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楊成武陪同毛澤東在十三陵水庫
“能聽到毛澤東談話,是很榮幸的事情,他和我的每次談話,都能使我受到啟發和鼓舞,增添智慧和勇氣,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是楊成武將軍對毛澤東談話藝術的評價。
1949年12月,毛澤東應斯大林之邀訪問蘇聯,楊成武護送毛澤東到山海關,毛澤東回國時楊成武又到山海關迎接,與毛澤東同車返京。
在車廂里,毛澤東對楊成武談到了傅作義將軍。我們都知道,傅作義將軍對北平的和平解放是有功的,尤其是他發表的《通電》堪稱赤誠之言,高遠之見。
然而,在當時,有一些人對傅作義卻頗有微詞。
圖 | 傅作義
對此,毛澤東對楊成武說,一些地方上和軍隊的同志對我們用傅作義有意見,有些同志的意見還很尖銳,說什么早革命不如晚革命,還有說革命不如反革命的。
隨后,毛澤東詢問楊成武是否聽到過這種說法,他覺得這種說法對不對?
對此,楊成武沒有隱瞞,表示自己確實聽到過這種說法。毛澤東聽了楊成武的回答,搖了搖頭,表示這種說法不好,并說明了自己的理由。
毛澤東認為,我們建立新中國就像是建了一座很好的大廈,但是光有一個好的大廈是絕對不夠的,里面總不能是空空洞洞的,像沙發、桌子這樣的陳設總是要有的,還要安排掛上字畫,擺上花,這樣才不會顯得單調。
圖 | 開國大典
說完,毛澤東感慨道:可我們有的同志就只愿意要自己的陳設,不要別人的陳設。革命當然比不革命好,不革命就沒有革命的勝利,老革命貢獻是大,新革命也有貢獻,說革命不如不革命,這樣的話不好嘛。
最后,毛澤東信心十足地表示,我們的同志是懂道理的,要跟他們講清這個道理,他們會接受。聽完毛澤東的談話,楊成武不禁生出一種感慨:他的確是統帥,站得就是比一般人高,看得就是遠。
其實,不只是這一次,從楊成武之前與毛澤東的多次交集中,他對此也深有感觸……
楊成武終于見到了毛澤東,毛澤東稱他“人小鬼大”
楊成武同志1928年參加革命,身經百戰,功勛卓著,是我軍的著名將領。
圖 | 楊成武上將
楊成武第一次見到毛澤東,是在1929年3月的中旬。在那之前,楊成武從帶自己參加革命的張赤男那里,多次聽說過毛澤東、朱德的故事,他們簡直被說得神乎其神。
參加暴動后,為了躲避反動派的反撲,楊成武跟著部隊進入閩西綿延的林海之中。楊成武在那段艱苦的日子里時常會想這樣一個問題:毛澤東、朱德是否知道他們鬧暴動的事情呢?
楊成武希望能見他們一面,如果有機會能見到他們,他一定要讓他們把自己帶去當紅軍。
終于有一天,一個農會主席到山里找到楊成武,非常興奮地告訴他一個好消息:毛澤東、朱德、陳毅率紅軍攻入長汀,消滅了盤踞在汀州城的郭鳳鳴部隊。
圖 | 毛澤東和朱德的合照
聽到這個消息后的楊成武心里十分激動,馬上跟著張赤男來到長汀城。幾天后的一個晚上,楊成武正和幾個人在一個地主家的院子里開會的時候,張赤男領著一個人走了進來:
同志們,毛澤東來看望我們啦!這就是毛澤東同志!
一聽毛澤東的名字,楊成武馬上從地上跳了起來。
在月光的映襯下依稀可以看見,毛澤東身材高大,身穿一套灰布軍裝的衣服,頭戴八角帽,打著整整齊齊的綁腿,腳上穿著一雙麻草鞋。緊接著,毛澤東操著一口湖南口音關切地問大家:聽說你們也吃了不少苦,現在都好嗎?
說完,毛澤東逐一與大家握手,走至楊成武身邊時,毛澤東看著他問道:你叫什么名字呀?
