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自動駕駛、人工智能、芯片技術快速發展,汽車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
關注汽車行業最新動態,深入剖析市場趨勢,零態LT特推出《車圈》欄目,以專業的視角,關注全球汽車行業最新動態、各大車企的新品發布、技術革新以及市場表現,通過對汽車行業進行深度解讀,揭示背后的商業邏輯和市場規律,以及它們如何改變汽車行業的格局,以及它們將如何影響人類的出行方式。
本文是該欄目13篇,聚焦被“圍攻”的極越汽車,是如何走到新能源賽道崩盤邊緣的?
誰能來救極越?
2024年12月11日,極越CEO夏一平發布內部信表示,極越汽車進入創業2.0階段,將合并職能重復的部門與崗位,并削減短期內無法提升財務表現的項目,“管理層將全力以赴,與大家共渡難關”。
▲圖源:極越汽車
盡管夏一平對公司的未來仍報以期待,但結合諸多蛛絲馬跡來看,極越汽車似乎已經來到生死存亡之際,無論是公司運作,還是車輛銷售,均出現停擺的跡象。
事實上,極越汽車身陷囹圄,也在一定程度上昭示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邁入“淘汰賽”。隨著競爭愈發激烈,接下來,越來越多的小微車企或許都會迎來擱淺的宿命。
1、僅少數員工維持業務,極越汽車怎么了
盡管12月中旬,極越汽車才因“遇到困難”而被外界所關注,但其實早在半個月前,極越汽車就已經出現經營不善的跡象。2024年11月末,諸多網友在脈脈平臺爆料稱,極越將開啟大規模裁員,年前計劃裁掉40%,下個月交不出社保。
對此,12月2日,極越汽車法務部在社交媒體發文稱,“在此嚴正聲明,公司目前經營一切如常,相關信息均通過官方正規渠道發布。對于網傳謠言,我們已經留存證據,向主管部門反映和舉報,并已采取必要法律手段向造謠者進一步追究其法律責任。”
▲圖源:極越汽車
不過極越汽車并未“如常經營”太久,12月11日,自媒體“Tech星球”在社交媒體平臺發布催款函,向極越汽車追討36萬元逾期費用,并聲稱“多次發送催款函,仍拒絕支付。”
有鑒于汽車產業上下游的收付款規模動輒幾百乃至數千萬元,36萬元的傳播費用都難以付清,很大程度上說明,極越汽車的經營狀況已經惡化到一定程度。
▲圖源:Tech星球
終于,12月11日下午,夏一平通過視頻會議與全體員工溝通,表明公司目前遇到困難,需要立即調整,進入創業2.0階段。公開信中,夏一平表示,極越汽車將“合并職能重復的部門與崗位,變革低效的內部工作流程,削減短期內無法提升財務表現的項目”。
盡管面臨巨大挑戰,但夏一平仍對極越汽車的前景滿懷樂觀期許,“放眼未來五年,作為擁有全球領先的高階智駕汽車公司,我們深信極越品牌一定會承載我們所有人的夢想與希冀繼續走下去,也一定能成為中國新能源車這份偉大事業濃墨重彩的一筆。”
然而,綜合各方信息來看,極越汽車似乎連最基礎的運營工作都難以順利開展。界面新聞從多位極越員工處獲悉,公司研發部門已被完全裁掉,僅計劃留下極少數員工維持業務。極越員工有兩種方案可以選擇,一是離職,等到2025年2月底拿到N+1補償;二是留下來,但12月起不發薪資,員工需要“自費上班”。
一財報道,12月12日上午,極越員工“圍攻”夏一平,要求公司補齊10月~11月的社保、醫保和公積金,繳完12月的工資、五險一金、個稅,離職日立即給員工“N+1”賠償款,并且將員工落戶流程走完。對外,夏一平表示,“我不會跑路。我跑路還來公司?我來這里就是給大家解決問題。”答應為員工繳納社保和醫保。
就在12日20:00前,還在現場的極越員工透露最新消息——資方愿意解決極越員工11月份的社保。
▲圖源:一財
目前極越不光公司內部一團亂,一線渠道也已不再售車。汽車博主“胖虎Shawn”爆料稱,極越門店已經停擺,停止賣車,停止試駕。零態LT(ID:LingTai_LT)發現,在小紅書、抖音等平臺,諸多極越門店主播紛紛在線求職,有的甚至“擺爛”直播,冷嘲熱諷極越汽車。
顯而易見,目前極越急需資本輸血。
2、含著金鑰匙出生,極越汽車為何淪落至此
與大部分獨自成長的造車新勢力不同,極越可謂含著金鑰匙出身。
▲圖源:天眼查,極越股權結構
