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中大排摩托車制造技術得到大幅度提升,一些國產中大排量摩托車品牌在產品的轉型過程中,原來做小排量時還是二三線品牌,因為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抓住機遇,迅速成長,有的已經躋身于一線或是二線品牌,一些原來做通路車時就已經是實力很強大品牌,轉型升級也做的很好,仍然牢牢的站在一線位置。
但話又說回來,現在我們國產品牌的摩托車,在中大排量產品中,雖然呈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好局面,但與進口品牌或是合資品牌競爭,主要還是靠價格和排量的競爭,就相當于同排量的車型,我比你價格低,同價格的車型,我比你排量大,而在一些核心競爭力方面,我國摩托車生產企業與國外先進的摩托車生產企業還是存在較大的差距,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天天喊的取消城市禁限摩和取消13年強制報廢,但一直不能如愿的原因。因為這兩個政策實際上是保護了我們的摩托車民族產業。如果我們的中大排量摩托車制造技術已經有相當的競爭力了,可能我們也早就放開了禁摩,取消了13年強制報廢了。
目前我國中大排摩托車制造技術與國外的企業有哪些差距呢?簡單介紹幾個方面:
1、產品設計的差距;
國外摩托車制造頭部品牌都有自己成熟的設計開發軟件、數據庫與開發流程,這樣可以確保摩托車設計出來不存在難以彌補的缺陷,且會保留自己在某方面的先進性,讓自己的產品設計有著明顯的品牌基因。如比亞喬的Vespa,實際上,這個品牌的車與本田的技術比起來,并不是多先進,甚至還不如。但在鐵殼復古踏板車方面,這個車有著絕對的優勢,不要說國內仿制的品牌,就算是本田在這方面也是認輸的,不會在這個方面挑戰Vespa的權威,而且Vespa就造就了一種文化,讓很多人追隨。這一點也告訴國產品牌,可以進行差異化競爭,但一味地模仿是絕對沒有出路的!
2、在加工精度方面的差距;
在中大排量發動機方面,國產的性能要想表現好一點,還必須用進口或是合資品牌的核心部件,如曲軸瓦片,離合器、正時鏈條、軸承等,甚至是油封、皮帶等橡膠件。目前國內的高性能機床基本上都是從德國、美國、日本這些國家進口,高端數控機床自給率不足10%,而且受著嚴密的限制。雖然我國不斷加大對高端機床的研發投入,但國產機床精度和使用壽命遠遠達不到世界同類水平。
3、在電噴系統方面的差距;
電噴系統屬于一個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國際知名摩托車品牌幾乎都有屬于自己的電噴系統或是合作電噴系統。例如,本田的PGM-FI的電噴系統,其實硬件也是配套廠家生產,但就是ECU程序方面,由本田自己管制,本田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研發自己的電噴系統,積累了大量數據,所以,本田的電噴系統是當前摩托車電噴系統中,非常出色的系統,是本田絕對不向外界配套的,你看本田制鎖都會向大長江銷售,但電噴系統會銷售么?
4、在配套件的穩定供應方面;
任何一個廠家,不是所有的配件都是自己生產,但是,國際知名摩托車品牌都有自己穩定的配套件供應商,這些供應商與品牌方有著密切的合作,能夠保證他們的產品質量的穩定性,以及出問題后的召回及賠償問題,而我們國內的品牌在這方面與他們的差距還很大。
以上是我所了解的一些主要的差距,當然,總結一句話,還是在核心技術和競爭力方面,我們與進口品牌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希望國產品牌拋棄浮躁的心理,腳踏實地,用心追趕,早日追平甚至趕超國外品牌,這樣才能讓我們看到城市摩托車解禁、取消13年強制報廢的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