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悟語
一年級數學學到解決問題之間、推遲、讀書時,很多孩子不太明白怎么做,出錯率非常高。
其實,按孩子認知水平來說,真要認真思考也能做對,只是一看這么多文字描述,先被嚇住了,怎么這么難?該如何下手呢?認為自己不能做,不愿意主動思考解決。
另外,孩子愿意思考了,卻總是丟三落四,或者漏數,或者回答不完整而扣分。
所以,除了要教會孩子理解這類題型外,還要教會孩子做題的具體步驟,讓孩子敢于知難而進,并寫出正確完整的答案。
啟發孩子理解這類題型
不要直接總結出規律,讓孩子死記硬背什么口訣,而是讓孩子在實際操作中體會,真正理解這類題型,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1、之間問題
小明住5層,小亮住9層,兩家之間有幾層?“之間”的意思是要去掉頭和尾,也就是不包括5和9層。
可以用數數、畫圖來理解,或者直接帶孩子看實際樓層。
2、推遲問題
從星期一往后推遲一天,意思是包括當天,推遲三天,就是從星期一往后數3天。
可以數數或看日歷解答問題。
3、讀書問題
從第10頁讀到第14頁,一共讀了多少頁?“從...到...”包括頭和尾,因為第10頁和第14頁都已經讀過,要計算在內。
可以用數數、畫圖或翻書的方法幫助孩子理解。
孩子具象思維發達,該類視覺化學習方法非常適合孩子,如果孩子學有余力,可以拓展列算式,鍛煉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
之間:9-5-1=3(層),因為還要把9層減掉。
推遲:1+3=4,推遲幾天就加幾天。
看書:14-10+1=5(頁),因為第10頁看過,要把減掉的這一頁加上。
教孩子做題步驟
孩子理解了問題指代的真正含義,重在應用。考試不會直接考課本上一模一樣的題目,會采用不同變式,考察孩子隨機應變的能力。
要讓孩子敢于挑戰難題,并保證正確性和完整性,需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步,讀題。
一個字一個字讀準確。如果第一遍不理解,就要再讀三遍。在讀題過程中找到關鍵信息,人物、數字、關系(之間、推遲、從...到...)、需要解決的問題。
第二步,畫圖。
把關鍵信息畫出來,采用兩種方式,直接寫數字,或者用符號代替,用大括號標出問題部分。
注意:寫阿拉伯數字時,數字之間要用逗號或頓號隔開,防止混為一個數字,導致判斷錯誤。
第三步,數數。
把大括號包括的數字一個一個數出來,看看一共有幾個,保證不遺漏。
如果擔心錯誤,可以數一個標一個數字,防止出錯。
第四步,回答問題。
孩子常常做完以上步驟就認為萬事大吉,沒有把答案寫上,所以一定要牢記這一步,要做到完整答題。
一般來說,考慮到孩子會寫的字不多,多是填空題,在題目中會有小括號,孩子只需在括號內填寫數出來的數字即可。
如果是應用題,要寫:“答:兩家之間有3層”“答:運動會星期四開”“答:他今天讀了5頁”。
做練習鞏固
對于普通孩子來說,做不到一學就會牢牢掌握,需要在不同的時間多次練習強化,理解并牢記做題步驟,才能胸有成竹地敢于面對不同的問題,順利解決問題。
比如“之間”問題,可以是樓層之間,可以是排隊之間,可以是擺放之間。
“從...到什么”,可以是看書多少頁,也可以是放假多少天。
放心,孩子適當多做一些練習,不是搞題海戰術,把孩子壓垮,而是重在讓孩子理解并掌握必須要學會的知識點。孩子熟練度增加后,做題正確率高,會越來越自信。
我發現孩子做三五道題后,畏難情緒明顯減輕,一看題目就有輕松的感覺,解題時情緒高漲,直呼小case,這不就是孩子自信的表現嗎!
寫在最后:之間、推遲、讀書問題,是一年級數學的必考知識點,在課本上是以練習的形式出現,全靠老師講解,孩子領會。如果孩子當堂沒有消化,再做題時就會困難重重,漏洞百出。
我們要及時關注孩子的做題情況,必要時給予輔助指導,幫助孩子跨過一個個難關,出錯率降到最低,越自信越愛學習。
我是@凝媽悟語
兩男孩媽媽,10多年育兒經驗
陪孩子閱讀、英語啟蒙、科學啟蒙
分享育兒感悟、落地育兒干貨
歡迎關注,育兒路上一起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