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技巧跟著節(jié)氣走,節(jié)氣更替意味著氣候有變化,魚情自然也是跟著變的,所以本質(zhì)上還是溫度。夏至之后進入盛夏,到了全年氣溫最高的一段時間,這時候的魚情跟初夏就完全不同了。夏季的魚情其實可以分為3個階段,立夏、小滿、芒種,芒種之前魚情不錯,芒種到夏至之間魚情較為平淡,過了夏至之后就真的到了釣魚的淡季了。
一、釣底不如釣浮
盛夏的氣溫特點是最高溫度很高,最低溫度也非常高,晚上不感覺涼快,樹蔭下感覺也是熱風。進入盛夏如何釣魚?最最關鍵的是不能盲目出門了,魚浮頭不開口的天氣變多。但是盛夏的魚情還能兩個極端,因為魚的種類不同覓食的水溫不同,雖然高水溫導致很多魚無法正常進食,但是有的魚在這種高溫條件下還能正常進食,選擇合適的目標魚非常關鍵。底層魚類比較喜涼,中上層魚類比較耐熱,所以說草魚、鰱鳙以及中上層的雜魚其實并不是那么難釣,尤其是鰱鳙。晴天出門只在清晨、晚上底層魚類才能進食,但是中上層魚類全天都能進食,所以說到了盛夏就有了釣底不如釣浮的說法。
二、釣底選擇雨天、早晚
為何釣底不如釣浮?是因為適合釣底的天氣、時段不多。想要釣底層魚類,一般來說要是不下雨的話會非常難釣。但是下雨的話又變得非常好釣,這是因為底層魚類的進食離不開淺水,而盛夏淺水區(qū)域的高水溫、高光照都會造成底層魚類不能長時間在淺水活動,這就導致這些魚幾乎每天都挨餓。要是遇上了雨天,淺水降溫、溶氧提升、光照也不那么強,底層魚類就會長時間在淺水進食,所以時機得當?shù)脑捠⑾牡聂~其實也不難釣。夏季的魚不是不想進食,而是不能長時間進食。
如果不是雨天或者漲水之后,釣底層魚類幾乎只能 釣釣 早晚階段。太陽出來之后淺水光照變強,雖然水溫還沒上來,大魚就已經(jīng)退回到?jīng)鏊纳钏畢^(qū)域了。所以盛夏其實更適合晚上,因為早上到晚上這段時間底層魚類都不能正常進食,餓的時間有些長,到了晚上大魚會靠邊覓食,所以別說白天,清晨都不如晚上。有些位置較為特殊,在晴天的時候也可能全天有口,那就是水溫比周圍低、溶氧比周圍高的區(qū)域,主要是兩種,第一是橋下的大片陰涼區(qū)域,第二是活水區(qū)域,入水口、閘口等等最為常見。
三、釣浮選晴天、多云
雖然鰱鳙在晴天比較好釣,但是太熱了,人容易受不了。鰱鳙屬于對溶氧需求很高的魚類,水溫過高時深水層肯定缺氧,所以會在比較淺的水層活動,垂釣的難度就變小了很多。晴天、多云還沒什么風,最適合浮釣鰱鳙,窩點容易形成,拋竿也比較容易,看漂也比較方便。一般來說,雨天肯定沒人釣鰱鳙,因為鰱鳙活動的水層比較深,找魚層的難度比較大。關鍵還在于雨天底層魚類吃口比較好,釣底層大魚一般都比釣鰱鳙更好玩一些。但是晴天的話多數(shù)釣友也不會上來就釣鰱鳙,一般是清晨的時候釣釣底,沒口了才開始轉(zhuǎn)成浮釣鰱鳙。
雜魚在盛夏顯得尤其多,數(shù)量好像變得更加龐大了,所以沒什么吃口時,釣釣雜魚也能過過癮。尤其是體型還不算小的翹嘴,吃口比較正,漂相非常明顯,短線細線全飛鉛打頻率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釣魚人只要出門,必定不能空手而回,小魚也是魚。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