“我叫楊成武!”楊成武激動的心情不可抑制。
毛澤東點點頭:“這個名字好哇,多大啦?”
“16歲?!?/p>
“繳過槍沒有?”毛澤東又問。
“我們一起繳過民團的兩次槍!”
說完,毛澤東握著楊成武的手更緊了,贊揚道:“好哇!真是人小鬼大呀!”
圖 | 年輕時的楊成武
這便是毛澤東和楊成武的第一次見面,雖然說他們在這之后也有過一些接觸,但都不能算是正式的談話,直到1935年8月,楊成武和毛澤東有了一次過草地之前的對話。
紅軍生死存亡之際,最艱巨的任務交給誰?
1935年8月1日清晨,楊成武突然接到軍團首長的通知,毛澤東和黨中央要他所在的紅4團擔任紅軍先遣團,要他火速趕到毛兒蓋,直接到毛澤東那里去當面領受任務。
得到這一通知,楊成武心里十分激動,立即帶著騎兵偵察排出發,一到毛兒蓋便徑直向毛澤東的住處直奔而去。楊成武在一座藏民小木樓里見到了毛澤東,毛澤東對迎面走來的楊成武說:“你來了,很好,坐下來慢慢說!”
楊成武對毛澤東恭恭敬敬地敬了一個軍禮:“主席,軍團首長要我來接受任務!”
毛澤東點點頭,告訴楊成武這次紅4團是先頭團,之前原本想要紅6團去,但試了一下沒有奏效,并分析了紅6團沒有奏效的三個原因,一是糧食準備不足,二是思想準備不夠充分,三是因為國民黨反動派和藏族上層反動武裝騎兵的伏擊。
說完,毛澤東走至地圖前感慨道,草地是陰霧騰騰、水草叢生、方向難辨的一片澤國,因此你們必須在茫茫的草地上走出一條北上行軍路線來。
圖 | 長征時紅軍走過的草地
緊接著,毛澤東對楊成武分析了當前的局勢:北上抗日的路線是中央研究過當前形勢后決定的正確路線,如果我們掉頭南下就是逃跑,就會斷送革命。說到這里,毛澤東的右手有力地向前一揮,堅決表示我們當前只有前進。
毛澤東認為,敵人料定我們會東出四川,他們認為我們不敢冒險橫跨草地,北出陜、甘,但敵人永遠摸不清我們的底,我們偏要走他們覺得我們不敢走的這條路。
隨后,毛澤東又詳細向楊成武分析了過草地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難。首先是可能遇到沒有人煙的情況,甚至可能連樹木都沒有,有些行人走過的地方水可能浸到膝蓋邊,夜間寒冷多雨露,白天則是氣候多變,一會兒烈日,一會兒陰天,隨時可能飄來雨雪……
不僅如此,毛澤東又為楊成武指出了解決困難的方法,強調最根本的辦法便是要向同志們講清楚,過草地途中可能遇到的一切困難,以及中央為什么決定要過草地北上抗日的道理。
毛澤東認為,只有同志們明確了這些,就沒有什么困難能擋得住紅軍指戰員。
隨后,楊成武向毛澤東報告了部隊當前的情況,大部分人都擁護中央北上抗日的決定,并且已經準備了一些糧食,加上沿途搞一些野菜,挨過草地應該沒有問題。不過每個戰士幾乎只有兩套單衣,想要抵御草地的嚴寒是個問題。
圖 | 紅軍長征過草地
毛澤東得知這一情況后,眉頭微皺,囑咐一定要盡量想辦法多準備一些糧食和衣服,以減少草地行軍的困難,隨后就是否已經找到向導一事詢問了楊成武。
楊成武表示已經找到一個熟悉地形的藏族通司,不過這個藏族通司年紀有些大了,已經60多歲,毛澤東對此表示了自己的顧慮,如果路上走不動該怎么辦?
