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戰役是平津戰役致勝的關鍵一仗。毛澤東和中央軍委命令3天內攻克天津。平津戰役總前委書記林彪只限定48小時。天津戰役前線總指揮劉亞樓則氣壯山河地向林彪表態:“30個小時內保證把天津拿下”。
要知道,天津由國民黨軍名將陳長捷把守,有13萬重兵,設防極為堅固,達到了“天津大碉堡化”。參加北平談判的國軍代表鄧寶珊曾略帶嘲諷地說過這樣的話:“莫說是3天,30天也未必!天津嘛,你們最好不要打”。
那么,劉亞樓為何有這樣大的底氣,保證30個小時攻克天津呢?
一是基于兵力上的優勢。東北野戰軍經過遼沈戰役后,空前強大。三戰四平時就吃了攻城兵力不足的虧,錦州戰役我對敵雖形成優勢,但也就是二比一左右的優勢而已。這次的天津戰役,劉亞樓手中的攻城兵力達到了34萬之多,大概形成了三比一的優勢。兵力占劣勢時,國民黨軍都討不到半點便宜,何況天津戰役這么大的兵力優勢呢?無疑,這種兵力對比上的優勢給劉亞樓的心理注入了強大的底氣。
二是基于火力上的優勢。技術決戰戰術。我軍起于草根,起于“小米加步槍”,但通過以戰養戰,通過大量繳獲,此時的東北野戰軍早已不是剛出關時黃克誠形容的“七無”狀態的那支部隊,而是兵強馬壯的一支雄師。用毛澤東的話說就是“林彪的腰粗得很”。此次天津戰役,劉亞樓光大炮就有1300多門,另外還有一定規模的坦克裝甲部隊參戰。此戰也是我軍解放戰爭史上火力占有絕對壓倒性優勢的一個典型戰例。
三是基于戰略戰術上的優勢。東北民主聯軍剛組建時,由于部隊來自于四面八方,成份較為復雜,這使得部隊的戰略戰術運用參差不齊。在戰略戰術鍛造方面,不得不說林彪、劉亞樓等確實是能手,他們通過一個個實戰不斷進行總結提煉。隨著戰爭進程推進,林彪的“一點兩面”、“三三制”、“三猛戰術”等灌輸深植于官兵的頭腦之中,此時的東野部隊無論是單兵作戰還是協同作戰能力,都得到極大的提高。這種戰略戰術上的優勢體現在排兵布陣、體現在主攻方向選擇、體現在每一個進攻細節,對整個戰役進程無疑起到了巨大的催化和助推作用。
四是基于士氣上的優勢。經過白山黑水不斷的鏖兵勝仗,經過羅榮桓、譚政等卓有成效的新式整軍和教育,特別是經過遼沈大決戰的洗禮,東北野戰軍士氣空前高漲,甚至有了那種“王者之師”的霸氣。據說黃永勝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單憑四野的人也可以和老蔣一爭天下。盡管這句話我們無從考證。但至少說明,此時的東北野戰軍在士氣上完全匯聚成了碾壓之勢。未戰而先勝,國共雙方此時都知道,士氣完全在劉亞樓這邊,天津拿下是肯定的,只是時間多兩天還是少兩天而已。
五是基于敵情掌握上的優勢。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次的天津戰役,我軍的敵情工作做得非常到位。不僅天津城防大的情況全面掌握,甚至連某處重要設防點、某處炮位都掌握得十分詳細具體。這使得劉亞樓的排兵布陣做到了有的放矢、很有針對性。也使得整個攻城作戰主攻方向明確、各種協同密切到位、各種作戰和后勤保障十分精準。這些無不都潛移默化地轉化匯聚成了劉亞樓保證30個小時拿下天津的底氣。
最終,劉亞樓說到做到。天津戰役僅用了29個小時。該役也成為我軍最漂亮、最快速、最經典的一次攻堅戰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