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5月,179師接到一項重要任務:前去接應180師。
179師師長連忙下達指示,要求團長周珠山派出軍隊救援。
誰曾想,電話中的團長并沒有答應,反而質問他:“我現在手中只剩4個排了,都沒人了,你知道嗎?”
這名團長為何如此大膽,敢質問師長?難道有什么難言之隱?
陷入絕境
抗美援朝戰爭進行得如火如荼,此時已經步入第五次戰役。
由于晝夜不停地進攻,志愿軍戰士們陷入疲憊狀態,而美軍的攻勢甚猛。為了留存實力,彭老總下令志愿軍向北轉移,暫時進行休整。
但戰場局勢多變,加上美軍遍布,指揮部未能形成完整的撤退計劃。也正是在此基礎上,出現了多種不利情況。
在撤退的過程中,一些部隊遭到了美軍的阻擊,由于未能及時察覺,損失慘重。而其他陣地的部隊也發生了類似的情況。
指揮部并未下達作戰指示,各部隊只是悶著頭地往北跑,都不知道防御與撤退,很有可能造成混亂。
這不,60軍180師就面臨著極為不利的情況!
當時指揮部下達撤退的命令時,180師奉命阻擋美軍的進攻,為撤退的部隊提供方便。
本來并沒有什么情況,誰曾想在行軍過程中狀況百出,不是遇到了敵軍,耽誤了一會兒,就是臨時去支援其他部隊。
導致到最后180師都未能按照預先的計劃到達目的地。
當時由于其他部隊撤退過程混亂,導致180師行進過程中未能受到保護,以至于被美軍團團圍住。
在被圍住之前,鄭其貴連忙告知韋杰這一情況,請求增援或者是他帶隊向漢江北岸撤退。
接到請求后,軍長韋杰并沒有同意,認為還沒到這種地步,況且指揮部并沒有下達命令,所以不需要行動。
但韋杰不知道的是,此時總指揮部已經一片混亂,彭老總幾人忙得團團轉,根本無暇顧及他們。
但眼看著美軍即將行進至他們附近,鄭其貴再次向韋杰報告情況,想要向北岸撤離。此次韋杰還是沒有收到指揮部的命令,再一次拒絕了。
其他部隊接連撤走,180師人心浮動,都想要跟著撤退,但想到沒有軍長的命令,就無法行動。
知道韋杰“油鹽不進”,鄭其貴嘆了一口氣。
此時,各陣地都陷入困境,尤其是守衛后撤通道的540團,他們遭到美軍多波進攻,似乎馬上就要抵擋不住了。
若是后撤道路被封死,那180師很有可能被困在南岸,無法逃出。
加上美軍與韓軍逐漸縮小包圍圈,180師的戰士們只能堅守陣地,進行反抗。
但很明顯,在撤退的過程中,沒有充足的后勤補給,180師的武器裝備消耗殆盡。
等真的沒有的那一天,很有可能就是180師的末日!
鄭其貴連忙向軍長告知這危險情況,此時韋杰才意識到180師的處境,連忙向自己麾下的179師與181師發去命令,要求他們去支援180師。
誰曾想179師的師長給底下的團長打電話,要他前去帶兵支援時,那名團長卻氣急敗壞地說:“我手下只剩下4個排了,你知道嗎?現在拿什么去救援?”
這個團到底發生了什么?
損失慘重
我們就拿179師536團舉例,看看179師究竟經歷了什么?
536團是被命令前往救援180師的團,團長名為周珠山。
當時他們奉命跟隨部隊在馬坪里進攻美軍陣地,他們的對手是美7師。
戰場上硝煙彌漫,美軍的飛機在上空盤旋,時不時落下一顆炸彈,戰場上頓時被砸出一個大坑。隨之而來的便是志愿軍戰士們一個個倒下。
相較于美軍精良的武器,志愿軍戰士們的武器似乎還停留在步槍、機槍、大刀的基礎上,相差較大。
為了將敵軍全部消滅,536團多次發動猛攻,將敵軍的一波波進攻擊退,成功守住了陣地,以及后方的道路。
但接連幾次猛攻,致使戰士們精疲力盡。而且彈藥損耗極大,已經堅持不了幾天了,然而美軍似乎沒有停下來的架勢。
為了擺脫困境,團長周珠山只好向附近部隊求救,希望能夠多些兵力,或者補充些彈藥。
電報剛剛發出去,敵軍再一次襲來,周珠山匆匆上了前線,與敵軍展開激戰。半天時間過去,敵軍的進攻弱了下來,他們又挺過一波。
“團長,二營就快堅持不住了,我們就剩下十幾個人了!”二營的指揮員說道。
周珠山聽后心中十分悲痛,為戰士們的犧牲而悲痛。但他根本來不及調解心情,就再次迎上敵軍。子彈沒有了,他們就用大刀,與敵軍近身搏斗。
而二營依舊堅守在陣地上,他們誓死要將敵軍打退,守住第一道防線。
但兩個陣地上的情況都十分緊急,周珠山也曾尋求師部的支援,但很明顯其他的師隊也正在對敵,要不就是往北撤退,根本無暇顧及他們這里。
整個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志愿軍部隊都在迎擊敵軍,根本沒有時間顧及其他部隊。
周珠山眼見陣地上的攻勢漸歇,想到二營營長說的話,他只好帶領一支隊伍前去支援,而陣地的指揮任務便交給了副團長。
其實,從軍隊的部署情況來看,實在是給人一種“拆了東墻不西墻”的感覺。最后他們的數量只會減少,不會增多。
但二營陣地也算勉強救下了。但看著倒在戰場上,永遠不能站起來的戰士、看著無數的傷員,周珠山的內心極為悲痛。
536團守住了陣地,卻損失了許多戰士。還剩4個排是什么概念呢?
