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作為重要的能源資源,在全球經濟發展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地位,無論是傳統的燃油需求,如汽車、航空等行業,還是石油化工產業中的眾多衍生品,像塑料、化纖等的生產,都依賴于石油的開采與加工。因此石油類專業的人才在石油勘探、開采、生產等環節有著持續的需求。
而且在就業初期,石油工程專業畢業生往往能夠獲得相對較高的薪資,因此石油類高校每年都是競爭的搶手高校,在近些年尤甚。作為石油行業“四大金剛”之一的西安石油大學就得到了眾多學生的青睞。
首要的還是其“后臺夠硬”,能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就業平臺,西安石油大學的前身創建于1951年,是我國第一所專門培養石油石化技術干部學校,也是陜西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共建高校。有了行業領軍企業“三桶油”背書,該校學生的就業自然不是問題,其優勢要高出同層次高校不少。
那為什么如此高薪的行業很少有人去分一杯羹?這源于石油行業的專業壁壘,無論是勘探、開采還是加工,每一個步驟都需要非常高的專業能力,需要精細化的操作。因此高校的育人水準就成為了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這就與西油另一優勢高度契合了。
該校現開設的專業中,石油工程、資源勘查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等5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另有化學工程與工藝等12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以及海洋油氣工程等15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從其專業建設成果,不難看出其教研平臺以及師資力量等各項實力都非常堅實,可以滿足人才培育的所有需求。
而且該校的培養模式也對未來發展非常利好,包括本碩分流培養以及“3+1”模式培養等,前者針對于想要繼續深造的學生,后者則為想要直接就業的學生打造。本碩分流培養采取高考招生,在本科階段實行階段性考核機制,對學業成績進行審核,這樣的保研競爭相較會小非常多。
而“3+1”模式則是指三年在校學習本科課程,一年在企業進行實習實踐和畢業設計,由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共同培養。這種培養模式的目標是著力培養一批工程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掌握關鍵技術的工程應用型人才,實踐企業手把手培育,自然更希望學生能夠在此就業,他們“更容易上手”的優勢也成為就業中的核心競爭力。
石油的應用仍舊會持續相當久的時間,其就業也依然會是“香餑餑”,石油類高校也會因為行業的高壁壘獲得更廣泛的發展。如果想要更廣闊高質的就業機會,西安石油大學會是非常好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