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人黨員徐梅坤在大革命時期
徐梅坤(1893—1997)浙江蕭山長山鎮人。出生于貧苦農民家庭,十歲起學徒,在杭州當印刷工人。1919年五四運動后,發起組織印刷工作互助會,創辦《曲江工潮》,領導工人罷工斗爭。1921年冬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不久因遭通緝,回鄉建立農民組織,響應衙前農民運動,領導開展抗租減租斗爭。農民運動失敗后,同年底去上海《民國日報》打工。1922年初經陳獨秀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上海印刷工人聯合會主任。7月任中共上海地委兼江浙區委書記,8月底赴杭州開展建黨工作,次年春兼中共杭州支部書記。
1923年6月赴廣州出席中共三大,被選為中央候補執行委員。7月任中共上海地方兼區執行委員會秘書兼會計,9月改任負責勞動運動的專職委員。1924年春任中共上海地方兼區執行委員會代理委員長,3月底辭職從事工人運動。1925年8月被選為上海印刷總工會委員長,同時兼任國民黨上海市黨部工農部部長,參與領導上海工人運動,支持北伐戰爭。后被選為上海總工會執行委員,曾任過組織部部長、副委員長。1927年2月兼中共上海區委軍事委員會委員,3月任南市區武裝起義指揮人,參加并參與指揮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赴武漢,任中華全國印刷工人總工會委員長。不久去浙江寧波、余姚、定海等地負責整頓當地黨的組織。同年8月在蕭山被捕,押入浙江省陸軍監獄,同黨失去聯系。1927年起坐牢近八年,1935年才被保釋出獄。此后繼續為黨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先后任政務院監察委員會參事、國務院監察部參事。1956年2月起任國務院參事室參事。1981年6月經中共中央組織部批準,重新恢復了黨籍。1997年以104歲高齡在北京病逝。
晚年徐梅坤
徐梅坤沒有被列入四一二通緝197人大名單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按照他的級別和重要程度,足夠列入名單且排名相當靠前了。他不屬于可以不列入的非跨黨的我黨高層,1926年前后他在國民黨上海市黨部擔任過工農部長,明顯是跨黨人員。徐梅坤是負責工運的,更是四一二嚴厲打擊的對象,連杭州市總工會都有名氣不大的多人被列入,居然徐不在名單之中。筆者百思不得其解,只有哪天泉下問孑民老先生了,難不成為了蕭紹的鄉誼認同感而徇私了?一個大謎團留待后面的史家分解吧!
從浙江黨組織早期的發展看,徐梅坤是貢獻很大的。上文的那張網絡圖也可以看出,它是一個重要的節點。他與宣中華的交集始于印刷工會的《曲江工潮》,他與沈定一的交集在衙前農民運動中非常密切,他的工人身份使他入黨雖然晚于施存統和俞秀松,但直接成為了二人的領導(1922年擔任上海地委兼江浙區委書記時,俞等只是委員。)。因此,他作為入黨介紹人,發展了很多早期黨員,比如金佛莊、宣中華、唐公憲等。陳賡大將的夫人王根英也是他介紹入黨的。
杭州黨小組最初四人
雖然沒有被列入通緝大名單,但徐梅坤受四一二的影響是很大的。1927年7月,徐梅坤準備返回上海時,在紹興車站被沈定一的老婆、叛徒王華芬發現,很快被捕。說起來,王華芬還是徐梅坤親自發展的杭州第一批團員,這也成為了王后來的一大污點。王華芬建國后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出獄后寄居在蕭山其妹家中,1985年才去世。
徐梅坤入獄后,先被判了死刑,后經過蔡元培出面,死罪得免。后又經過陸久之、邵力子等人的努力營救,從無期徒刑改判為9年零11個月,最后因病保釋,實際坐牢7年又7個月。按當時的政策,離開監獄后,一段時間(一般是六個月)不與黨組織發生聯系,即視為自動脫黨,脫黨時間較長的(三年以上)黨籍不能恢復。徐梅坤出獄時候病得要死,是被人抬出來的,等養好病,啥都晚了。
