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
1.2024Q1-3,醫藥細分領域增速表現分化較大,創新藥整體趨勢表現亮眼,化藥板塊仍受集采影響較同期收入增速放緩、但利潤增長較快,原料藥景氣度較高,血制品實現穩健增長。這些板塊有望迎來觸底反彈。
2.醫藥基金重倉創新藥,非醫藥主動基金偏好醫療器械:對于醫藥主題基金,近幾個季度對創新藥的持倉比例持續提高,2024Q3占比達到了39%,其次醫療器械持倉占比也一直較高(除2023Q3 醫院反腐影響占比下降),2024Q3 達到 18%,CXO 近幾個季度的持倉占比也有所上升,24Q3到17%。對于非醫藥主動基金,近幾個季度對醫療器械的持倉比例最高,2024Q3占比達到了32%,其次是創新藥,2024Q3 達到 22%,化學制藥24Q3 持倉達到12%。
3.國內創新藥企業已大面積走過研發周期,核心品種正處在商業化高速放量階段。A股中有產品商業化的Biotech創新藥收入顯著加速增長,同時費用相對平緩漸增,因此利潤端表現更好,盈利信號清晰積極。
4.長期來看,隨著藥品、耗材帶量采購工作持續推進,安全邊際高、創新能力強、產品管線豐富和競爭格局較好的企業有望在長周期持續受益,建議繼續圍繞創新藥及創新藥產業鏈、高端醫療器械、醫療消費終端和和具備稀缺性和消費屬性的醫療消費等布局
24年三季度公募加倉五大核心公司:
第一名:恒瑞醫藥,公募加倉115億,公司在國內化學制藥實力第一,是最有機會挑戰國際醫藥巨頭的中國公司。某隊(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重倉48億。
第二名:藥明康德,公募加倉71億,公司是國內醫藥外包行業龍頭,是國內最早開始從事醫藥研發生產外包的CRO和CMO一體化公司,高層管理團隊共擁有超過200項的已授權和申請中的專利成果。
第三名:愛爾眼科,公募加倉49億,公司是中國最大規模的眼科醫療連鎖機構,也是全球最大眼科醫療集團,目前醫療網絡已遍及中國大陸、中國香港、歐洲、美國、東南亞。
第四名:康龍化成,公募加倉44億,公司是研發前期CRM○龍頭,為藥企提供藥物發現、藥物開發兩階段的全流程CRMO解決方案專注于小分子藥物研發服務,業務涉及實驗室化學、生物科學、藥物安全評價、化學和制劑工藝開發及生產和臨床研究服務等多個領域,藥物發現領域國內第二。
第五名:泰格醫藥,公募加倉36億,國內臨床試驗CRO企業龍頭,主要為國內外醫藥及健康相關產品的研究開發提供專業臨床研究服務,業務范圍主要包含1至4期臨床試驗技術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