官網中,極越引以為豪地表示,“基于領先的百度AI能力和吉利SEA浩瀚架構生態賦能,公司致力于打造智能化領先的汽車機器人。”
▲圖源:極越
在百度和吉利深度賦能之下,極越并未經歷大部分造車新勢力都難以避免的漫長蟄伏期。2023年8月,剛剛創立兩年半的極越推出首款產品極越01,定位純電動中大型SUV,售價區間24.99萬元~33.99萬元。
對于極越01,極越高層寄予厚望。2023年10月該車型上市時,夏一平表示,其將在2024年實現月銷量過萬。
然而,2024年以來,極越汽車的銷量一直表現平平。官方資料顯示,2024年1月~11月,極越累計銷量僅1.33萬輛。要知道,2024年9月,極越還推出了第二款產品極越07。9月以來,極越汽車的月銷量一直徘徊在2000輛左右。
對比而言,目前以“蔚小理”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月銷量均為數萬輛,其中理想汽車11月銷量更是高達4.87萬輛。
極越汽車之所以遲遲難以打開市場,一方面是因為錯過了新勢力發展的最佳窗口期。盡管極越汽車僅創立兩年半就推出了首款產品,但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寡頭效應逐漸顯現,品牌實力有限的極越汽車很難說服消費者買單。
▲圖源:極越
另一方面,從產品的角度來看,極越汽車雖然智駕、底盤素質不俗,但為了對標特斯拉,部分產品特質過于標新立異。比如,極越01沒有換擋和轉向桿,違背了消費者的使用習慣。此外,作為一款在2024年銷售的純電產品,極越01只支持400V充電,并且沒有交流口,短板也十分明顯。
其實極越也意識到了極越01競爭力有限,在該車型剛剛上市一個月后的2023年11月底,就宣布降價。其中,極越01 Max和極越01 Max Performance直降3萬元,100kWh電池選裝包同步下調1萬元,降價后售價區間為21.99萬元~30.99萬元。
遺憾的是,降價并無助于改寫極越汽車銷量萎靡的宿命。因遲遲難以實現規模效應,距離首款車上市僅一年時間,極越汽車就迎來了挑戰時刻。
3、車圈淘汰賽正式開啟
事實上,極越身陷囹圄,不過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環境陡然生變的典型縮影。近年來,隨著下游需求逐漸飽和,中國新能源汽車賽道愈發內卷,已無太多增量紅利可供小微企業挖掘。
乘聯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22年~2024年各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為260萬輛、374.7萬輛、411.1萬輛,分別同比增長120%、44.1%、33.1%,增速日趨衰減。
在此背景下,傳統造車巨頭以及羽翼豐滿的造車新勢力紛紛大肆搶占所剩無幾的市場紅利,小微車企自然難逃被市場拋棄的宿命。此前幾年,威馬、高合、愛馳等品牌都已銷聲匿跡。
對此,小鵬汽車CEO何小鵬表示,“中國新能源市場已經開始進入淘汰賽”。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認為,2024年,銷量排名前十的車企將占據約85%的市場份額,未來幾年,80%的品牌將關停運轉。
澎湃新聞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夏一平目前正積極聯系投資方尋求幫助。但需要注意的是,股東持續為下轄企業“輸血”的前提是可以看到勝利的希望,并能借此打開想象空間。
目前,吉利在純電領域已經靠“燒錢”數百億元打造出了極氪品牌。2024年前10個月,極氪累計銷量高達16.79萬輛,同比增長82%。在此背景下,吉利沒有必要繼續冒極大風險,陪極越玩一場勝率有限的游戲。
考慮到近兩年新能源車企頻頻倒閉,消費者已經風聲鶴唳,對經營狀況不佳的車企避之唯恐不及。經此一劫,如果可以找到投資機構接盤,極越或許能夠逆天改命。
但,誰會充當那個白衣騎士?
作者|秦天宇
編輯|胡展嘉
運營|陳佳慧
頭圖|極越官微
出品|零態LT(ID:LingTai_L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