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即朝鮮戰爭60周年之際,美國中情局公布了1300份文件,其中有900頁是首次出現在公眾視線里。
這些文件包括情報報告、信件以及《國家情報評估》,還有外國媒體對于這一地區局勢的報道。
這些情報文件顯示,半個多世紀前,剛組建不久的中情局組織混亂,美軍在朝鮮戰爭中面對朝鮮軍隊的攻勢時準備不足。
還以此用了六個“沒想到”,來概括美國在朝鮮戰爭期間犯下的錯誤,且直接證明了中國的強大。
第一個沒想到:沒想到朝鮮人民軍會進攻南朝鮮。
根據相關文件解密,1950年春,朝鮮人民軍在金日成的領導下,已經迫不及待地準備以武力統一半島。美國中情局每月都提到了朝鮮軍隊的準備,卻沒有強調朝鮮軍隊發起進攻的可能性。
因為中情局包括美國政府高層都認為:蘇聯是所有朝鮮政治和軍事計劃背后的操縱手。
這個固有思維讓美國情報界形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論調:蘇聯控制朝鮮的決策,即使是金日成回到朝鮮,且半島局勢已經普遍升溫的情況下,朝鮮軍隊在沒有蘇聯幫助下,無法發動成功的進攻。
如果蘇聯給金日成提供支持,則意味著全世界范圍內共產主義將會迎來一波大的攻勢,但在歐洲沒有這種全面攻勢的可能性。
即使是有多份情報顯示朝鮮正積極準備開戰,美國始終認為金日成不敢輕舉妄動。
結果當然不言而喻,在沒有美軍的幫助下,朝鮮人民軍一路勢如破竹。恍然大悟的美國政府立即集結“聯合國軍”向北朝鮮縱深進犯,并同時發動了仁川登陸,迅速將戰局扭轉過來。
第二個沒想到:沒想到中國軍隊會如此迅速地跨過鴨綠江。
同樣根據文件解密,在1950年8月,美國中情局收到情報稱:中蘇朝三國領導人正進行頻繁的談判,焦點正是半島局勢。
從1950年8月末至10月初,中國通過外交渠道多次表示對美國占領朝鮮的擔憂,但麥克阿瑟繼續朝北進攻,力圖消滅朝鮮全部軍隊。
1950年10月中旬,美國中情局收到多個情報顯示:中國準備進行武裝干涉,人民解放軍在邊境地區有30萬軍隊,似乎準備跨過鴨綠江。
可中情局馬上錯誤地對這一情報作出解釋:中國軍隊進入朝鮮是為了保護鴨綠江上的水電站。
直到1950年10月25日,志愿軍發起第一輪攻勢,美國仍質疑戰場上韓國軍隊傳來的報告,堅持中國軍隊沒有入朝。
1950年11月初,戰場上的報告讓華盛頓方面大吃一驚,美軍第一騎兵師的一個團首次和志愿軍遭遇,美軍則傷亡慘重。
盡管鐵一樣的事實擺在眼前,但麥克阿瑟仍然不愿意相信中國軍隊大規模入朝參戰。
直到1950年11月28日,麥克阿瑟才承認他錯估了中國軍隊的數量,并將其稱之為世界上“全新戰爭”。
第三個沒想到:沒有想到志愿軍的戰斗力竟如此強悍。
根據前面所述,1950年11月戰場上的報告讓華盛頓方面打起精神,因為美軍第一騎兵師的一個團首次和志愿軍遭遇,而美軍卻損失慘重。
與此同時,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師發現自己正和三個師的中國軍隊作戰。其結果就是,在這一連串的遭遇戰中,美軍包括南朝鮮軍都被志愿軍打得抱頭鼠竄。
志愿軍甚至不用發動第三輪攻勢,就迫使這些所謂的美軍精銳倉皇逃命。
特別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大多數部隊都被志愿軍包圍,并面臨全殲的危險。多虧美軍后勤保障得力,再加上全機械化部隊,才僥幸從中國軍隊的包圍中撿回一條命。
但美騎一師第八團沒有那么好的運氣,被中國軍隊所全殲。
同時,中國人民志愿軍所爆發出的強大戰斗力,以及在零下40℃中展現出的驚人意志,令所有美國人為之一振。
美國總統杜魯門的女兒瑪格麗特在回憶錄中清楚地寫道:“在朝鮮發生驚人的事件,第八騎兵團的精銳幾乎潰不成軍。”
這一切都預示著,一貫驕傲自滿,不可一世的美軍,被戰斗力驚人的志愿軍嚇壞了。
第四個沒想到:沒想到志愿軍的保障能力居然如此堅韌。
二戰中,美軍一開始沒有投入作戰,在日軍偷襲珍珠港之后,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才宣布全面開戰。
有了美國的加入,盟軍在短時間內迅速奪回戰場主動權,依靠的就是美軍超強的后勤保障能力。
而在朝鮮戰爭中,裝備簡陋的志愿軍只能依靠簡單的步炮協同戰術,美軍則早已掌握海陸空三軍聯合作戰的打法,以及擁有無盡的空中優勢。
當認識到是與中國軍隊作戰時,遠東司令部頻繁派出轟炸機與偵察機,試圖切斷志愿軍的后勤供應線。在最瘋狂的時候,美軍每天都會出動幾千架次的飛機,對志愿軍的補給線進行狂轟濫炸。
但事情的結果卻不如美軍所想的順利,志愿軍的后勤供應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從1950年初開始至1952年,向前線供應的彈藥、食物、藥品的數量翻了兩倍以上。
就連美軍朝鮮戰場最高司令官范弗里特也感嘆道:“中國軍隊有著難以置信的頑強毅力。即使是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還能將物資源源不斷送到前線,他們創造了奇跡!”
第五個沒想到:沒想到驍勇善戰的名將沃克居然會死在朝鮮。
美軍在朝鮮戰場犧牲的最高將領沃克,雖然不是被志愿軍或人民軍所擊斃,而是被韓國友軍開車撞死。
但也反映出一個事實:時任美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被志愿軍打得狼狽逃竄,才會在逃跑時慌不擇路與友軍發生交通事故,繼而丟掉性命!
沃克到底算不算是名將,這不好說,但他的資歷確實有些“老”,曾與巴頓一起馳騁于歐洲戰場。沃克死后,接替他的同樣是老將李奇微。
據李奇微后來回憶,他與美軍高層完全沒有想到身經百戰的沃克竟然死在朝鮮,這一態度同樣旗幟鮮明地反映出華盛頓方面的想法。
第六個沒想到:沒有想到在朝鮮戰場簽署了歷史上第一個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議。
1953年7月27日,“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與中朝雙方代表在板門店簽署了停戰協議,這份協議的簽訂意味著美軍沒有拿下這場戰役的勝利。
事后,克拉克在回憶錄中明確寫道:“我獲得了一項不值得讓人羨慕的榮譽,就是在美國歷史上第一份沒有勝利的停戰協議上簽字。”
在朝鮮戰爭過去的70多年里,美國官方極少提起戰役的細節,尤其是美軍與志愿軍作戰的詳細過程,甚至連這方面的影視作品都很少見。
這是因為自從一戰以來,美軍一向是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在公眾視線,但沒想到,卻在朝鮮鎩羽而歸。
參考資料:
[1]美在朝鮮戰爭中犯下兩個嚴重錯誤:沒想到中國會參戰[J].科學大觀園,2017(11):40-41.
[2]李偉.朝鮮戰爭:美國需要反思的錯誤[J].檢察風云,2020(13):78-8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