按照編制,一個團下面總共有3個營,一個營有3個連,一個連就有3個排,也就是說,一個團下面總共有27個排,大約1000多人。
而現在他們的團只剩下四個排了,也就是大概剩下100多人。
536團遭受極大損失,根本無力去支援被包圍的180師。
而179師其他的團也在奮力抵抗美軍的進攻,都沒有救援的機會。
和179師有相同處境的還有181師,他們激戰在前線,并沒有救援的時間。
慘痛的教訓
此時,179師與181師陷入混戰。180師被包圍之后,又發生了什么事?
知道現在形勢緊張,各部隊也在奮力抗擊敵軍,無力救援,180師決定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強渡北漢江,想要通過這種方式與我軍主力部隊會合。
然而,美軍時刻盯著我軍的行動,飛機大炮連續轟炸,我軍根本不能前進,只能在岸邊停滯不前。
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到達北岸,他們只能趁著敵軍不注意的情況下渡江,但沒想到還是被敵軍發現。我軍雖然渡過了漢江,但損失慘重。
鄭其貴立馬帶領隊伍向深山老林行進,這樣必能避開敵人的耳目。戰士們信任鄭其貴,聽從他的調派。
而代司令員王近山得知180師動靜時,卻接連發多個電報,不要隨意走動。180師卻沒能接到這一命令,只因鄭其貴下達了一個命令:摧毀電臺與密電碼。
這也是鄭其貴最后悔的事情,也是彭老總最生氣的一點。
在鄭其貴看來,他們已經被包圍了,若是被敵人抓到,電臺泄露,那后果不堪設想。所以一不做二不休,將其全部毀掉,這樣敵軍就查不到什么了。
鄭其貴卻沒想到,電臺被毀了,他們怎么聯系指揮部呢?
就這樣,180師徹底失聯,指揮部根本不知道180師的情況。
接著,鄭其貴又下達了第二條錯誤命令,那就是分散突圍。分兵若是在優勢的情況下,能夠起到巨大的作用,但若是運用不當,很可能會遭受滅頂之災。
師長鄭其貴帶領一支隊伍突圍,最后只有鄭其貴存活。而其他的突圍部隊死的死,傷的傷。除去被美軍俘虜存活下的戰士,180師僅剩下2000多人。
損失巨大,讓人難以想象。彭老總得知后十分生氣,直接在會議上點韋杰的名字,說了他一頓。而韋杰低頭不語,甘愿接受責罰。
韋杰知道,這次180師的失敗大部分原因在于他這個師長,如果他能夠分清形勢、如果他能答應撤到北岸的請求,那部隊也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此次180師差點全軍覆滅,讓彭老總看到了部隊的多處不足。這是一次慘痛的教訓,是任何人都不愿想起的回憶。
韋杰將這場戰爭的失敗永久地放在了自己的心中,他曾說過要將戰士們完好無損地帶回國,但是他卻食言了。
為了一雪前恥,180師上級大換血,隨后進行緊急訓練,不久之后便投入戰場。
這次彭老總并沒有說什么,只是讓他們好好打。
這次戰士們鉚足勁兒,要將敵人打退。戰場上捷報頻傳,彭老總看著手中的電報十分欣慰。眾將士將悲痛埋在心底,將其化作動力,奮力與敵軍拼殺。
而這次,180師取得勝利,之后更是捷報不斷。
失敗的教訓是慘痛的,唯有重視起來,才能將其化作經驗,成為戰場上的助力。沒人希望失敗,他們從始至終渴求的只有勝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