1929年浙江陸軍監獄受難者合影,前排左一為徐梅坤
徐梅坤雖然后面坎坷了一些,建國后在國務院參事的職位上,受到周恩來的關照,動亂年代受到的波及很小,最后長壽至104歲而終。相較于那些由他引路的、過早犧牲的同志,宣中華犧牲時年僅29歲,宣曾有一女兒因為夫婦都參加革命無暇照顧而夭折,已經足夠幸運。
二、學生領袖出道的宣中華
宣中華(1898—1927),浙江省諸暨人。1907年,宣中華在本村日智初小畢業,后又考入本區同文公學讀高小。1915年夏,宣中華考入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師范。1919年,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爆發時,他以極大的愛國熱情,從校園到街頭,四處登臺演說,散發傳單,張貼標語。他被推選為杭州學生聯合會的理事長,成為“宣言四方、力護新機”,“從事社會運動甚力”的“革新運動之先鋒”,領導了“一師風潮”和“驅齊逐夏”的斗爭。
宣中華烈士:大革命時期與諸暨同鄉汪壽華、何赤華并稱“三華”
1921年春,宣中華應陳望道(原一師教員,一師風潮后離開一師)函邀,赴上海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工作。不久,他在上海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并往返于滬杭間進行革命活動。此后,沈定一把家鄉衙前的住房供給宣中華等住宿,并請這些學生到他出資創辦的衙前農村小學擔任教師。同年10月,他以浙江農民協會代表身份前往蘇俄,出席共產國際1922年1月在莫斯科召開的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
1924年1月10日,由徐梅坤推薦,經我黨上海地委兼江浙區委討論決定,批準宣中華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正值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人的幫助下改組國民黨,實行第一次國共合作。在沈定一的幫助下,宣中華作為國民黨代表,出席了1月20日在廣州召開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他也是唯一一名連任國民黨一大、二大兩屆的浙江代表。會后,他回到浙江,即于3月30日在杭州籌建成立國民黨浙江臨時省黨部,并當選為執行委員,負責組建各縣市黨部和領導工農民眾運動。
國民黨浙江臨時省黨部的建立,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在浙江的實現。然而,在這個國民革命統一戰線內部,自始至終存在著左、右兩派尖銳復雜的斗爭。隨著宣中華的革命導師沈定一逐漸右轉,這種矛盾就激烈的爆發出來,而且直接就體現在宣、沈的對立上。
1925年3月孫中山逝世后,原本受其壓制的原秘書戴季陶開始活躍,撰寫了《孫文主義哲學的基礎》等小冊子,逐漸成為原中派發展成為新右派的代表人物,蔣介石等新右派領袖也從中找到了思想武器。素來與戴季陶親密無間的沈定一,在國民黨一屆三中全會后徹底倒向戴季陶,脫離了共產黨陣營。
同年7月,沈定一與戴季陶在蕭山衙前召開國民黨臨時浙江省執委會議,公然叫囂“共產主義不適合中國國情”,鼓吹“單純國民黨運動”,反對國共合作,反對階級斗爭學說,宣中華當即予以駁斥。11月,國民黨右派的西山會議召開后,宣中華就在海寧縣硤石東山主持召開了“國民黨浙江各縣市黨部聯席會議”(也稱“東山會議”)針鋒相對。
沈定一等右派分子于1926年1月23日非法召開浙江省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企圖成立所謂“正式”省黨部。宣中華一面向國民黨中央申訴右派的分裂行徑,一面督促省黨部加緊召開左派占主導的省縣市聯席會議。
