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節氣過后,是冬季真正變冷的開始,天氣會越來越冷,魚也開始越來越難釣了,在低溫的影響之下,魚兒活動范圍小,懶得動、開口差,特別是吃口會更輕,漂相也愈發的不明顯,增加了冬季上魚的難度。我們在外出釣魚的時候要注意了,大雪之后才是魚真正難釣的開始。
一、釣位的變化
冬季人找魚,找魚的思路就是跟著水溫走,哪里水溫高,釣點就選擇在哪里。夏季魚兒趨氧,冬季魚兒趨溫。所以冬季釣魚首先考慮下最近幾天氣溫是否穩定,什么釣點溫度高一些。比如氣溫低,基本就是選擇深水或者水草區域,水深達到一定程度,水底水溫穩定,經常比水面還要高,而水草則有保溫作用的。單從釣點的深淺來說,從入冬到大雪節氣也是從不深到深的變化,氣溫總體越低,淺水就越難釣到魚。切記,冬季好釣點變化無常,一個釣點并非什么天氣都是好釣點,總之找水溫高的地方就不會錯。
二、釣法的變化
剛剛進入冬季的時候釣鯽魚,鯽魚喜歡成小群聚集。到了大雪節氣后鯽魚的小群就會變大群了,開始進入更深的水域。現在已經過了大雪節氣了,之后會越來越冷,所以就不要幻想著鯽魚還總會靠邊,尤其在水溫穩定但是比較低的時候,還是釣遠釣深才靠譜,此時長竿是你的重要武器。
就算是持續的晴天,甚至溫度小幅度上升,也是不宜釣太淺的,此時倒是可以選擇深淺交界的釣點作為釣位,不過漁獲也不能保證。所以到了真正寒冷的時候長竿短線才是最好的選擇,傳統釣的優勢首先是可以釣草,第二是釣的遠,第三是窩點更集中更小,第四是方便走釣和逗釣,這四點在冬季釣鯽魚中十分重要。
三、餌料的變化
以釣鯽魚為例,冬釣餌料講究的是活和濃,使用粉狀餌要選用腥味的和含有動物蛋白成份多的餌料,但是味道要濃,粉狀餌首先要狀態好,霧化好,餌團小,其次就是味道要濃。活餌蟲餌一點要鮮活,大雪節氣之后蟲餌的效果才會顯現的出來,活餌對于冬季不太愛動的鯽魚更有誘惑力,尤其是紅蟲肉夾饃,蚯蚓蘸粉餌的使用方法,才是此時釣鯽魚的主流餌料。
冬季釣魚,誘魚是關鍵,只要魚誘過來了,窩子里有魚了才好釣,我們可以在窩料和釣餌里適當添加上肥貓鯽魚小料,肥貓鯽魚小料添加鯽魚獨特誘食因子,可大大增加魚的吃口,小料可直接添加在釣餌或窩料內,也可以直接蘸蚯蚓和紅蟲使用增加誘魚,達到快速誘魚的效果。
? 新品小料、粉狀小藥 ?
四、調漂的變化
大雪節氣后,鯽魚的吃口會更輕,不少釣友會認為調漂應該釣靈,越靈越好,這樣鯽魚吃餌浮漂才會有動作。其實這個辦法在其他季節也許可行,但到了冬季,特別是大雪節氣后就不一樣了,釣靈雖然能對鯽魚吃餌反應迅速,但是魚餌被浮漂牽引,子線繃直魚口太輕,鯽魚也吸不動魚餌,導致有浮漂的信號提竿也中不了魚,原因就在于魚根本吃進餌。
我們在冬季釣鯽魚調漂要考慮兩點,一是魚餌要更好入口,二是能抓到實口。要魚餌好入口,那子線就要彎曲,甚至躺底,抓實口那就要釣頓一點,所以冬季釣鯽魚,釣頓有時候比釣靈更加好用。在這點上傳統釣就比較有意思了,一年四季鉛墜到底,極大的降低吃餌障礙,而且抓的就是實口,所以中魚率非常高。
除了以上幾點,還要注意盡量選擇選擇小水面為主,首選水面很長但是不寬的地方,選擇釣靜水區不釣流水區,另外由于水溫低,鯽魚的吃口和力度都會比較小,所以線組能用細就不用粗,至于冬季碰到大魚的機會非常低,幾乎可以不考慮。以上所述僅個人拙見,僅供參考!當然釣無定律,若您對此有不同的觀點,還請多多指教與提醒。歡迎大家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