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發布振奮人心的消息,由河南農業大學殷冬梅教授主持的《花生種子發育遺傳解析與高產優質新品種培育及應用》項目榮獲2024年度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該項目在花生精細基因組解析、高效分子育種技術體系、優異種質創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成果,成功培育出高產優質花生新品種,并在生產上大面積應用推廣,為我國花生產業的提質增效做出了重要貢獻。
花生作為我國重要的優質油料作物,其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均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對于保障國家糧油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然而,長期以來,花生育種技術和產業發展中面臨著諸多難題,如缺乏高質量參考基因組、高產與優質不協調、優異種質資源匱乏、育種效率低等。針對這些問題,殷冬梅教授帶領團隊歷時十八年協同攻關,終于取得了重大突破。
殷冬梅教授在實驗室觀察花生新品種性狀特征
在科研過程中,項目團隊首次破譯了花生野生四倍體基因組和三維基因組圖譜,為花生基因組演化和功能基因挖掘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基因組,推動我國功能基因組領域進入國際領先行列。同時,團隊還闡明了花生種子發育過程中產量和品質形成的分子調控機制,豐富了花生“種芯”數據庫,突破了復雜性狀缺乏功能基因的難題,為產量和品質等復雜性狀遺傳改良提供了寶貴的基因資源。
基于這些科研成果,項目團隊創建了花生高效分子育種技術體系,突破了花生育種周期長、高產和優質難以兼顧的技術瓶頸,提高了復雜性狀綜合選擇的效率,為花生新品種培育提供了優異資源。利用這一技術體系,團隊成功培育出高產高蛋白高油酸突破性花生新品系6個,以及農大花103、農大花201等4個高產優質花生新品種。這些新品種不僅產量高、品質優,而且抗逆性強,極大地提高了花生的生產效益。
為了推動這些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項目團隊還建立了高產栽培技術體系,實現良種良法配套。通過舉辦各類花生種植技術培訓班、開展線上直播授課、建立花生種植示范基地等方式,項目團隊將先進的種植技術傳授給廣大農民,推動了高產優質花生產業的發展。據統計,新品種新技術已累計推廣5414.7萬畝,新增經濟效益78.68億元,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殷冬梅教授表示,雖然已經在花生研究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她并沒有滿足現狀。未來,她將繼續帶領團隊深化花生遺傳育種研究,探索更加高效、環保的栽培模式,同時加強與國際同行的交流與合作,推動花生科研事業的國際化發展。她相信,通過不懈的努力和持續的創新,花生這種看似平凡的作物一定能在廣袤的田野上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記者 郭俊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