1926年3月,經廣州國民黨中央批準,在杭州召開了由我黨和左派領導的國民黨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大會期間,沈定一向軍閥當局告密,迫使宣中華離會暫避,但會議仍順利進行。會議選舉宣中華、丁濟美、宋敬卿、鄭惻塵、查人偉、胡識因、張寅仲、潘楓涂、韓寶華等9人為省黨部執行委員,唐公憲、趙濟猛、章志衍、沈子臣、宓鑒琮為候補執行委員。宣中華、丁濟美、潘楓涂為常委,主持省黨部工作。這標志著國民黨浙江省黨部正式成立。
國民黨浙江正式黨部的成立,是反對國民黨右派斗爭的重大勝利。對于宣中華在浙江國共合作統一戰線工作中所作的貢獻,周恩來曾將他與李大釗、董必武、侯紹裘等相提并論,予以高度的評價和贊揚。
不過應當客觀的指出:在此后一年多左派黨部和右派黨部的并立競爭中,由于缺乏沈定一這樣的政商資源,左派黨部在浙江省實力派中的號召力是不如右派的,像策動省長夏超率部隊起義一事,主要是由沈定一系統與蔡元培北大系統合力所促成的。后面夏超起義失敗則進一步消耗了整個省府中心的革命力量。
此后,宣中華積極從事迎接北伐軍入浙和組建浙江臨時省政府等重要工作。在此同時,以蔣介石為首的新軍閥、新右派卻加緊背叛革命的陰謀活動。當北伐軍東路軍自閩人浙時,蔣介石就指使右派分子在福建結合一部分浙籍“孫文主義學會”會員,組成“浙江革命同志會”隨東路軍人浙。東路軍到達浙江后,蔣介石、何應欽、白崇禧等國民黨右派人物便在浙江安插黨羽,為篡奪勝利果實作準備。
蔣介石首先重用張靜江,準備由他主政浙江。1927年1月8日,浙江臨時政治會議在寧波成立,由張靜江、周鳳岐、韓寶華、陳其采、經亨頤、宣中華、蔣夢麟、蔡元培、褚輔成、戴任、馬敘倫等11人為委員,張靜江為主席,在張未到職前由蔡元培代理,蔣夢麟、馬敘倫都屬于蔡的北大系統,該會3月1月在杭州正式行使職權。杭州光復后,浙江省臨時政府于3月20日成立,由張靜江任省長。這些組織雖然還保留幾名中共黨員,但大權已基本落在以張靜江為首的國民黨右派手中。
為了控制浙江,蔣介石任命從軍閥部隊反正過來的周鳳岐為浙江軍事廳長,任命黃埔同學會骨干、時任東路軍第一師師長的王俊為寧(波)臺(州)溫(州)防守司令,任命反動軍人章烈為杭州公安局局長。同時又在杭州設立了東路軍總指揮部杭州行營。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部長陳果夫又根據蔣介石的旨意,派遣葛武棨、鄭異、肖錚等右派分子以特派員身份到浙江,在基層建立右派組織。
由于政權、軍權都不掌握在手中,隨著蔣介石的清黨指令發布,浙江省左派黨部很快就失敗了。
歡迎北伐軍第十七軍曹萬順軍長等抵溫合影。右四為宣中華
4月13日夜,宣中華秘密來到滬杭甬鐵路工會負責人薛雨霖(薛暮橋)的家中,商議赴滬躲避的安排。14日晨,宣中華化裝成鐵路列車長,在薛雨霖和杭州鐵路工會共產黨員沈樂山、方仁郎等護送下,由艮山門搭乘火車赴滬。下午,當火車抵達上海近郊龍華車站時,不幸被密布在車站周圍的國民黨特務發現而遭逮捕。
國民黨反動派以為可以從他身上挖出整個江浙地區中共黨組織的線索,15日,上海警備司令楊虎等在龍華警備司令部提審宣中華。面對誘降和酷刑、槍殺威脅,宣中華不為所動,正氣凜然地說:“你們殺了我,無非只不過一個宣中華,但千千萬萬個革命者會來殺你們的!”“中華今為革命而死,雖死無憾”。4月17日深夜,遍體鱗傷的宣中華被押解至龍華荒郊,慘遭殺害。
宣中華犧牲后,遺體卻未能找到。1960年,宣中華烈士的衣冠冢安葬于牌頭鎮中華村。2014年冬,省、市、鎮三級財政出資,對宣中華烈士墓重新進行修葺。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弟弟宣中禪跟隨兄長革命,擔任浙江省黨部農民部干事,也在四一二中被捕,1927年7月犧牲于浙江省陸軍監獄,一門雙烈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