楊成武接下來的回答打消了毛澤東的顧慮,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他們已經準備了8個同志,準備用擔架抬著他為大家帶路,毛澤東聽后表示認可,囑咐抬擔架的同志穩當一些,要注意尊重和團結少數民族。
盡管如此,毛澤東并不認為一個向導就能解決大部隊行軍的問題,建議要多做一些附有箭頭的路標,每逢岔路便插上一個,要注意插得牢靠一些,好讓后面的部隊能跟著路標繼續前進。
毛澤東考慮問題周到,針對紅四方面軍的第294團編入第4團的事情,叮囑楊成武必須要搞好團結,因為這是黨的事業能夠勝利的保證,只有搞好了整編后的團結,才是一、四方面軍親密團結的標志。
圖 | 到達陜北后的紅四方面軍
說完,毛澤東叫楊成武在木墩子上坐下,隨后親切地問道:“看看,你們還有什么困難?”楊成武表示一定遵照指示去做,如果遇到困難大家想辦法解決。
毛澤東對楊成武的回答非常滿意。楊成武站起身來準備告辭,毛澤東握住他的手,讓他先到徐總指揮那里去,接受完具體指揮后再回來一下。
快要黃昏的時候,楊成武返回到毛澤東的住處,保衛局長鄧發一見楊成武,便問他是否吃過飯了,楊成武這才想起自己還沒來得及吃飯,還要走幾十里路才能回到團部。
鄧發聽了讓楊成武稍等片刻,不一會兒端出了一個盛有6個雞蛋大小的青稞面饅頭。鄧發對楊成武說:“主席說你一天沒有吃飯,還要趕幾十里路,吃飽了好回去工作”。
楊成武餓的厲害,便狼吞虎咽地吃了兩個饅頭,當鄧發告訴他這是毛澤東一頓晚飯的時候,楊成武無論如何都不肯再吃。就在這時,毛澤東走了過來,叮囑楊成武一定要吃飽,不吃飽怎么過草地呢?
于是,楊成武在毛澤東的催促下又吃了一個饅頭,毛澤東緊緊握住楊成武的手,預祝他順利完成任務。隨后,楊成武離開毛兒蓋,連夜趕回了駐地?;厝ズ?,楊成武遵照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指示,在全團進行了過草地的動員,在楊成武的動員下,大家都理解了中央北上抗日的英明決策。
圖 | 毛兒蓋會議會址
8月21日清晨,紅4團肩負著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期望向草地進軍了,在沒有道路、沒有人跡、沒有山石和樹木的沼澤地里整整滾爬了6天之后,終于像毛澤東預測的那樣,勝利地闖過了草地,開辟了紅軍北上的道路。
“出兵綏遠,困難是很多的”
抗戰爆發后,楊成武奔赴抗日戰場,抗戰期間,楊成武依舊能見到毛澤東的命令和文章,卻未曾有機會再見到他本人了。一直到解放戰爭后期,才又受到毛澤東的兩次召見,分別是在河北省阜平縣城南莊和屏山縣西柏坡。
1948年4月17日,楊成武奉命趕到阜平縣城南莊晉察冀軍區司令部。那天,聶榮臻帶楊成武和趙尓陸去見毛澤東,聶榮臻問楊成武有多久沒見毛澤東了,楊成武想了一下后回答說有11年了,這次毛澤東把他們從數百里遠的地方調來,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情吧?
