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戰爭時期,許多仁人志士為共產主義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甚至是獻出了生命,其中不乏一些具有元帥大將之才的人物,比如我們今天所講的段德昌,他曾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軍長,被毛主席簽發為新中國第一號烈士,還入選共和國36位軍事家。
1904年,段德昌出生于湖南南洲廳九都山九屋場一個新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曾留過洋,出生在這樣的家庭,段德昌自然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從七歲開始就進入私塾讀書,受家庭環境的影響,段德昌從小就接觸到進步思想,對馬克思主義有一定的了解,18歲考入長沙雅各中學,隨即參與組織馬克思主義小組,積極發動學生運動。
早在1921年,段德昌就與毛主席有過接觸,當時毛主席來到安鄉考察教育,在督學嚴世杰的口中得知在此之前,因原任督學貪污,造成食堂飯菜不能吃,于是段德昌就帶領學生造反,雖然段德昌受到學校處分,但原任督學也受到了懲罰,被撤了職。
聽到段德昌的光輝事跡后,毛主席立刻產生了興趣,提出要見一下這位年輕人,就這樣,毛主席第一次見到了與自己思維頗為相似的段德昌,并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1925年,反帝愛國運動五卅運動爆發,不久,段德昌加入中國共產黨,并來到廣州考入黃埔軍校,成為第四期學員。
這段時期,雖然國共開始了第一次合作,但以蔣介石為首的右派已經開始針對共產黨人,并制造了“中山艦事件”,對共產黨人進行污蔑和陷害,當時毛主席、周恩來等領導人主張對蔣介石采取強硬態度,段德昌知道此事后率領同學進行抗議,導致其被黃埔軍校開除。
隨后,段德昌進入毛主席主辦的中央政治講習班學習,成為毛主席名正言順的“學生”。
北伐戰爭開始后,段德昌隸屬于軍長賀龍麾下,任國民革命軍二十軍三師二團黨代表,隨后,蔣介石叛變革命,段德昌隨賀老總參加了南昌起義,按照八七會議的指導方針,段德昌來到鄂西,組織農民運動,于1928年發動了公安縣年關暴動。
這段時期,段德昌與賀龍、周逸群一起創建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還成為彭德懷入黨的介紹人。
從1928年到1932年,段德昌一直活躍在湘鄂西蘇區,堅持游擊戰爭,實行“敵來我飛、敵去我歸、敵多則跑、敵少則搞”作戰原則,不僅沒有被圍剿,反而使革命根據地不斷擴大,不得不說,段德昌的戰術思想與毛主席的頗為相似。
1931年,王明獲得了中共中央的軍事指揮權,開始采用激進冒進的作戰原則,王明派夏曦來到湘鄂西蘇區主持工作,新六軍改編為紅三軍第九師,段德昌任師長,在隨后的第三次“反圍剿”的斗爭中,段德昌大放異彩,殲敵一萬多人,還獲得了“常勝將軍”的美名,民間甚至有了“有賀不倒,無段不勝”的諺語。
由于當時左傾錯誤思想的指導,沒能擊潰敵人的第四次圍剿,令人沒想到的是,段德昌竟然在1933年的“肅反”中被自己人秘密給殺害了。
當毛主席聽到這一消息時,痛心疾首,為我黨喪失一良將而悲嘆不已,確實如此,當時段德昌才29歲,如果沒有被害的話,以后很有可能是元帥級別的大人物,再不濟,也能封個大將。
1952年,毛主席親自簽發烈士證書,第一號烈士就是段德昌,后來更是將其列為共和國歷史上的36位軍事家之一,段德昌在我黨和共和國歷史上的地位,可見一斑,在此,向這位我黨早期的革命家和軍事家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