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這句話用在廣州現在的“電雞”亂象最合適不過了吧!
如今,大家看看廣州是不是到處充斥著這樣的現象:
地鐵口人行道上停滿了亂七八糟的電雞,行人走路比過羊腸小道還艱辛;
你安靜地漫步在國際化一線大都市繁華的街道上,突然鬼火少年呼嘯而過,嚇得你嬌軀一顫;
你開私家車被電雞堵在了綠燈前寸步難行,還經常過著機動車道上給電雞讓行的開車囧境。。。。
城市各個角落中這一幕幕的交通劇情,似乎總存在電雞這位“主角大咖”!
十年之前,我沒有電雞,你沒有電雞,我們還是一樣,公交地鐵私家車行人,行走在各自熟透的街道;十年之后,我們有電雞,還可以飆車,只是這種畫面,再也找不到曾經的美好,羊城最后難免淪為雞城。--來自陳奕迅沒唱過的歌《十年之電雞》!
電雞即將一統廣州交通?
目前,電雞在廣州已經突破了600萬輛,而且在以每個月10萬輛的速度增長,相當于每天有3000-4000輛的電車上牌上路,平均每四個人當中,就有一個騎電雞出行。
根據當地交通部門統計數據顯示,廣州每日的電雞出行量達到了近700萬人次,是公交客運量的兩倍,僅次于地鐵。
增速如此之快,保有量如此恐怖的電雞,正在創造著一個個現象級的驚人數據。
按現在如此發展下去,電雞一統廣州的交通,真的是指日可待了!
電雞之所以受到廣州人的青睞,主要還是得益于其無可比擬的天然優勢!
對于很多人來說,“電雞”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甚至就是出行的不二之選!
它是上班族的忠實伙伴!
在廣州這個快節奏的城市,交通擁堵是家常便飯。汽車在馬路上如蝸牛般緩慢爬行,而“電雞”卻能靈活地穿梭于車流之間。
每天早上,上班族們可以多睡一會兒,然后騎著“電雞”風馳電掣地奔向公司,不用擔心被堵在路上遲到。
“電雞”就像是一位忠實的伙伴,陪伴著人們開啟新一天的奮斗。
它是外賣小哥的親密戰友!
外賣小哥更是把“電雞”視為生命。
他們騎著“電雞”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飛馳,爭分奪秒地將美食送到顧客手中。
“電雞”的速度和便捷性讓他們能夠高效地完成訂單,賺取生活的資本。
對于他們來說,“電雞”是實現夢想的工具,是通往幸福生活的橋梁。
它是居家外出的必備助手!
還有那些日常買菜、接送孩子的人們,“電雞”也是他們的得力助手。
把菜放在車筐里,或者讓孩子安穩地坐在后座,輕松地穿梭在社區和市場之間。
“電雞”為他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讓他們在忙碌的日子里也能感受到一份小小的愜意。
然而,它也是交通混亂與安全隱患的代名詞!
電雞亂象遭到口誅筆伐,專項整治刻不容緩!!
在一些人眼中,他們將“電雞”視為是肉中刺、眼中釘,只因那一幕幕觸目驚心的亂象,還有那一起起人命關天的電雞交通事故!
根據廣州市醫院的統計顯示:因電雞引發的事故居高不下,在創傷骨科的床位占比高達6到8成。
更讓人遺憾的是,在電雞的相關交通事故中,高達3/4的騎手因為沒有帶頭盔而死亡。
確實,近年來,廣州的交通秩序因為“電雞”的野蠻生長而變得一團糟。
很多電雞人無視交通規則,闖紅燈、逆行、占用機動車道、在人行道上橫沖直撞等等。這不僅給自身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風險,也讓其他行人和車輛感到膽戰心驚。
汽車司機們對這些不守規矩的電雞恨得牙癢癢,他們在行駛過程中不得不時刻保持警惕,生怕一個不小心就與電雞發生親密接觸。
“電雞”的停放問題同樣也是讓人頭疼不已。
路邊、人行道、地鐵站口,到處都是亂停亂放的“電雞”。它們東倒西歪地躺在那里,嚴重影響了市容市貌,也影響了行人的通行,更是極大的安全隱患。
種種“惡行”之下,電雞便成為了很多人怒噴的對象,更期待交通部門盡快出手管一管了,要不然真的太“無法無天”了!
人類的悲喜并不相通,電雞未來何去何從?
面對電雞這樣的社會亂象,難道城市的交通管理者們就不聞不顧甚至熟視無睹嗎?
其實不然!
為了打擊電雞的違章亂象,廣州在9月20日就發布了《廣州市電動自行車管理規定(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見稿)》,推出專項管控整治措施!
消息一出,確實引發了社會的廣泛討論和針鋒相對!
讓網友吵得最兇的,必是那15公里每小時的限速!
這條堪比“老頭踩單車還慢”的速度限制,老頭樂看了都得樂得合不攏嘴,更被網友出奇一致地評價為“無腦”。
同時,也有一些想將電雞踢出廣州的市民認為:這樣的管控還是顯得不痛不癢,最應該的就是加大處罰力度,比如違章一次罰他個千八百的,看他們還敢不敢亂來。像現在這樣,抓到一次就罰個50塊,違章成本太低了,低到違章者根本不放在心上,可能轉身就忘了,下次還是胡作非為。
也有一些人補充說:電雞不應該劃入非機動車,而是應該劃為機動車,就像現在的新能源汽車一樣,必須要考取駕照才能上路開電雞。只有這樣,大家才懂得交通規則,也才有可能遵守交通規則,構建出文明出行安全駕駛的意識。
確實,對于“電雞”駕駛者來說,也應該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遵守交通規則,文明出行。佩戴好頭盔,不改裝、不超速、不逆行、不闖紅燈,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負責。
只有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我們才能在“電雞”的便利與安全之間找到平衡,讓廣州這座城市更加和諧、美好。
校長認為:其實“電雞”本身并沒有錯,錯在使用者的不規范不文明;大家要管要禁的對象也不是電雞,而是電雞車主所制造的種種亂象!
對此,大家有什么想說的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