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棟哲生氣媽媽偷偷出去下館子,暴跳如雷,大罵宋瑩拋夫棄子不講道義,講著講著,把自己刷牙偷懶的事給漏了,反招一頓打!
笑死!
棟哲這個小皮猴時常挨打,不刷牙挨打,抄作文挨打,偷偷跑去上海找老大還是要挨打。
可偏偏這個老挨打的皮猴子長得是陽光明媚,自信大方!
而不怎么挨過打的筱婷,膽小謹慎,弱小無助。
像棟哲這樣的孩子也不是電視劇特例。其實生活中也有,該打打,該罵罵,該疼疼,孩子就這么皮實地長大了。
好像挨過打的孩子,也沒有什么嘛!不是說不能打孩子嗎?
先申明——我不是在主張打孩子罵孩子,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父母的心頭肉,我們要講道理,要循循善誘!真要打孩子,也不能打重了,主要是小小懲戒型打。
但是,我是說但是,但是,也別對打罵小孩子太排斥。
近幾年的育兒風,過于溫柔。時常讓新手爸媽們不知所措。
要照顧孩子的情緒!
要照顧孩子的自尊!
不能兇孩子,不能打孩子,不能……
委屈了,自個兒,還教育不好孩子。
別介!孩子是花朵,但花朵也是要經歷風雨的呀!你能不吼不叫地教育孩子,但你能保證他/她在外面不被人吼不和小孩打架?
小孩子其實可聰明了,會察言觀色得很。知道要哭得當著媽媽的面哭,在爸爸那哭不管用。知道當媽媽叫全名是生氣了,得收斂著來。知道奶奶外婆寵他/她,一跟老人一起吃飯,就不會拿筷子了,瞧,多聰明!
相比孩子闖禍了直接打罵孩子,隱忍不發繼而對孩子冷臉相待,很明顯,是后者更讓人窒息,更讓孩子變得小心翼翼。
真要打,有幾個可以注意點的地方:
敏感的孩子謹慎打,大大咧咧的孩子可以打。
女孩子少打,男孩子則沒那么多顧忌。
可以打,但也別頻繁利用打罵的手段,打多了,孩子也疲乏了,無所謂了。這時候真成了家常便飯沒有懲戒的作用了!
還有,打人不打臉orz。。。
最重要的是,打罵是打罵,愛是愛!錯了得懲戒,該表達愛意的時候也別吝嗇,做一個簡單的好理解的父母,不要讓幼小的孩子在猜忌中變得猶疑慌張,進而不自信。
林棟哲雖然老挨打,但是,從未懷疑過父母對自己的愛,這源于父母對他大事小事的信賴和支持。
反觀莊筱婷,從小被奶奶的“學習不好爸媽就要離婚”惡語嚇唬著,父母感情不和爸爸對她關注不夠更是加深了她的這種認知。一直活在小心謹慎的狀態。底氣沒有,何來自信!
讓孩子能夠清晰地知道你的雷區,也讓孩子知道你對他的炙熱的真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