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淮海戰(zhàn)役,可以說是一場奠定我國江山格局的的決定性戰(zhàn)役,也是粟裕將軍指揮藝術的巔峰之作。
然而,在此戰(zhàn)中,粟裕卻對黃百韜自殺事件表現(xiàn)出了異乎尋常的強烈反應。
黃百韜的自殺,是否與淮海戰(zhàn)役的勝敗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粟裕又在擔憂什么?這一切的背后,又隱藏著怎樣的歷史真相呢?
淮海戰(zhàn)役前粟裕兩次“斗膽直陳”
在淮海戰(zhàn)役前,粟裕兩次“斗膽直陳”的建議,對戰(zhàn)役的進程和結局產生了重要影響。
第一次是在1948年初,粟裕提出了關于改變中原戰(zhàn)局的戰(zhàn)略構想,這一建議得到了軍委和毛主席的重視,這也直接導致了淮海戰(zhàn)役的發(fā)起。
第二次是在淮海戰(zhàn)役前夕,粟裕將軍建議推遲戰(zhàn)役的發(fā)起時間,以便更好地集結部隊和準備物資。
毛主席和軍委經過慎重思考后,接受了這個建議,使得淮海戰(zhàn)役能夠在最佳時機發(fā)起。
之后,毛主席點將粟裕,任命他為華野代司令兼政委,主要負責戰(zhàn)役的構思、發(fā)起和實施。
1948年11月淮海戰(zhàn)役開始之初,國民黨將領何基灃和張克俠率領部隊直接在前線起義。
當時黃百韜任第七兵團的司令員,他聽到消息后,便安排部隊向徐州方向逃跑。
黃百韜在天津出生,早年家中略有盈余,所以曾上過幾年私塾,后因家貧參軍,曾先后效力于北洋軍閥李純和奉軍張宗昌。
此人具有很強的審時度勢的能力,在軍隊混熟了以后,通過關系到正規(guī)的軍事學院接受了全面的軍事和政治教育,其軍事才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且對部下的管理十分嚴格,他身上并沒有其他國民黨高層軍官的驕奢之氣,因此,他的部隊成為了國民黨軍中的一股清流。
1947年,孟良戰(zhàn)役師長張靈甫陣亡,國民黨軍進行了重組和調整。
蔣介石注意到了黃百韜在膠東的戰(zhàn)績,覺的他是個可用之人,就將他調到河南。
黃百韜到任后,負責防守黃河防線,面對解放軍的進攻,指揮部隊進行了堅決的抵抗。
活捉黃百韜,全殲黃兵團
我軍基于戰(zhàn)略地位和部署兵力分析后,認為黃百韜不是蔣介石的嫡系,他被包圍后,國民黨軍隊不一定會全力相救。
因此,我軍需要先集中力量解決這支有一定戰(zhàn)斗力的軍隊,以免在后續(xù)戰(zhàn)役中受到牽制。
然而我軍即使行兵再迅速,黃百韜憑借敏銳的嗅覺,還是發(fā)現(xiàn)了我軍的意圖,帶軍向徐州方向撤退。
就在我軍以為要和黃百韜失之交臂之時,黃百韜卻突然停止了西逃,開始原地休整,原來是國民黨國防部命令他等待由海州方向西撤的第44軍。
按照國民黨的計劃,當時蔣介石嫡系,徐州剿匪總司令劉峙帶領44軍和黃百韜會合后,可以更好地組織防御或者撤退行動。
但沒想到劉峙找借口將指揮權交給了其他人,自己則坐飛機去了蚌埠,遠離了戰(zhàn)場。
我軍趁機將黃百韜第七兵團圍困在碾莊地區(qū),對此黃百韜指揮部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還曾嘗試反擊和突圍,但均未能成功。
在此期間,蔣介石得知黃百韜被圍的消息后大驚,曾急令邱清泉第二兵團和李彌第十三兵團前去解圍。
然而,兩兵團在長達數(shù)天的時間內未能突破我軍的防線,黃百韜未等到援軍,在被我軍圍困17天后,被全部殲滅。
我軍稱:曾出面勸降黃百韜,但他拒不接受,我軍遂將他擊斃;國民黨則說,黃百韜是得知突圍無望后,開槍自戕,雖然其中過程已不考究,但結果十分喜人。
聽聞黃百韜自殺,粟裕一頭栽倒
黃百韜死亡的消息傳出后,粟裕之所以會暈倒,并非是因為他與黃百韜之間有什么淵源,而是因為他放下了心里一直懸著的那塊大石。
多年以后,粟裕夫人楚青談到自己的丈夫曾說,粟裕帶兵打仗許多年,就緊張過兩次,其中一次就是圍殲黃百韜兵團……
黃百韜雖然出身雜牌,并非蔣介石的嫡系,但他憑借自己的努力和戰(zhàn)功,一步一個腳印地坐到了兵團司令的職位。
之前和劉伯承在戰(zhàn)場上相遇也是互有勝負,所以在戰(zhàn)場上,黃百韜的存在,讓粟裕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粟裕之前也曾表示,自己如果在戰(zhàn)場上,和黃百韜遇見,一對一不一定有勝算。
但他性格內向,不喜歡抱怨和訴苦,更愿意將壓力變?yōu)閯恿Γㄟ^自己的行動來解決問題。
所以粟裕聽到黃百韜被全殲的好消息后,才會身心俱疲的暈了過去。
可以說黃百韜全團被殲,其覆滅加速了國民黨在華東戰(zhàn)場的崩潰,也使得國民黨在淮海戰(zhàn)役中的戰(zhàn)略防線出現(xiàn)了重大缺口。
另外,黃百韜被圍17天未得到救援,絕望之下自殺的事情傳開后。
在軍事、士氣、戰(zhàn)略和政治等方面對國民黨軍都產生了負面影響,也加速了國民黨在淮海戰(zhàn)役中的失敗。
之后我軍勢如破竹,淮海戰(zhàn)役以60萬對80萬獲勝。據(jù)不可靠消息,此戰(zhàn)我軍傷亡13.6萬,其中有一半,是折損在圍攻黃百韜的碾莊攻防戰(zhàn)中。
結語
劉峙在淮海戰(zhàn)役后被撤了職,后帶著家人逃往國外定居,后在同僚的求情之下經蔣介石同意才回到臺灣。
黃百韜后事由他的夫人金素勤辦理,金素勤在黃百韜去世后,籌集資金將其安葬在南京紫金山下的蔣王廟,位置相對隱蔽。
黃百韜生前雖然效力于國民黨軍隊,但在抗日戰(zhàn)爭中也積極抗日。
我軍高層軍官對他的軍事才能多有贊賞,再加上他在國民黨內的地位和影響力較小,所以墓地沒有遭到破壞,一直保留到了現(xiàn)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