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福州市召開
2025年福州市防汛備汛
新聞發布會
詳細通報今年防汛備汛情況
并就相關問題回答媒體提問
記者從發布會獲悉,今年入汛以來,閩江(下游段)、永泰大樟溪、連江敖江、福清龍江等主要河流水勢平穩,主要江河徑流總量較常年同期偏少49%,較去年同期偏少49%。目前,18座大中型水庫蓄水總量較常年同期偏少3%,較去年同期偏多4%;其中,4座大型水庫蓄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5%,較去年同期偏多4%;14座中型水庫蓄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1%,較去年同期偏少1%。
預計今年全市總降水量雨季(5月~6月)屬正常;夏季(7月~9月)總降水量除閩清略偏少外,其余大部偏多1成~2成;秋季(10月~11月)偏少1成~2成;12月份偏少1成~2成。預計今年登陸或影響福州市的臺風個數為5個~6個,屬正常,雨季可能有早臺風影響,可能有1個~2個臺風登陸或嚴重影響福州市。
預計閩江干流可能發生較大洪水
最大流量
約22000m3/s~23000m3/s
大樟溪、敖江、梅溪、龍江
可能發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
需重點防范局地強降雨引發的
中小河流暴漲洪水和山洪災害
福州市各級各部門始終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為防汛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民生需求出發,扎實做好防汛備汛各項工作。全市目前儲備有橡皮艇425艘、沖鋒舟191艘、移動排澇設備826臺、水陸兩棲車14輛、龍吸水87臺等各類物資裝備。配齊基層干部個人安全防護“五小件”19583套,規范管理全市各級配備的641部衛星電話。市級組建以消防救援力量、28支市直行業專業救援隊伍為主力,18支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為補充,福州警備區、武警支隊等駐軍部隊為后援的應急救援體系,縣、鄉、村組建共計4461支5.2萬人的搶險隊伍,隨時待命處置突發情況。
同時,福州市始終堅持人民本位,不斷提升防汛備汛工作能力,織密防汛風險隱患整治“全周期網”,構建民生“防護欄”。組織各級各部門開展汛前安全隱患問題自查自糾,形成重點領域隱患問題清單,完成整改568處;以“聚焦重點群體”為軸心,強化弱勢群體服務保障,細化分解防汛任務,統計全市危險區域建檔立卡共4001戶7908人,做到“底冊清、情況明、責任實”。保障轉移安置點物資供應,減少災情對群眾生活的影響。目前,全市已開展防汛培訓、演練2023場(次),覆蓋4萬余人,為今后開展防汛工作打下堅實基礎。抓實信息報送要害,建設福州市防汛防臺風應急響應系統,建立23個部門共220條信息報送模板,提升防汛工作信息報送效率和應急指揮信息支撐能力。
大家關心的問題都在這里
熱點問答來了!
Q
請問今年水利部門在應對水旱災害防御工作挑戰方面,有哪些應對舉措,取得了什么成效?
A:近年來,全市水旱災害防御工作緊密圍繞“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沖擊”的“四不”目標,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不斷提升“工程防御、監測預警、科學調度、技術支撐”水旱災害防御體系能力。
一是強化“四預”能力建設。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水旱災害防御的預見性和主動性,依托智慧水利平臺集成741個水位雨量站、97路攝像頭,共享氣象、水文,匯集展示12個橫向部門、14個縱向部門的數據,基本實現敖江、大樟溪、溪源溪流域水工程聯調、大中型水庫洪水預報,以及閩江流域重點薄弱縣區洪水淹沒風險分析。今年,我們還將試點建設X波段測雨雷達,進一步提高“云中雨”監測分析能力。
二是強化水工程調度。水工程是防洪減災體系重要基礎,我們通過省市縣三級聯動、專家組現場指導,啟動流域上下游聯動機制,實施流域聯合調度,發揮水工程攔洪削峰錯峰作用,減輕下游防汛壓力。2024年,全市17座大中型水庫騰出防洪庫容0.131億m3,攔蓄洪水2.21億m3。汛前,我們對全市水利工程進行了全方位拉網式大檢查,并組織專家開展核查驗收工作。今年4月,高水高排工程全線貫通,汛期根據需要啟動應急排洪,將有效減輕城區防澇壓力。去年“格美”臺風影響期間,應急啟用高水高排工程將約650萬m3山洪直排閩江。
三是強化值班值守。著眼防御能力提升,我們建立了“1+1+8”(即局領導+總值班員+8個應急工作組)工作機制,優化提升組織效率和防御戰力。強化應急響應機制,依托智慧水利、數字孿生平臺,及時會商研判、調度指揮,加強應急聯動,確保防御工作運行高效。
Q
請問在汛期,市民朋友們可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保護自己?
A:汛期安全關乎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需要大家強化自我防范意識、落實科學防護舉措、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市民朋友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保護自己:
一是筑牢居家安全防線。市民朋友們要密切關注氣象預警信息,提前開展房屋設施安全檢查,重點排查屋頂漏水、管道堵塞等隱患,對陽臺、窗臺雜物及時清理。低洼區域住戶需配備沙袋、擋水板等防洪物資,儲備必要的飲用水、食品、藥品及應急電源,確保極端天氣下基礎生活保障。
二是嚴守戶外出行規范。市民朋友們外出時要注意氣象預警、導航提示信息,主動避開河道、涵洞、地下通道等易積水危險區域,不擅自蹚涉不明深度積水,防止觸電或墜入窨井。駕車遇積水路段應謹慎通行,水深不明時果斷繞行,若車輛熄火需立即棄車轉移。雷雨天氣避免在大樹、廣告牌、電線桿附近停留,減少戶外暴露風險。
三是科學應對突發情況。在遇到突發山洪、內澇等緊急狀況,大家要迅速向地勢較高處轉移,避免沿河谷、低洼地帶行進;若被洪水圍困,及時撥打110、119等求助電話,利用漂浮物開展自救。居家需掌握雷電防護知識,及時關閉電器設備與門窗;戶外突遇雷雨,應立即進入安全建筑物避險,減少通訊設備使用。同時,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減少弱勢群體汛期外出,發現險情要保持冷靜,科學應對,確保自身安全,及時報告社區、街道或屬地相關部門。
來源:福州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