦。
羽絨服
便宜沒好貨,價格低廉的東西通常質量不高。
挑選靠譜的購物途徑和知名品牌,比如大超市、專柜、官方網店這些地方。
這些地方賣的東西質量更靠譜,服務售后也做得挺到位。
掌握國標知識,學會挑選好貨,增強分辨力。
不要輕信商家的宣傳,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和預算,選擇合適的羽絨服。
結尾
冬日里,一件厚實的羽絨服絕對是必備的,然而,市場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陷阱,稍有不慎,就可能交了智商稅,甚至危害健康。
羽絨服
看完了這些,你應該對怎么挑羽絨服有了門道。這冬天,選件保暖的羽絨服,保證你溫暖過冬!記住,理性消費,才能避免踩坑,讓我們的每一分錢都花得值!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抵制劣質產品,支持正規廠家,共同創造一個健康有序的消費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