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1 月 30 日上午,沈北新區青年志愿者協會郭迎春老師帶領遼寧大學愛心社志愿者們,走進正良街道藍海社區,開展了一場主題為“做情緒的主人”的公益課堂活動,旨在幫助兒童認識和管理情緒,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活動伊始,“情緒猜猜猜”環節迅速點燃了現場氣氛。志愿者們準備了寫有不同情緒詞語的紙條,同學們隨機抽取后,通過面部表情、肢體動作和聲音變化來演繹情緒,其他同學則仔細觀察并猜測。這一環節不僅考驗了同學們對情緒的感知能力,也鍛煉了他們的表現力。
接著,“情緒詞匯接龍”游戲精彩上演。志愿者們發放代表不同情緒色彩的卡片,同學們需快速說出相關詞匯且不能重復。從“憤怒”到“寧靜”,從“喜悅”到“憂郁”,豐富的詞匯展現出同學們對情緒的深刻理解,也讓大家在接龍中拓展了情緒詞匯量。
“情緒接力棒”環節將活動推向高潮。同學們手持代表不同情緒的紙團,用夸張生動的表演傳遞情緒,現場氣氛熱烈,歡笑聲不斷。在快速傳遞紙團的過程中,大家對各種情緒的體驗更加深刻。
隨后的“情緒涂鴉”環節,同學們靜下心來,在白紙上用色彩和線條描繪出悲傷、焦慮、憤怒、快樂和力量等情緒。通過涂鴉,他們將內心的情緒具象化,進一步探索自己的情感世界。完成涂鴉后,同學們互相展示作品并分享情緒排序,增進了彼此對情緒的認知與交流。
最后,在“擁抱接納”環節,同學們將美好的情緒留在了帆布袋上,繪制出一幅幅充滿創意的美好情緒涂鴉圖。這不僅是一次藝術創作,更是他們對積極情緒的接納與表達。
此次公益課堂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通過互動游戲和創作活動,讓兒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情緒知識,提升情緒管理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