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陳賡急匆匆地帶著一個人來到了周總理的住處——西花廳。
陳賡在屋外大聲地喊道:“總理,鄧大姐,你們在家嗎?”
屋里的周總理和鄧穎超聽到外面的喊聲,頓時相視一笑,看來他們已經對陳賡的性子感到習慣了。
鄧穎超趕緊去開門:“來啦,來啦,你今天怎么……”
當打開門,看到陳賡后面的人后,她頓時止住了話頭。
陳賡立馬問道:“你們看,他像誰?”
還沒過幾分鐘,鄧穎超似乎認出了眼前的人,不禁熱淚盈眶,激動地說道:“孩子,你終于來了!”
陳賡帶來的人究竟是誰?周總理他們為何如此激動?
故人的遺屬
待兩人進門之后,周總理上下打量著那個陌生小伙,緩緩脫口:“干臣的兒子,果然和他的爸爸很像,那種蓬勃的氣質簡直一模一樣。”
鄧穎超與陳賡贊同地點了點頭。很明顯他們與小伙的父親十分屬實。
這位陌生的小伙名叫彭偉光,而他的父親正是烈士彭干臣。因為過早的分離,彭偉光對父親并沒有什么印象,只知道他是為國犧牲的。
這次除了來探望一下父親的戰友,還想了解一下他的父親究竟是什么樣的人。
不過,這次來剛好趕上飯點,周總理與鄧穎超熱情地招待著彭偉光,而陳賡也自顧自地坐了下來,很顯然他已經十分習慣了,把西花廳當成自己的家。
在飯桌上,鄧穎超熱情地給彭偉光夾著菜,周總理也用關懷的眼光看著他。
吃完飯后,他們決定帶著彭偉光出門游玩一番,直接把北京城逛了個遍。漸漸地,彭偉光感受到周伯伯他們的心意,也不再拘束,臉上多了幾分笑容。
到了傍晚時分,眾人坐在一起談話時,鄧穎超看著洋溢著青春氣息的彭偉光,眼中閃過幾分懷念,眼圈微微紅了。
她對彭偉光說:“孩子,你的父親是個很厲害的人,他干任何事從沒有退縮過。當初他犧牲時,我們沒能保護他的家人,如今也算有所交代了。”
周總理在一旁并沒有說話,但微紅的眼圈也透露著他沉重的心情。
看著二人悲傷的情緒,彭偉光不禁問道:“我的父親當初究竟經歷了什么,能給我講講嗎?”
然而,說到這里,周總理卻搖了搖頭,似乎是不愿提及。彭偉光也只是了解了父親的大致性格。
但僅有這么一點,彭偉光似乎想象出了一個高大、成熟的身影。他想自己的父親肯定是個很負責任的英雄吧。
彭偉光并沒有在這里多留,隔天便匆匆趕回了家鄉,回歸到自己普通的生活中。
令他沒想到的是,1957年彭偉光收到了一封來自周總理的信件,他被邀請去北京參加國慶典禮。
彭偉光頓時激動不已,說不定到時候還能見到毛主席。隨后,他便穿上一件比較正式的衣服來到了天安門下。
遠遠望去,看著天安門城樓上站立的高大身影,彭偉光激動不已,心想:那就是毛主席嗎?果然如傳說那樣偉岸!
這時周總理走上前來,說是帶他去見一個人,沒想到卻將他帶到了毛主席的眼前。
當得知他是彭干臣的兒子時,毛主席眼中也露出懷念的神色。
雖然只是跟毛主席匆匆見了一面,但彭偉光卻激動不已,他也更加好奇,自己的父親到底是什么人,為何毛主席與周總理他們都無比激動?
