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喜歡看諜戰(zhàn)劇的朋友都知道:我方地下人員一旦被敵人識破真實身份,往往會遭遇性命難保的危機。在真實歷史上,很多地下人員也都是身份暴露以后犧牲的。而淮海戰(zhàn)役期間,老蔣的次子蔣緯國發(fā)現了我方地下人員郭汝瑰的身份,但是郭汝瑰最終還是安然無恙并成功歸隊。那么,這其中緣故何在?
1、蔣緯國與情報工作
事情發(fā)生在1948年11月,當時淮海戰(zhàn)役處于關鍵階段。當然,從后世的視角來看,淮海戰(zhàn)役對解放戰(zhàn)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一般認為淮海戰(zhàn)役之后,蔣軍主力,或者說精銳也就被消滅了。之后我軍越過長江進行全國范圍的解放,也只是時間問題。在世界軍事史上,淮海戰(zhàn)役也被視為經典戰(zhàn)役。
當然,淮海戰(zhàn)役期間,我方和蟈民黨的情報斗爭也很激烈。所以在1948年去月,徐州的蟈民黨情報人員抓捕了我方的一名情報員,還在他的一根扁擔里,發(fā)現了蔣軍在徐州的兵力布防圖。
同時,根據線索,當時在國防廳做官的郭汝瑰嫌疑很大。所以負責督辦這個案件的蔣緯國急忙向南京方面匯報此事。
其實客觀來說,蔣緯國搞情報相對業(yè)余,而且用的都是土辦法。但客觀來說,他的土辦法多少也是有一些效率的。
其實本來蔣緯國是蔣軍的裝甲兵長官,身為軍事長官的他,本來沒有情報業(yè)務,但問題是,當時蟈民黨的情報部門局勢出現了失控。
眾所周知,蟈民黨有兩套情報系統:既軍統和中統。但是到了抗戰(zhàn)后期,老蔣發(fā)現軍統和中統的做大,對自己的權力安全構成了威脅:軍統利用抗戰(zhàn)做大,還掌握了直屬武裝,儼然成了蟈民黨的第二個ZY,而中統的背后是CC系,CC系掌握蟈民黨的人事任命。因此老蔣認為,如果任由這兩套機構繼續(xù)發(fā)展下去,自己遲早會成為光桿司令。碰巧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以后,老蔣的長子蔣經國被斯大林釋放。所以到了抗戰(zhàn)后期,老蔣開始給蔣經國安排工作,負責打壓軍統和中統的權力。
戴笠苦心經營軍統,哪里會坐視蔣經國來瓦解自己的勢力?所以戴笠開始拉攏蔣緯國,希望利用蔣緯國來對抗蔣經國。不曾想到了1946年3月,戴笠就因為事故而喪生。軍統的當家人也換成了毛人鳳。
2、蔣緯國懷疑郭汝瑰
蔣緯國不是專業(yè)的特工,所以蔣緯國的情報工作,大多是自己琢磨。他覺得所謂的情報,就得不斷拓展人脈。蔣緯國認為江湖人士路子野。所以蔣緯國就以老蔣次子、二太子的身份,廣泛結交江湖朋友,并借此搜集情報信息。
當然,當時很多江湖人士對于蔣家二公子的拉攏當然也受寵若驚。甚至不少幫會頭目覺得,如果自己能夠攀附蔣家二公子這顆大樹,那可真是前途無量。而這些江湖人士也經常給蔣緯國提供一些真?zhèn)坞y辨的情報。當然多數情報其實沒啥用,但也有歪打正著的時候。
蔣緯國發(fā)現郭汝瑰有問題,也屬于歪打正著。
蔣緯國研究郭汝瑰的履歷,發(fā)現郭汝瑰有個特點:那就是十年內戰(zhàn)期間,本來郭汝瑰可以到一線部隊去指揮軍隊進攻蘇區(qū),但是郭汝瑰偏偏選擇規(guī)避。此外,郭汝瑰的私生活很好,很正派。這在腐敗為主旋律的蔣氏民國的官場上,更加罕見。所以蔣緯國懷疑:這郭汝瑰,該不會是紅方派來嗯嗯情報人員吧?
