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祝平燕 陳鐵錘 胡斌 鄭正權 劉春水
2024年12月2日,在湖北省收藏家協會副主席兼酒文化研究會會長、武漢陳氏酒文化博物館館長陳鐵錘先生的邀請下,飛馳環球公益在線湖北省工作總站和公益在線武漢站同仁及其志愿者一行9人,參觀考察了陳氏酒文化博物館,并與陳館長進行了熱烈的交流座談。
經過事先多次聯系和精心安排,在站長祝平燕教授率領下,公益在線湖北站副站長胡斌、鄭正權,公益在線武漢站劉春水副站長,志愿者邱武、李兆豐、甘明利、凡飛等一行九人,從武漢三鎮各地趕往位于金銀湖國家濕地保護區的武漢陳氏酒文化博物館。天氣略帶寒冷,細雨蒙蒙,陳館長卻早已在博物館迎候大家,招待大家在博物館二樓會議室就坐,盡管有些同仁早已與陳館長熟悉了,也曾去過他的另一個酒收藏館,大家還是首先一一自我介紹,然后聽陳館長介紹自己收藏美酒的經歷,以及陳氏酒文化博物館的館藏情況。
座談完畢,陳館長帶領大家參觀了整個酒文化博物館,他邊走邊講解,耐心回答大家提出的問題,大家興致勃勃,并時不時拍攝些珍貴的鏡頭與視頻。
陳館長介紹,博物館占地面積約為750平方米,分為中央大廳、歷史追溯、白酒長廊、藥酒廳、湖北廳等8個展廳,集商周黑陶酒器、明清銅鐵酒皿、民國文獻酒笈、新中國十七大名酒、五十三優、三十六醬、湖北老八大、民族佳釀、荊楚遺珍于一體,比較全面展示了豐富的中國酒文化。據統計,該博物館中展出的酒產品、酒器、文獻等藏品共1000余件,均為陳鐵錘的個人收藏,其中一批黃鶴樓老酒經歷了企業發展的特殊階段,極具鑒賞價值和收藏價值,也見證了企業的興衰榮辱,蘊含著豐富的文獻價值。
在博物館中,還有我國36款優質醬香型白酒被收藏在“酒巷”之內,是國內為數不多的珍貴藏品。湖北地區老八大名酒廠的歷年藏品以及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湖北各地市、州、縣酒廠和作坊的藏品也是陳鐵錘的得意收藏,館內還專門展出了來自東西湖柏泉、走馬嶺的品牌老酒。
2006年,陳館長第一次接觸到老酒收藏,18年來,他跑遍了天南海北,收藏了4000多個品種,10000多瓶老酒。通過多年交流、學習,他摸索出一套判斷老酒價值的法則。近年來陳館長開始思考如何將酒文化傳遞給更多國人,向大眾傳播源遠流長的中國酒文化。他準備依托博物館舉辦展銷會、培訓會、研學等活動,教大家熟悉中國白酒的釀酒工藝,如何鑒別酒以及科學飲酒。
陳館長1978年3月從湖北漢川入伍,1979年3月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退伍后,他一直致力于酒收藏和酒文化傳播,以自己的精湛技術和出色的專業水平,以及多年來義務向社會大眾傳播中國的酒文化的志愿精神,被業內推選為多種社會職務,現兼任多種酒類社會職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中國副食流通協會酒類專業委員會專職副會長、陳年白酒鑒定培訓中心主任、高級經濟師、國家一級調酒師、中國陳年白酒高級鑒定師、國際烈酒大賽專家庫專家評委、湖北省收藏家協會首席白酒鑒定專家、長江大學客坐教授、中國酒業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風云人物、中國酒業建國七十周年功勛人物、公益在線湖北省工作總站顧問委員會副主席等職務。
公益在線武漢站和湖北站自成立幾年來,一直致力于參加和報道以湖北紅安縣為主陣地的傳統紅色革命文化,以武漢長庭陶瓷博物館為中心的中國古陶瓷文化,以武漢陳氏酒文化博物館為平臺的酒文化,今后我們將依托陳氏酒文化博物館,重點關注中國延續了幾千年的酒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容豐富,公益在線武漢站和湖北站將繼續牢記初心——弘揚傳統文化,傳播公益慈善!也歡迎更多的朋友加入飛馳環球公益在線,一道服務社會,實現自我價值!(文中史料和數據引用了網絡上的文獻資料,鳴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