能干之臣
彭干臣出生于安徽省的一個小山村中,在很早的時候他便加入了我黨,開始為我黨東奔西走。
沒過多久,彭干臣便成為了黃埔軍校第一期的學生,與他是同一期的還有陳賡、徐向前等人,他們后來都成了赫赫有名的將軍。
在黃埔軍校中,彭干臣的能力突出,成績優異,是老蔣重點拉攏的對象。
當時老蔣為了獲得助力,經常找學生來談話,合他心意的便是重點培養的對象,像劉峙等人,不合他心意的他理都不理,比如沉默寡言的徐向前。
按照這個架勢,彭干臣肯定也被老蔣找過,談過話。不過,彭干臣早就加入我黨,有著極高的思想素養,根本不會被老蔣的高官厚祿誘惑到,自然成為被“棄”的人。
彭干臣并不在意,之后便前往蘇聯進修。回來之后,他便投入到北伐戰爭中,在其中立下赫赫戰功。
南昌起義爆發后,彭干臣受組織任命,來到上海,協助周總理進行地下組織建設工作。當時因為國民黨在上海的嚴防部署,導致我黨地下聯絡組織多處據點暴露。
又因為幾名成員背離了我黨的方向,導致上海的地下組織近乎崩潰。周總理派遣陳賡、李克農等人前往上海,重新建立地下組織。
而彭干臣也是其中的一員,相比于陳賡與李克農出神入化的潛伏能力,他更多的是培訓地下成員,幫助他們如何躲避追蹤以及如何潛伏。
在上海的這段日子里,彭干臣也曾擔任傳送情報的任務,并出色地完成組織的任務。他一直隱藏在上海的某個角落中,并未被敵人發現。
直到國內形勢愈發嚴峻,他才轉戰到明面上。1932年,彭干臣成為紅十軍的參謀長,與方志敏成為同伴,在浙贛地區與敵人進行游擊戰斗。
方志敏負責帶兵打仗,彭干臣則發揮自己的組織能力,在各地宣傳我黨的革命思想,吸引更多的百姓加入進來,很快閩浙贛革命根據地迅速壯大。
在一次反圍剿的作戰中,他跟隨方志敏與多倍于己的敵人進行戰斗。
二人采用游擊的戰術,將敵人耍得團團轉,并成功將敵軍殲滅。可以說,閩浙贛根據地的建立少不了二人的貢獻。
除了抵御國軍的進攻之外,他們還需要防備潛入的日軍力量。雖然當時全面抗戰并未爆發,但日軍的力量正在東三省向我國內部滲透,我國的形勢愈發嚴峻。
而此時國民黨依舊一意孤行,實行不抵抗的政策,在背后騷擾我軍。
之后彭干臣跟隨抗日先遣隊與敵人進行戰斗。當時他們的任務便是掩護紅軍真正的大部隊進行轉移。通過游擊的方式,吸引敵人的火力。
在此次抗戰過程中,彭干臣多次提出相關意見,幫助隊伍多次躲過敵人的追擊。
然而就在革命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彭干臣卻不幸犧牲,這對于我黨來說是巨大的損失。
周總理得知后悲痛不已,當得知彭干臣還有家人在上海的時候,他便命令在上海的地下組織暗中探查,最好是將他們接來延安。
然而,他們找了一段時間,始終沒有找到彭干臣家屬的身影。周總理得知后無奈嘆息,彭干臣是他們的功臣,可是他們連他的家人都保護不了。
其實,并不是他們找不到,而是彭干臣的妻子帶著兩個孩子為了躲避國民黨的追捕,離開上海。
當時為了不拖累自己的丈夫,彭干臣的妻子江鮮云便在老家躲了起來,生怕因為自己的關系,讓丈夫陷入危險之中。
后來江鮮云為了找到自己的丈夫,便選擇參了軍,而她的兩個孩子都被留在老家照顧。她并不知道組織一直在找她,就這樣生活了下去。
十幾年后,彭干臣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其中一個便是彭偉光。新中國成立之后,彭偉光趕到北京,希望能夠尋找父親的信息,這才被陳賡發現。
陳賡知道這些年來中央也一直在尋找烈士家屬,在確定彭偉光的身份之后,陳賡便帶著他來了西花廳。
彭偉光始終記得眾人對父親的評價,他也將繼承父親的遺志,努力為國家奉獻自身!
參考文獻
彭干臣:閩浙贛革命根據地反“圍剿”作戰指揮者,中國軍網,2021年04月08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