而且郭汝瑰還沒有任何不良嗜好。甚至吃飯的時候都很節(jié)儉,怎么看都不像蟈民黨高官的形象。
所以蔣緯國開始懷疑郭汝瑰。
其實蔣緯國認為的這些,倒也未必就能證明郭汝瑰是我方的人。但實際上,郭汝瑰還偏偏就是。所以蔣緯國對他的懷疑也算歪倒正著,并對郭汝瑰的安全,構成了威脅。
3、蔣緯國控告郭汝瑰
蔣緯國在徐州的情報網絡,總結出了不少我方的一些暗語和暗號。蔣緯國于是想出了一個毒計:那就是指派自己手底下的特務,也使用這套暗語,并不斷干擾我方地下人員的工作。果然這天,蔣緯國麾下的特務A遇到了我方的情報人員C。C也因為A掌握我方的一些暗號,誤以為A的確是我方的情報人員。
這天,A假裝和C聊家常,并從C嘴里套出了消息,那就是C的扁擔是空的,里面藏著徐州蔣軍的軍事機密。通過打探,A確定了扁擔里藏著的是徐州的兵力布防圖。于是A找借口把C騙到了包圍圈,然后指派同伙逮捕了C。
C被捕以后經不起拷打,供述了給他情報的人,當然C叫不出對方的名字,但是根據羊毛描述,蔣緯國初步認為應該是郭汝瑰的參謀。于是蔣緯國打算帶著C去指認郭汝瑰的參謀,并就此揪出郭汝瑰。不曾想在押送過程里,C預先服下身上藏好的毒藥,自殺身亡了。這導致重要的人證沒了。
但即便如此,蔣緯國還是得上報此事。最終蔣緯國把事情上報給了參謀總部,由當時的參謀總長顧祝同受理此事。
但之后,蔣緯國始終沒等來下文,他的控告也處于石沉大海狀態(tài)。
而這背后,原因很復雜。
4、顧祝同的考慮
其實從情報傳播途徑來看,這份情報應該并不是郭汝瑰傳遞出來的。因為根據后世的資料我們可以了解到,郭汝瑰的情報傳遞,有專門的的通道——既通過自己信任的人,轉給上海的地下機構,而后由上海的地下機構,通過電臺傳遞給延安。所以即便是郭汝瑰想傳播兵力布防圖,也不會經過徐州的交通員。
因此關于C的身份,后世分析可能是華東局旗下的情報人員。并且,郭汝瑰的情報線路和華東局之間并無交集,這一點了解我方情報史的人都知道。
其實顧祝同之所以沒有向老蔣上報此事,也是有自己的顧慮。
因為在這之前,蔣軍名將杜聿明就懷疑郭汝瑰有問題。因為郭汝瑰提供的作戰(zhàn)方案,往往是毒計中藏:看似沒問題,但實際執(zhí)行的時候,卻足以坑死大量的蔣軍。
比如淮海戰(zhàn)役初期,按照原本的蔣軍作戰(zhàn)計劃,是守住蚌埠,并以兩淮地區(qū)作為大戰(zhàn)場。和粟裕將軍的華東野戰(zhàn)軍做消耗。但是郭汝瑰卻建議老蔣死守徐州——既以徐州為決戰(zhàn)地,在徐州殲滅華東野戰(zhàn)軍。
從理論來看,郭汝瑰的建議沒問題。當時蔣軍的很多兵團都在徐州沿線,而且邱清泉、黃百韜這些精銳也都在徐州附近。并且徐州地理位置屬于要害地區(qū)。在這里和華東野戰(zhàn)軍決戰(zhàn)沒問題。但是杜聿明卻覺得這個戰(zhàn)術,等于鎖定了蔣軍的優(yōu)勢兵力,容易給蔣軍造成被動。杜聿明反復研判,認為出這個主意的是郭汝瑰,并認為郭汝瑰包藏禍心。
為此杜聿明也向顧祝同提出過自己的猜想。但是毫無疑問,顧祝同的戰(zhàn)略眼光不如杜聿明,也看不出問題所在。更何況,郭汝瑰在蟈民黨內部也有一定的山頭派系。如果沒有實錘證據就聲稱郭汝瑰有問題,很可能被理解成是要搞派系斗爭。顧祝同沒必要給自己惹這個麻煩。
所以蔣緯國的上報,讓顧祝同覺得無聊:如此捕風捉影的情報,他可不敢上報給老蔣。
此外,顧祝同還有一個顧慮。
因為戴笠死后,雖然毛人鳳當了軍統掌門,但是老蔣更傾向讓蔣經國接收蟈民黨的情報系統(事實上老蔣敗退到臺灣以后,蔣經國確實整合了軍統、中統這些單位,并將臺灣的情報機構,實現了現代化轉型),顧祝同如果介入將蔣緯國拿到的情報上報,很可能引起蔣經國的誤會,認為顧祝同要幫助蔣緯國奪權。所以這個大麻煩,顧祝同更不愿意沾染。
所以,就這樣,關于盡管蔣緯國上報了自己懷疑郭汝瑰是我方情報人員的情報,但最終依舊石沉大海。
5、郭汝瑰歸隊
隨著淮海戰(zhàn)役結束。郭汝瑰也知道自己繼續(xù)留在南京高層必然會引起猜忌:畢竟老蔣采用自己的戰(zhàn)略構思導致精銳損耗。所以自己容易被老蔣報復。于是郭汝瑰跟上級請示能否歸隊。而上級建議他可以申請下派當軍長,然后率部起義,最大化為解放戰(zhàn)爭貢獻自己的力量。
于是郭汝瑰開始為當軍長奔走,最終被顧祝同安排擔任蟈軍72軍軍長。1949年12月,郭汝瑰在四川宜賓率領72軍起義,順利歸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