聶榮臻沒有回答楊成武的問題,告訴他見了毛澤東就知道了。
到達毛澤東住處后,毛澤東當時正在看書,人看上去有些消瘦,但精神還不錯。毛澤東讓楊成武坐下后,向他詢問起部隊的情況,尤其對一些戰役中的具體問題很感興趣,楊成武一一作了回答。
圖 | 聶榮臻
在匯報部隊情況的過程中,楊成武著重談了剛剛結束的出擊平綏線和察南戰役的情況和經驗教訓。聽完匯報,毛澤東對楊成武分析起了當前的形勢。
毛澤東認為,當前解放戰爭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反攻階段,隨后分析了南線和北線的形勢,最終得出結論:如今主動權掌握在我們手里,敵人則處于被動地位。
緊接著,毛澤東對楊成武說:“成武,選一個你熟悉的,戰斗力最強的旅,準備跟我到東北去。”對楊成武來說,這個任務來得很是突然,當即覺得肩上的擔子變得重了很多。
離開毛澤東的書房后,楊成武便連夜與聶榮臻和趙尓陸商量,挑選執行這項特殊任務的部隊,最后決定派戰斗力很強的第2縱隊第4旅執行這項任務。選定部隊后,他們又研究了行動路線,最終選定了過平綏鐵路的地點。
第二天吃過早飯,楊成武等人又到毛澤東臥室報告了研究情況,毛澤東表示同意后,楊成武才離開城南莊,回到廣靈縣暖泉鎮,并向野司前委作了詳細的匯報。
隨后,楊成武又跟大家一起對護送毛澤東的任務進行了慎重、細致、認真的研究,統一意見后呈報給毛澤東和聶榮臻。十幾天后,毛澤東發來電報,表示上次談的任務已經撤銷。
原來,毛澤東當時身體不太好,斯大林請他去蘇聯療養,但考慮到戰爭環境下難以有絕對把握,再加上長途跋涉,經過慎重斟酌,大家覺得還是不去為好。
圖 | 毛澤東
10月3日,毛澤東再次召見楊成武,楊成武隨同聶榮臻一起,去黨中央駐地屏山縣西柏坡接受新的任務。
這天下午,楊成武等人來到毛澤東的住處,在座的中央首長還有周恩來、朱德、劉少奇、任弼時等人。會議開始后,毛澤東依次拿起兩份電報讓眾人先看看。
這兩份電報,一份導演出了后來著名的遼沈戰役,一份更加具體地將攻打錦州明確提到議事日程上。等大家看完兩份電報,毛澤東詢問大家的意見,然后站起身,伸出兩個手指說道:
晉察冀野戰軍7個縱隊,現在改組為華北野戰軍第2、第3兵團,由楊成武任第3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李天煥任副政治委員。你們兵團準備進軍綏遠,開辟新的戰場,配合東北作戰。你們的任務是把傅(傅作義)的嫡系部隊拖在平綏線,調動他們向歸綏、集寧、張家口轉移,使華北的敵人不出關、少出關。與此同時,第2兵團一部在北平、張家口一線配合你們在綏遠的作戰。并要求你們20天內完成一切準備。
圖 | 遼沈戰役中的一幕
緊接著,毛澤東分析了出兵綏遠的困難。
第一,傅作義在綏遠經營了20多年,孫蘭峰和董其武部這兩支主力是他的全部資本,你現在要消滅他的命根子他非和你拼命,那里的群眾對解放軍了解不多,征糧困難;第二,供給支前存在困難,供給到前線很不容易;第三,將要面對的戰斗可能很不順手。
毛澤東提醒楊成武,現在跟過去在毛兒蓋過草地的時候不一樣,那個時候是帶一個2000人的團,可現在是有4個縱隊的兵團,還有騎兵師、地方武裝以及上萬民工,10萬多人都要吃飯,困難一定會有,所以更要做足充分的思想和物質準備。
另外,毛澤東指示楊成武一定要首戰必勝。第一仗消滅掉集寧那個師,然后從集寧由東到西同時進軍,占領包頭,把綏東、綏南、綏北都占領了,只留下一個歸綏,那時就站住腳了。
最后,毛澤東又特別強調道:記住,你們進軍綏遠是抄傅作義的“老家”,拖住關內的敵人。你們不僅要在軍事上打勝仗,保證東北決戰的勝利,還要經營綏遠變成解放區。
圖 | 指揮所中的楊成武
毛澤東把進軍綏遠的困難說得這樣細致具體,對楊成武啟發很大。聽完毛澤東的指示,楊成武深刻體會到他的一貫思想:在戰略上藐視困難、戰術上重視困難。
在經過充分的思想準備之后,楊成武按照毛澤東的指示,開始率部向綏遠挺進,勝利完成了配合東北決戰的牽制作戰的任務。
毛澤東的這次談話給楊成武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位具有偉大軍事天才的統帥,這不僅表現在他能夠用兵如神地指揮與調動敵人,取得戰場主動權,同時也表現在平凡瑣事中的細微之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