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東北抗聯和蘇聯軍隊一道進入東北。并且之后不久,東北抗聯就和八路軍等武裝會合。不過,經過抗日戰爭,八路軍擴張到80萬人,新四軍規模不如八路軍,也擴張到30萬人,在海南的瓊崖縱隊在海南解放之前也擴張道二萬多人,唯獨東北抗聯當時還不到一千人。
當然,東北抗聯是解放軍的前身淵源之一。之所以規模不大,主要是因為,東北的抗日戰爭,實在太苦了。而對手又是日本陸軍的王牌關東軍。這一切惡劣的因素,也導致東北抗聯里面經常出現叛徒。
比如楊靖宇將軍的身邊就是如此。
1、楊靖宇到東北
1905年楊靖宇出生,楊靖宇家里很窮,父親早早沒了,只剩下母親一個人把他帶大。宛如現代人認為窮孩子想翻身就得學工科一樣,楊靖宇讀書成績好,也得以依靠優異的學習成績去了開封學習染坊工業技術。而就在這期間,楊靖宇接觸到了我黨,并加入了我黨。
1929年,上級指派楊靖宇到東北工作。當時日本人在東北勢力很大,東北的工人被日本人壓迫。所以楊靖宇在東北的任務就是發動工人運動。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蔣介石對日本人的行為不斷退讓。1932年,在瑞金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發布抗日宣言,對日本宣戰。于是楊靖宇等我黨志士開始籌備東北地區的抗日武裝——其實在九一八事變不久,雖然國民黨官方表示妥協,但是不少東北軍將士和民間武裝都自發進行抗日,組成了抗日義勇軍。這期間義勇軍是東北的抗日主力。
1933年,楊靖宇成立東北人民第一軍獨立師,楊靖宇擔任師長,率領武裝進行抗擊日寇。隨著東北抗聯成立,楊靖宇擔任東北抗聯第一軍,并且楊靖宇也被視為當時東北地區最有影響力的紅黨抗日將領。
日寇不害怕國民黨武裝,對于義勇軍也只是認為稍微花費點代價就可以消滅。但是東北抗聯是有組織和明確綱領的隊伍,并且我黨中央和蘇聯都助力東北抗聯的事業。因此日本人盡管付出極大的代價去鎮壓、討伐東北抗聯,但在很長時間里,效果都不是太理想。
所以日本人也把楊靖宇視為頭號打擊目標。
2、楊靖宇犧牲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大量日本軍精銳投入到關內戰場,楊靖宇為了給關內抗日軍民減輕壓力,于是多次配合關內的抗日武裝對日寇發動進攻。
這讓日寇更確定一個現實:那就是楊靖宇一天不死,偽滿就永無寧日。于是日本人出動大量資源,抽調大量日軍、偽滿軍、偽滿警察對楊靖宇的隊伍發動討伐,終于在1940年的時候,將楊靖宇的隊伍包圍。本來楊靖宇將軍擅長游擊戰,利用東北的山高林密優勢,可以消耗甚至拖垮日本軍。日本軍雖然軍力和火力都比東北抗聯占絕對優勢,但是面對山高林密的特點,日本人也只能多次吃癟。
不過,東北的環境惡劣,加之抗戰的勝利似乎遙遙無期,而且日本人看起來又十分強大,所以有的東北抗聯的戰士出現了動搖——日本人也意識到這一點,所以不斷招降東北抗聯的戰士。
終于在叛徒的出賣下,楊靖宇的行蹤被敵人發現。在日本軍優勢兵力的圍攻之下,楊靖宇將軍英勇犧牲。
楊靖宇犧牲后,日本人也很好奇:因為為了對付抗聯,日本人強制清空了抗聯活動周邊的村落,這導致抗聯活動區域周邊都是沒有人煙的無人區,抗聯的補給也被切斷。日本人認為東北抗聯在挨餓受凍的狀態下,堅持不了多久。但楊靖宇還是堅持了多年。所以日本人迫不及待讓人解剖楊靖宇,想看看楊靖宇到底吃的啥?結果解剖以后才發現,楊靖宇的肚子里,只有草根和棉花。
事實上,楊靖宇確實斷糧很久了。
據說日本人對此也感到震驚,震驚之余是恐懼:如果中國抗日軍民都這樣的話,侵華戰爭絕對沒有勝利的可能性。
3、叛徒
出賣楊靖宇的人,是程斌和張秀峰。而且程斌還是抗聯的師長。
1939年,程斌和日寇交戰的過程中被日寇俘虜。之后程斌經不起日本人的拷打,選擇投降日本人。并且因為程斌是抗聯的師長,抗聯的秘密補給站,程斌也十分清楚。在程斌的引領下,日本人搗毀了大量抗聯的補給站。并且程斌熟悉楊靖宇的作戰風格,在程斌的幫助下,楊靖宇開始處于失利狀態。
張秀峰本來是一個孤兒,被楊靖宇收養、長大,和程斌類似,1940年張秀峰被捕以后選擇投降日本人。
其實對于程斌和張秀峰來說,之所以他們兩個選擇當叛徒,一方面是因為日本人的拷打太狠,另一方面就是抗聯的生活太苦。而日本人又許諾榮華富貴給程斌和張秀峰。所以,他們選擇做了叛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